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试析德彪西《为钢琴而作》之“前奏曲”的和声特性(1)-音乐
来源:  作者:李思颖  点击:次  时间:2002-05-06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最后,在大小调传统和声中,调式确定靠D—T,而德彪西的调观念变化是非常微妙的。他的调式中有主音,但并不是绝对的,是游移的。调性可中断、可复合,调中心可多样,不过确实是有调性。有时,我们看出德彪西不希望主音、中心音消失,为避免失去此音,他最常用的方法是出现持续音。
  《为钢琴而作》作于1896年,是德彪西的早期作品,是他印象创作的转折点。从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古典方法的保留。它由前奏曲、萨拉班德舞曲、托卡塔曲三首组成。其中“前奏曲”是五部三部曲式,采取17、18世纪的舞蹈组曲形式,有很多平行和弦,大、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和全音阶。
  整曲分为ABCAB、五段。1—43小节为A段,44—70小节为B段,71—96小节为C段,97—119小节为A段,120—结尾为B、段。
  A段(1—43小节):1—5小节,类似引子。旋律在低声部。在低音旋律上建立平行和弦、小三和弦,后面还有两个增三和弦。从第6小节开始是主题。这里有三个层次:低音部是持续音A,即主音,它一直持续到A段完。反过来讲,从持续音上,也能判断出A段结束;中声部的旋律宽厚、优美;高声部是分解和弦,没有明显的和声进行。从第9小节起是平行六和弦的进行,持续了8小节。虽然存在大量的平行和弦,但此曲还是保留了古典主义的痕迹,如16小节就出现了DⅧ7—t。24—26小节,40—43小节都是连接句,但作用完全不同。前者是A段的两遍主题的连接,采取渐弱到“pp”再引出主题的方法;后者是A段与B段的连接,采取渐强发展到B段的方法,起推动性作用。
  B段(44—56小节):旋律与引子是有联系的模进。不同的是,引子的旋律是单音,B段的则是流动的和弦式的粗旋律。中间填入增三和弦,具有放射性的音响感觉,非常有强力度的“ff”和加厚的旋律,使B段充满了爆发性。46、50小节的滑音,D—T,又显露出古典功能和声的痕迹。整个B段好像是C大调与C小调的混合。主音是C,D—T又强调了C,52小节开始又有C的持续音,这完全可以作为划分B段的有力依据。57小节,全音阶过渡。大幅度的渐弱使音乐逐渐走向低潮。59—70小节,上方颤音抖动,低音旋律还是与引子有联系,作上方小二度模进。在这里,德彪西运用了材料紧缩的手法,旋律呈2小节—1小节—2拍的状态逐渐递减。
  C段(71—96小节):有持续音A。前4小节是准备导入。C段的旋律与A段相似,但A段是小调,C段是全音阶。高音区有模仿打击乐的声音,较清脆(这是德彪西经常使用的)。到87小节,打击乐变成三连音的分解增三和弦,持续了4小节。紧接着,旋律移到左手,右手全音阶下行伴随,再现A段。主旋律再现。
  A段(97—119小节)。
  B段(120—148小节):从127小节起,有点像开头的引子,但旋律轮廓加厚了,即变化为引子也加厚。经过引子动机多次出现后,德彪西在这里采取加厚和交叉平行的手法,使之更具有推动性。
  142—147小节,左手自然音阶上行,右手自然音阶下行,从两个最远的方向向中间靠拢。右手中声部还是三和弦。
  华彩乐段(148—157小节):模仿竖琴,声音晶莹、闪光、闪亮。由自然音阶和全音阶交替进行,最后落在A小调的属音E。7
  结尾乐段(158小节—结束):开头和弦与结束和弦是主和弦。基本和声进行是t—d7—t。但为了破坏传统大小调体系,德彪西在t—d中间插入了外调和弦,使结束既保持了调性,又不那么“传统”。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