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和氏璧惊鸿不见,传国玺流落何方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6-11-2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在历代王朝使用的玺印中,秦代以“和氏璧”制成的御玺最为名贵,代代相传,被奉为天命的象征,称之为“传国玺”。然而,它在流传1000多年后,却神秘地失踪了。几千年来,有关它的传说也无不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相传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在荆山(今湖北南漳县)发现一块宝石,便把它献给当时在位的楚厉王。后经玉工雕琢成壁,取名“和氏璧”。  

     

      秦王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改定制度。选用和氏璧,命廷尉李斯制作皇帝御玺,玺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由李斯篆书。秦始皇想让这块玉玺也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玺”。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行至洞庭湖口,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忙将传国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遏风浪。8年后,使臣从关东来,夜过华阴平郐道,突然有人持玺拦住使臣说:“为吾遗池君,今年祖龙死。”使臣愕然不解,再欲详问,那人放下玉玺便不见了,传国玺由此失而复得。其事真假难辨。

     

    公元前20710月,刘邦兵入咸阳,秦五子婴投降,传国玺落入刘邦手中。西汉建立后,“代代相受”,称“汉传国”"   

     

    曹魏代汉,传国玺作为“君主神授”象征,落入曹丕之手。西晋受禅,又落入司马氏手中。西晋末年,五代十六国更迭频繁,传国玺在血腥的残杀中不断易主。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31年),晋怀帝为刘聪所掳,玺为前赵所有。石勒灭前赵,玺属后赵石氏。冉闵杀后赵皇帝石鉴,夺得传国玉玺,建立冉魏政权。不久,前燕慕容俊灭冉魏,宣称冉阂之妻已献传国玺,封她为“奉玺君”,改年号为“元玺”,正工建国。实际上,当时传国玺在冉闵部将蒋干之手。不久,被东晋征西将军谢尚购回,献给晋穆帝。传国玺归东晋后,经南方宋、齐、梁、陈四朝,公元589年,陈朝灭亡,为隋朝所有。

     

      隋朝灭亡后,隋炀帝皇后萧氏与其孙杨正道携带传国玺逃往突厥。直到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萧后与杨正道来归,传国玺才为唐朝所得。朱温灭唐,玺为后梁所有。后梁灭亡后,传国玺落入唐庄宗李存勖之手,经后唐明宗李嗣源、闵帝李从厚,归于明宗养子后唐废帝李从珂。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举兵叛乱,进围洛阳,后唐兵败,李从珂与其家人登楼纵火自 焚。后唐灭亡。令人可惜的是,传国玺此时突然失踪。

     

      但传国玺的命运却没有到此结束。宋、元、明、清各朝,均有真真假假的“传国玺”不断问世,屡经发现。

     

      自五代时期传国玉玺失踪,这块国宝真假难辨。真正的传国玺到底在哪里?无人能回答。也许有朝一日能够重见天日。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