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大民营书店第三极书局近日宣告“长期亏损”。有观点认为,对传统书店的毁灭性冲击,远非简单几家网上书城,而将来自一场阅读方式的彻底革命 有多少“第三极书局”还将撤离 “其实一年半前就有这样的想法了。”第三极书局总经理关波告诉记者,“图书行业利润本来就不高,8折对我们来说等于打掉了60%的毛利。价格战已经持续3年,对双方都没有太大价值。”眼下,搬离第三极大厦的时间以及新址地点都尚未确定,“如果一个月之内还没找到合适的地方,今年就不会动了。新店地址会在朝阳区CBD和海淀区核心商圈中选择。” 近年来,多家民营书店先后遭遇市场危机。其中有思考乐书局这样的大型连锁书店,也有上海季风书园、香港二楼书店这样小型的人文书店。 “做不下去,大部分是因为没有自己的物业。”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一位负责人这样说。据媒体报道,思考乐书局上海浦东店一年的租金高达450万元,开业10年的上海季风书园陕西南路地铁站总店也曾因租金上涨而遭遇“关闭危机”。“如果没有自己的物业,维持可以,但赚不到钱。图书本来就是微利行业,毛利太低。而且它又是限价产品,不可能因为在好地段就让书涨价。” “一个书店最大的支出就是租金。”单向街书店店员谭旭峰告诉记者,“单向街卖书,员工的工资和日常支出是能维持的,但就是租金这一块负担太重。”据悉,位于圆明园东门的单向街书店一年租金为10余万元。 除此之外,在三联韬奋图书中心这位负责人看来,网络购买分掉了实体书店的蛋糕。据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08年习惯网上购书的国民同比2007年增幅达40%。这位负责人介绍,2008年三联韬奋图书中心的销售增长率明显不如预期好。“三联本版书在当当和卓越每年能销到1000万左右,在自己店里的销售增长反而不如预期高。网络和超市内书店的兴起挤压了这些独立书店的空间。” 就在不久前,三联韬奋图书中心的网络书店已经上线,这位负责人介绍,线上购买三联本版图书将长期享受8折优惠。而在关波看来,当当和卓越确实给实体书店造成冲击,“但他们在全国的份额依然是微乎其微。没有当当之前,传统的零售店也没有好到哪去。现在几乎所有的书店都在做网店,可真正的冲击并不是当当和卓越这样的网上商城,毁灭性的冲击可能来自电子阅读。” 关波告诉记者,第三极书局迁入新址后将不再延续“8折”的优惠措施,“我们从来没想过要以价格取胜,之后想在互联网和传统零售店中间走出一条新路。” 一直以“专业”取胜的万圣书园老板刘苏里也认为,实体书店受到冲击并不是几个网络书店的问题。“这是关于阅读,以及知识、信息获取渠道方式的一次革命性变化。就像当年古登堡发明印刷革命一样,抄写行业整个垮掉了。” A4纸大小、印刷质感显示的电子阅读器已经诞生,在介绍这些产品时,网络上的广告语是“扔掉纸张吧”。另据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不读书的原因”一栏显示,“因看电视而没有时间读书”排在第三位,占16.44%。“近三四十年各种娱乐方式、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占用了有效阅读人群、有效阅读时间。在北京地铁上下班高峰,看电子书的情景蔚为壮观。这一切,对整个纸质印刷物的冲击是全球性的。印刷文明在网络的冲击下,还能延续多久,保持多久,这个问题不是你我能回答的。”刘苏里说。 仅靠出售图书已经难以维持书店的运转。台湾诚品书店,很大一部分利润来源于出售文具以及做活动;北京五道口小有名气的“光合作用”书店,也将书店里近三分之一的空间用来做咖啡馆、出售其他商品。一直以人文色彩著称的单向街书店也将于本月底搬离圆明园,迁入朝阳区蓝色港湾国际商区。“很伤心,那可是单向街的地标啊。”谭旭峰说,“之后可能要换一种经营方式,经营还是要靠做活动和卖咖啡,人气足,销量就会上去一些。” 据谭旭峰介绍,单向街书店最近的“销售纪录”,是电影导演贾樟柯在此做讲座的那一天。 “在中国,新闻出版业是一个很小的行当。国家在税收、图书的竞价机制上应该给予政策。但国家很难定这种政策,你又不是刚性需求,拉不了多少内需,占GDP的比重太小了。”三联书店的负责人这样说。刘苏里则认为,这并不简单是政府的问题,“而是全社会怎么看。这个问题因此不成立,因为不会有人去关心它。” 一个往事也许可以为刘苏里的话佐证些什么。2008年除夕夜前夕,有着27年历史的香港青文书屋店主罗志华在货仓整理书籍时被坍塌的书堆压住,后脑重重着地,当场死亡。这间几乎与内地同步出售“走向未来”和“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出版过陈冠中等如今活跃于香港文化界作家首部作品的书店,因经营不下去早已于2006年停业。罗志华出事后的几天,邻居才发现其尸体。在香港本地报纸上,这条新闻登在角落里,全文只有115个字,“两根手指就可以轻易地把它盖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