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王蒙:读书是一种风度 要趁早多读经典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4-1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再过几天,我们即将迎来第十四个世界读书日。无论是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阅读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该如何养成适合自己的读书习惯?如何在读书中不断拓展心灵的深度和广度?

     

      416,著名作家、学者王蒙做客本报“文化讲坛”,就“我们的时代,我们的阅读”进行了主题演讲,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读书要趁早,要超前读书,多读经典

     

    让自己的心灵更开放

     

      记者:作为文坛“常青树”,您有相当部分时间在写书、译书。有什么心得可以跟我们分享?

     

      王蒙:读书要趁早。越是年轻时,读书印象越深。比如现在我有时候还写旧诗,大致合乎规则,还是靠小时候背诵《唐诗三百首》等书的“老底”。

     

      第二,要超前读书。就是你要读一点感到费劲的书,一下子不完全懂的书。读书可以有各种选择,有人是怎么舒服怎么读,我并不反对这种读书。不过,读书不能仅限于娱乐消遣。最好还是读点费劲的书,而且费劲读下来的书,往往是最有趣的,也是一种积累。

     

      所以我说要加码读书,加码读书我们中国有一个词,叫做“攻读”,攻就是进攻,跟攻城一样。攻读,是抱着一种作战的英勇,全身心紧张起来读书。这种读书,最后会让你受益匪浅。

     

      记者:现在市面上的书籍形形色色,一个普通读者该如何选择呢?

     

      王蒙:读什么样的书,的确是个问题。我有几个建议。第一,要读经典,经典是经过历史考验的。第二,要掌握足够的工具书,比如字典、辞典、辞源、辞海、牛津字典、百科全书。第三,如果有可能的话,读一点外文书。读一点外文书和不读外文书在精神状态上会有一点差别。就是说你会变得心灵更开放。你多了一双眼睛,不仅能看得懂汉字,还能看得懂一点外文;你多了一双耳朵,不仅能听得懂汉语,也能听得懂外语;你多了一条舌头,不仅能说中文,也能说一些外语或者少数民族语言。

     

    要爱书、释书、疑书

     

    学会多角度对证书中的道理

     

      记者: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许多人也在读书,但有个普遍的困惑,读来读去,效果不那么明显。

     

      王蒙:这就看你怎么读了。读书要爱书、释书、疑书。读书有两种:一种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一种是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要想活读书,通俗来说,就得理论联系实际。我一直觉得,书的魅力在于它对生活有所发现;而生活的魅力之一,在于能发展书中的知识和思想。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个人可能在最顺利的时候,恰恰发生了一些变故,但是如果你读过辩证法,就会明了,许多人生感悟,古人早已有之。

     

      其次,得有个多取向的思路。世界上许多事情都不是单线的,从AB是一种思考,从BA又是一种思考,如果你能反复地思考、比较、对证,你对一本书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思想就会丰富许多。比如我们过去常常讲,“大河不满小河干,小河不满渠沟干”。这句话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思考一下,反方向的道理是否也能站得住脚?就是如果渠沟里面没有水,小河里面也没有水,那你大河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记者:最近您出了一本新书《老子的帮助》。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阅读在现代社会的分量?

     

      王蒙:这个问题应该与时代结合起来看。

     

      在“五四”时期,不少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沉痛的反省和批判。当时,我们处于一个革命的年代,这些批判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因为抛弃了以后,民族和国家就会没有了灵魂,没有了历史,没有了自己的身份。

     

      今天的情况有了很大不同。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最大限度地扩大我们的精神资源。所以,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不仅不对立,反而更应该充分发掘和发扬。

     

    人适当有些书生气,是可爱的

     

    文化创新离不开民族个性

     

      记者:当前网络阅读盛行,甚至一些人认为,它迟早会代替传统阅读。您怎么看?

     

      王蒙:我个人对读书的看法比较宽泛,网上浏览也是阅读的一种。不过,阅读纸质的书,能带来更高的专注、平静和思考。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风度。我们这个时代之所以出现一些浮躁的风气,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一些人不读书,缺乏应有的风度,缺乏对事物的专注之心。

     

      举个例子来说,遥控器的发明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十分方便。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就有学者认为,遥控器造成了一部分青年人的浮躁、不能集中注意力。譬如说看电视,他会不停地用遥控器换频道,弄不好一晚上都不清楚到底看了些什么,互联网的链接功能也是这样,一晚上转来转去,都浏览了什么,自己也记不清了。

     

      如果一个人无法适当沉潜下来,读读书,你的风度、教养会打些折扣。书生气在中国有时候是一个贬义词,但是我觉得适当有一些书生气是可爱的,一点书生气都没有,我也就只能敬而远之了。

     

      记者:现在人们常常谈到文化创新。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在创作上您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您是如何捕捉到时代的最新信息?文化创新和思想创新有哪些要素?

     

      王蒙: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我并没有说我给自己树立了这样一个目标,我要一直走在前列,或者我要怎么创造。但是有几条心得可供参考:

     

      第一条,我的生活经验丰富。我今年已经75岁了,这么多年来,我积极参与了社会生活,在多方面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观感、经验。没有这些经验与阅历,恐怕也没有一个有话要说、有话想说的写作状态。

     

      第二条,我的兴趣比较广泛。即使不完全懂的东西,也不管是大事小事,我都很感兴趣。比如说洋的兴趣有交响乐,土的兴趣比如东北的二人转,我都能接受。

     

      第三条,创造性是离不开个性的。有个性,你才能有创造。一个民族也是这样,正所谓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文化创新必须要和民族的个性结合起来,才能大放异彩。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