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贝尔实验室的造假科研人员亨德里克·舍恩。 美国《科学》杂志是发表原始研究论文的权威性期刊,对论文来稿的审核极为严格。
引言
学术造假并非某国特有,以美国为例,近几年来发生了数起类似事件,美国一般将其统称为“学术不端行为”。
美国相关机构对这类行为的处罚基本做到了不护短、不手软,尽管无法完全予以遏制,但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学术界的公平和正义。
在美国,科研成果报告能否在相关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是评判该成果是否得到认可的重要标志。学术不端行为者会企图将“乔装打扮”的成果发表在专业期刊上,以求名利双收。因此,专业期刊是美国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关口。
专业期刊严守“关卡”
在美国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一般都要经过几道“关卡”。以美国著名专业期刊《科学》为例,该期刊有一个专门的审稿编委会,由来自全球的100多名顶尖科学家组成。他们负责审定提交给《科学》的各类论文的重要性和可信度,这些论文中只有约四分之一能通过编委会审查。此后,该期刊还会请外单位专家对论文匿名评议。
对于“高风险”论文,这份期刊的审查工作异常严谨。所谓“高风险”论文,是指那些可能与人们直觉相悖的科学发现,以及有可能引起媒体或政界强烈关注的具有轰动效应的研究成果。对于这些“高风险”论文,除常规审查外,还要额外再接受一层审核,如要求论文作者提供更全面的论文原始数据等。
发现造假严厉处罚
不过,再严密的审查也不可能完全封堵住所有造假行为,一些造假成果最终仍有可能被刊登,事后才发现研究数据或结果有假。此时,美国相关机构对于造假者的处罚决不会手软,2002年的舍恩事件便具有代表性。
科研人员亨德里克·舍恩于1998年正式加盟美国贝尔实验室后,先后与其他20多位研究人员合作,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在《科学》、《自然》等全球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十几篇论文,其中一些研究还被认为是突破性的。这些成果的产出率和分量远远超出大多数同龄科学家的成就,舍恩一度被认为迟早会得诺贝尔奖。
但其他科学家随后进行的研究却无法重复得出舍恩的实验结果。尤其令科学界怀疑的是,舍恩的多篇论文虽然描述了一系列不同的实验,但部分数据看上去却一模一样,有一个“噪音”图形甚至完全相同,而这些数据和图形本应是随机产生的。在接到投诉后,贝尔实验室于2002年5月邀请5名外界科学家组成独立调查小组,对舍恩的一系列研究展开调查。调查小组最终认定,在1998年至2001年期间,舍恩至少在16篇论文中捏造或篡改了实验数据。有鉴于此,贝尔实验室将舍恩开除,其相关论文也被期刊撤销。
舍恩事件是贝尔实验室历史上查出的首起科研人员造假行为。在舍恩事件中,贝尔实验室直面外界质疑,认真处理科研人员不端行为的做法,受到普遍肯定和好评。
“诚信”网站随时曝光
美国政府部门中负责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机构是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的“研究诚信办公室”,该机构专门调查和处置那些由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中的不诚信行为,并随时公布违规者的姓名、单位、违规情节和处置决定。
该办公室一旦认定了某起学术不端行为,造假者在一定年限内将不得参与任何由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也不能在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设立的任何咨询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任职,也不得担任这些机构的顾问。根据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程度,禁止参与相关研究的年限从一年到终生不等。此外,造假者的身份信息将在“研究诚信办公室”的网站上公示,直到“刑满释放”,造假者的大名才会从网站上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