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报记者从南京博物院获悉,该院考古队在淮安楚州河下古镇发现了一处大型元、明龙泉窑碎片遗址,出土的瓷片装了291麻袋,重达21.8吨。据了解,这处遗址见证了龙泉窑如何失去了皇家贡品的身份,以及古代淮安作为漕运枢纽的地位。 据考古队员介绍,去年8月当地施工时,在地下3米处发现了这片遗址。遗址略呈“凹”字形,东西长17米,南北宽7.5米至9.7米。考古表明,这些瓷器被有意打碎、丢弃在这片废弃的河岸堤坝上,堆积最厚处达到1米。经初步统计,这里的瓷片基本出自龙泉窑,除极少数为元末外,绝大部分为明代烧制。这批瓷片少量出自官窑,虽然在地下埋了500多年,但仍和新烧出一样,釉色纯正,多数质量一般,为普通日用品,器型主要有碗、盘、高足杯、盏和炉等30多种。 龙泉窑位于浙江龙泉县,南宋晚期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达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顶峰。那么,如此大量的龙泉窑瓷器为何会集中到楚州?考古人员从文献中找到了线索。原来,明洪武26年 (1393年)至天顺八年(1464年),龙泉窑为宫廷烧造青瓷,通过漕运送至京城,而古淮安(今楚州)是漕运总督衙门所在地,龙泉窑贡品在此检选,其中的精品成为皇宫用品,略有瑕疵者,就地打碎。楚州河下古镇是当年全国闻名的重要商埠,也是龙泉窑产品的集散地之一,出土的少量龙泉窑精品,应该是当时龙泉窑专门为朝廷生产的官器。 巧合的是,这批瓷器的时代下限恰巧就是天顺年间,它们很可能见证了龙泉窑最后的辉煌。公元1464年,成化皇帝刚即位,就在《即位诏》中下令,景德镇和龙泉窑的御制瓷器,烧好的即刻运京,未烧好的马上停止。在此以后,龙泉窑再未接过皇家的大宗“订单”,就此失去贡品地位。这种转变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皇帝的审美观点,成化皇帝喜欢彩瓷,艳丽的成化斗彩就是明证;其次龙泉窑地处偏僻,运输需要翻越崇山峻岭,交通不便,成本高昂。与龙泉窑衰落相伴的,是景德镇越来越兴盛,在接下来的五六百年,直至现在,都是中国瓷器的第一重镇。 不过本次考古仍有一个谜团待解,宫廷用瓷器需要检选,而民用瓷器为何也要打碎抛在这里?莫非皇宫中太监和宫女所用的是这类普通瓷器?又或者此次检选一次性清理了历年来的“存货”?如果这么多瓷器拿到市场上销售,应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是什么人宁愿承受损失而将这些瓷器打碎?考古工作在解释了一段历史的同时,又留下了更多的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