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台大学者黄俊杰批评目前大学考评体系 一流大学岂能仅看定量指标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6-0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近年来,海峡两岸不少高校提出了努力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响亮口号。然而,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却是众说纷纭。53031日在南通大学召开的第九届海峡两岸通识教育学术研讨会上,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黄俊杰教授对目前“一流大学”的考评指标提出批评。他认为,首先必须厘清“一流大学”的内涵,才能校正办学方向。

       

        目前“一流大学”的考评指标主要是人才培养的数量、发表论文的总数和影响因子等。黄俊杰认为,这一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是:完全以定量指标为主,忽视定性指标;强调科技发展重于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学;重视大学研究功能远甚于教学功能。从而导致了大学治理重机制轻氛围,重“可操作性”而忽视“不可操作性”。他说,如果按照现行“一流大学”的考评指标去努力,不仅会出现如孟子所说“缘木求鱼”,而且“后必有灾”。

       

        黄俊杰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有的内涵,至少包括三部分:

       

        一流大学应致力于知识的创新。19世纪以后,大学作为知识创新场所的功能特别受到重视。但人文社会科学的大部分学科以及最深刻的论著,在现代大学完全受到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以及运作逻辑的支配之下,常常不能获得关爱的眼光。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知识创新”的范围应当适度扩张,并重新定义。

       

        一流大学应参与学生生命的成长。大学在致力于知识创新与传播的同时,常常无力承担甚至放弃协助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责任。在现代大学的教研活动中,很少触及“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等内省性的课题。现代大学的教学活动“外驰”远大于“内省”,学生的价值意识多半处于沉睡状态。

       

        一流大学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不义应有批判的能力和节操。中国教育传统中本来就有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传承,强调以学问援济天下。但是现代大学普遍出现知识商品化的倾向,对“一流大学”应有的风格伤害至深。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