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专家学者提议:专业类高校应开设传统文化课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3-1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不是在复旦,也不是在华东师大,沪上高校第一家国学研究所昨日在上海财大诞生。昨日,多所名校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评论高校文化教育现状,并指出不仅仅是综合类高校、文科类高校,其他理工科、财经类等所有高校也都有必要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财大国学研究所所长祁志祥教授介绍,该校同时还推出了《国学人文读本》一书,今后还将为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MBA学院等各批次学生推出“国学人文导读”选修、公共必修课程。今后,该所还将一年安排一次全国国学大师或安排两次本市国学名家来校讲学、两年安排一次30人左右规模的国学专题全国研讨会。

     

      上海交大人文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所长夏中义表示,理工类高校学生对人文类课程很感兴趣,他们同样需要、期待这样的课程。对于他在交大开设的《大学人文读本》课,学生用“进人文课的课堂就像给大脑洗一回澡一样”来表示对这类课程的喜爱程度。“高校开设文化、人文方面的课程,应将其定位成观念性的课程,让传统、经典文化成为学生的观念,并影响其言行举止。”夏教授认为,财大成立国学研究所,推出《国学人文读本》,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能赚钱的人,还要教育他们成为谦谦君子。

     

      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陈卫平也对此赞同,他表示,传统文化、人文知识的不足是当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举例道,在北京一所知名高校,曾有一位人类学知名教授在收到长辈学人的回函后,对其中的“××同学”大感惊讶,以为是笔误,原来他不知在传统文化当中,师对生也可以用这样的称呼。另外,现在的不少大学生在翻看《两地书》时,不懂鲁迅为何称呼许广平为“广平兄”;对于传统书信当中的“近祺”、“顺问”更是不知所以。他建议现在高校的国学、人文类读本还应该加入礼仪教育的内容。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