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语文教育:创新之路怎样走——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7-0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中学语文可能是最令学生反感的一个学科,厌学情绪普遍存在”,“一见到语文考试就头痛”……这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在北大本科一年级学生中做调查时听到的最多反映。中学语文课改已实验几年了,但效果并不乐观,究其原因,应试是主因。那么语文教育如何面对应试泥潭呢?近日,记者对温儒敏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请问您在北大本科一年级学生中做了怎样的调查?结果怎样?

     

      温儒敏:我做了两次调查,第一次布置写《我看中学语文教育》,有78位同学写了小论文,第二次偏重于对中学的鲁迅作品教学看法,又有另外100多位同学写了小论文。结果是大多数学生对中学语文教学不满意甚至反感。有的同学说“高中语文实际上就是字词句的机械记忆课、现代文阅读牵强理解课、作文应试造假课……”有的说在高考挤压下,硬是用死板模式去限定理解,使语文课变得“刻板、教条、贫乏和单一”,对语文的“厌学”情绪普遍存在。

     

      在调查中,同学们并不否认语文课重要,只是那种“扭曲”了的学习让他们反感和无奈。他们对那种缺少整体感受,完全依靠文章分析的套路,以及把文章过分拆卸细解的方式,都表示不满。先将课文分段,然后找中心句子,逐段分析,甚至连诗歌也照此办理的套路,“简直就是解读的暴力”。标准答案不可逾越,“把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都给磨灭了。”有的抱怨“一节课下来全都是字句细解,等于高度疲劳轰炸,到底能记住多少?是个疑问。面对这等上课,不少同学只好睡觉。”甚至“一看到古诗词就会条件反射地想它用什么修辞手法,很断裂地考究词语的意思,失去了对整体审美的感觉。”

     

      记者: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反感反映出什么问题?

     

      温儒敏:以上调查的对象是北大一年级本科生,照理说,他们能考上北大,成绩不错,对中学教育应当是非常感恩的。但我们发现,中学语文教学却给多数学生留下“破坏性的印象”,破坏了他们对母语和中国文化的良好感觉,破坏了对语文的感觉。这是非常可怕的!即使考上大学了,他们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对祖国语言文化缺少尊敬与热忱,那么很难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成功的。这些学生,不少都是经过这些年课改的,反映的问题就更加严重。

     

      而且,学生们提的意见与我在其他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相当一致。如果承认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要尽量想办法解决。

     

      记者:课改已经实验几年了,为什么效果并不乐观呢?

     

      温儒敏:语文课改试验了几年,开头是有些着急,接着情况就变了,很不均衡,一方面,仍然存在那种操之过急、满足于搞花架子的现象;另一方面,许多学校则是“水过地皮湿”,做些表面文章,并没有怎么推进。语文课改的效果不太乐观,是因为课改原来设计的“亮点”并没有落实。比如,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课改设计了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板块。必修为1.25学年,选修为1.75学年。可是,很多学校都是1.25学年必修学完后,就转入高考复习了。还有不少地区干脆就规定死三两门与高考比较贴近的选修,让所有学校全都选这几门,那也都变成必修了。现在课改阻力太大,举步维艰,学生的负担并没有减轻,有的还加重了,学生普遍的素质也并没有得到提高。

     

      记者:课改为何遇到这样大的阻力?

     

      温儒敏:对于这场改革,各方面的态度不一样。教师与学校对眼下的应试教育模式很反感,都知道对人才培养没有好处,学生负担太重,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可是,老师也是社会中人,他们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压力大,非常无奈。家长呢,对课改的想法更复杂,家长本心是希望改革的。但真要课改了,他们又担心。许多父母抱怨孩子负担重,可又不断给孩子增加负担,什么英语班,奥数班,作文班,都不敢落下,目标都是高考。家长们何尝愿意这样?他们也是很无奈的。当下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单一标准下的淘汰教育,小学、中学乃至幼儿园,很大程度上都是瞄准将来的高考,于是大家都不得不朝着这个单一模式去培养孩子。你素质教育讲得再多,课改目标再好,碰到高考这个实际,就虚化了,谁都不敢怠慢。这就是现实。

     

      记者:面对应试教育语文教育的路怎么走?

     

      温儒敏:还是要以大局为重,不管现下困难多大,阻力多大,都要坚持课改的大方向。课改起码激活了问题,让我们看到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的确存在许多弊病。最大的弊端是不讲差异,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不重视因材施教,容易把所有的学生都变成同一个模子里的“标准件”,在这样的教育机器的加工下,创造力会衰退。所以从国家的未来着想,必须推进课程改革,不改是没有前途的。

     

      记者:那么您对语文课改中的具体教学方式方法有什么建议?

     

      温儒敏:首先,语文教育还是要遵循规律,要讲梯度。我看过湖北一个有名中学的教案,高中必修每一课都加插了大量高考试题分析与练习,让学生一开始就卷入题海战术,能不让学生反感、腻味?高考练习的内容插进来太早、太深、太多,将循序渐进的梯度打乱,这样的训练即使考上大学,学生也不会感谢你,因为胃口给败坏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了。

     

      其次,语文教学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量,语文素养才能上去,光靠做题,是上不去的,相反会破坏感觉与兴趣。现在语文教学几乎完全指向高考,是很枯燥、很累人的,很多学生中学毕业了,除了课本与教辅,没有读过几本书,阅读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其实,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大量阅读中去“涵泳”,逐步习得。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老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还可能破坏那种“涵泳”的美好感觉,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技巧应对。

     

      第三,讲究课堂教学的密度与节奏。现在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跟课堂教学的密度太大可能有关。举例来说,郁达夫《故都的秋》一课,有的就安排了七八步程序,包括课前名句背诵,课堂上字词讲析、作者和写作背景介绍、段落分析、主题归纳、写法鉴赏,研读讨论,课后还要布置很多作业,包括高考题试做。内容安排太满,太琐碎了,而且几乎每一课都有类似的程序。例如比喻有多少种,语法修辞的方法多少种,等等,从初中到高中,翻来覆去不知讲过多少遍了。使用“明喻”“暗喻”的作品多了,打开一本教材可能到处都是,问题是郁达夫这篇散文所唤起的独特感觉到底在哪里?反而不甚明了。还有许多似是而非的、甚至很“弱智”的题目,反复让学生去判断正误。设身处地为学生想想,老是这样高密度的上课,而且每一课都是这样反复,的确会很烦,很累的,等于是疲劳轰炸,把兴趣、灵感、创意都可能炸没了。

     

      记者:对于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您有什么建议?

     

      温儒敏:现在许多学校老师对写作教学很困扰,感到无所作为,甚至有所放弃。为什么?因为写作难教,难见效,高考时作文难拿分,而且总拿不准。其实,写作教学并非无所作为。现在作文教学中有很多是以范文分析为核心的文体“套路”练习,这种学习太过了,容易束缚个性,形成考“八股”。现在有很多作文书,不宜让学生多看,看多了,匠气就来了,而且兴趣也就没有了,套式作文还不利于健全的情感与人格的培养,还可能养成说空话大话的弊病。

     

      当然,模仿式的作文教学作为一种初级写作教学的办法,对于学会一般的文字表达,也不无好处。不过,如何让学生对这种反复训练有兴趣,能坚持下去,并和现今课改的措施结合,是个关键。我建议在模仿套式,提高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要回到阅读这个“原点”上来。作文教学特别要注意尊重学生个性,给学生空间。即使学习范文,也要以学经典的文字为主。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