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情感特征-音乐
来源:  作者:孙玉霞  点击:次  时间:2002-04-2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情感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是由一定事物引起的主观体验的心理过程。一般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憎、愁等。音乐是抒发情感的艺术,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悟,除了显著地表现喜、怒、哀、乐、爱、憎、愁等情绪外,还表现一种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可言表的飘来忽去的心境。如果音乐不能表现一种情致,那将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因此,音乐艺术的教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培养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
  
  人的知觉以感觉为基础,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感受能力,但感受能力有敏锐与迟钝的区别,敏锐的感受力,与人先天的秉赋有关,也与人后天的学习、锻炼和培养有关。感受力明快的人,能透过细微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相反,感知迟钝的人,只看事物现象,看不到本质。例如当我们对学生进行音阶、旋律训练时,我们要求学生在对音符、音阶、音高等基本要素的感知、认识和体会中,产生情绪上的反应和情感反应,有的学生能很快做出反应,而有的则不能。音阶练习,需要认真地按照表情符号来练唱,例如:

  上面我们谈到,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而情感的加深是在对音乐的形式和内容有所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获得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因此,当我们进行视唱练耳教学时,首先要对乐谱、旋律加以分析,并对旋律的进行、节奏的运用以及和声的特点等知识在概念上对学生予以指导,因为,在音乐知识的讲授和技能的训练时,最容易产生与音乐情感相悖的现象。例如:视唱、识谱练习、节奏练习、音程、和弦听辨训练等,这些都是一些理性的、枯燥的训练,很难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内涵和情感因素,并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对音乐知识的教学中,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获得对音乐的感受。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枯燥的音乐知识、技能训练变得形象、生动、有趣。以音阶教学为例,在做视唱练习时,要求音阶要唱得连惯(Legato),从一个音到另一个音之间的连接要唱得干净,没有任何模糊的地方,使一个音接着另一个音的衔接不留任何痕迹,并且每一个音都要有准备地唱出。因此,像这样的练习,不能漫不经心,要养成细心练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对视唱练耳教学中的理性知识的认识,不能像掌握理性思维知识时对抽象理论和简单公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将对视唱练耳中理性知识的认识融于充满情感的音乐旋律之中,使情感在理性认识的引导下,达到更高级阶段。这正如俄罗斯文艺批评家柏林斯基所说: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只有这样,才能将视唱练耳课上好,实现视唱练耳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双有著《我的音乐生活》,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
  [2]朱光潜著《谈笑谈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3]曹理主编《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