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回暖,万物复苏,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将到来。两岸专家相聚,共同探讨清明节的相关话题。 两岸清明 习俗相近 按照大陆习俗,在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台湾民众则会供奉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 旧时大陆扫墓会将纸钱在墓前焚化,用作逝者在阴间的“花费”,而台湾则是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台湾旧时还有一个特殊习俗:如果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回家时再带回家,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过去的台湾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台湾也因墓地减少而实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来临,便去骨灰塔前祭拜,也同样起到祭拜祖先的作用。由于人们观念的逐步改变,祭扫祖墓的仪式也省略了许多。 血脉亲情 息息相连 清明节与家的关系非常密切。据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所所长萧放教授介绍:“中国没有西方人的感恩节,但是我们有对祖先的感谢,因为祖先是我们精神血脉的所在。这是我们需要重视的。” 每年清明节前夕,有寻根情结的台胞们纷纷提前准备回乡踏青扫墓。自两岸包机实现常态化后,回乡祭祖的台胞人数又有所增加。台湾同胞借清明节的机会,回归大陆,寻根祭祖,同时拉近了两岸民众的距离。 在清明活动中除了祭祖之外,还有一项是在祠堂进行祭祀活动。上祠堂的时候,即是家族成员在一起活动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强调互动,强调规则,强调伦理。此习俗在以前传统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在现代社会中,大家族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之后被瓦解成为小家庭,小家庭是当代社会里比较典型的形式。从社会学意义来讲,族权的概念在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萧放教授还补充道:“我们要强调家族文化的概念和血脉亲情的关系,这是我们应该强调的地方,家是家庭文化所在,清明节这个节日,不管是大家族,还是小家庭,让大家有一个回归的机会,有一个认同的机会。”所以,家这个永恒的主题,将会把两岸民众紧紧联系在一起。 缅怀故人 呵护新生 清明在祭祀缅怀故人的同时,不应忘记对新生的呵护。如何让我们活着的人去追思过去的记忆,焕发新的活力呢?萧放教授强调说:“清明节给人生命力,这个力量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祖先,春天到来的时候,也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个时候也能从祖先处获得生命力,更好地传承给后人。”现如今,后人通过祭祀、扫墓、网上祭拜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唤起对故人的追思和敬仰,寄托自己的亲情,联络和团结族人,把家族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这些活动能够让人对历史文化产生一定的思考认识,更能让民族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