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追求韩流、欧美人喜爱唐韵、韩国人则崇尚汉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成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说着一口流利汉语的韩国驻华大使金夏中在西安对大学生作主旨演讲时说,你们有“韩流”,我们有“汉风”,他用这样两个词,形容两国民间的文化热潮。 《大长今》、《蓝色生死恋》让不少中国观众“看了又看”,安在旭、张娜拉在中国也有不少如痴如狂的“粉丝”,还有美味的韩国烧烤、冷面、三星手机、现代汽车,世界杯……很多人不明白,中韩建交不过十余年,为什么中国大陆出现了所谓的“韩流”? 对于这一现象,金夏中大使表示非常理解,“中韩其实不仅仅是建交十余年的关系,还有着两千多年渊远流长的割舍不掉的关系”。他认为,中韩两国不仅距离咫尺,文化、价值观念等很多深层次的东西都是相近的,所以两国人民相互理解,出现“韩流”也就不足为奇了。他诙谐地告诉“哈韩族”们,这次张娜拉也来西安参加“中国陕西省——韩国友好周”活动了,晚上别忘了去看她的演出哦。 他说让他感到更高兴的是“汉风”也在韩国流行,韩国每天新出版十本以上关于中国的书籍。韩国小孩子没上学就开始读插图本的《西游记》,小学生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学生看《红楼梦》,感受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熏陶。《孟子》也成为韩国许多大学的必修课。 据统计,韩国一百二十个大学都有中文系,每年的中文系毕业生约有三千多人。在世界各地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十一万人中,其中七万名考生是韩国人,韩国人对待汉语学习的热情可窥一斑。 此外,韩国政府还计划在全国小学普及汉字教学,在中学推广中文,使之成为中学生的第二外语。正是在政府的引导下,韩国民众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兴趣激增,每年有数百万人来到中国。他们与中国民众的交往、交流,又进一步激起中国人对韩国的兴趣。面对西北大学的数百名师生,金夏中特别指出,文化无国界,中韩两国在古代时就进行着友好的文化交流,而且一定会更好地开展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