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古典文学研究:廿年“青灯枯卷”难敌“剪刀糨糊”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8-06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专家告诫勿以快餐方式解读和普及古代文化精品

     

      研究古典文学不能急功近利,青少年传承经典文化应当尽可能“原汁原味”。而现在,仅上海市高校每年新招收的古典文学研究生将近两百人,某些古典文学研究者的出书速度竟能以天来计算。昨天出席“2009上海欧阳修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多位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出,以快餐式的方式解读和普及有着浓厚底蕴的古代文化精品,极可能走进死胡同。

     

    “快慢”考验学术作风

     

      来自世界各地的欧阳修研究者昨天聚会上海商学院,他们首先把目光聚焦到了一套印数仅有几千册的《欧阳修诗文集校笺》上。这套出自上海商学院教授、中国欧阳修研究会会长洪本健之手的著作,是作者20多年潜心研究所得。然而,令众专家感慨的是,这样的“慢速研究”与当下不少“剪刀加糨糊”式的三天一成果、五天一本书的“快速研究”形成了鲜明对照。有专家说,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现在确有那么几个人,以“速度”见长,出的“成果”也常常令人目不暇接,但细究起来,却没有多少货真价实的东西,不仅专业素养浅薄,而且学术作风也成问题,他们擅长的只是按书商的套路东拼西凑一些所谓的“卖点”。

     

    “镀金”以后改换门庭

     

      “我国为研究古典文学而培养的专门人才在不断扩容。”复旦大学博士后李强说,相当一部分人报考古典文学的研究生,只是出于学历“镀金”的需要,真正想献身于此的人并不多。据了解,仅以上海的几所高校为例,每年招收的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不下四五十人,硕士研究生更是一招一百多。事实上,像研究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样的专门家,即使在上海这样的文化都市,能有个三五十人的队伍就已经足矣。由于专业研究面比较狭窄,过多地扩招,反而使得大部分人戴上博士帽拍完毕业照便急于改换门庭,国家投在古典文学后备人才培养上的经费大多只能打水漂。

    “原味”精品也需包装

     

      包括中国人大的吴小林、南京大学的严杰和武汉大学的熊礼汇在内的国内一流专家,对与会者提交的研究成果做出了“在学术领域颇具独创性”的评价。但不少专家私下里承认,他们的研究比较偏重于专业本身,尽管“原汁原味”,但却不能像于丹那样具有极强的传播效应。对此,有专家表示,于丹的成功,无非是博采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加上有效包装,再利用媒介传播的优势,从而吸引了大众,如果我们的中小学语文老师也能够从于丹身上受到启发、获得借鉴的话,从而把课本上 “原味”精品讲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那么,这对推动传统文化的普及与继承,将会事半功倍。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