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打碎6年来的流言 秦兵马俑霉菌事件真相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6-10-2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2000年以来,霉菌、空气污染或风化侵害会令兵马俑“全军覆没”的消息不断传出“兵马俑身上发现48种霉菌,不消除将全军覆没”,10月20日前后,秦始皇兵马俑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和“霉菌事件”联系在一起。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

      事实上,从2000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第一次与杨森公司合作,研究文物遗址霉菌及杀灭方法开始,关于霉菌、空气污染或风化侵害会令兵马俑“全军覆没”的消息就不断传出。

      在文物工作者眼中,此次“旧事重提”可以说是对2005年“兵马俑百年后变煤坑”事件的一次拙劣模仿。连续的流言在让秦始皇兵马俑获得了持续关注度的同时,也让公众在疑问,究竟是文物保护工作做得不够,还是考古的神秘性与非透明化注定要给流言留下生存的土壤?

      一个“不存在的问题”

      “听说霉菌对兵马俑危害很大,我们掌握有杀灭霉菌的技术,你们需要合作吗?”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家研究机构给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打来电话。

      “谢谢你们,不需要。我们已经在网络和媒体作出声明,从1994年二号坑发掘初期发现霉菌起,博物馆已对馆内文物生霉现象进行了系统地根治,目前生霉现象早已得到有效控制。”赵昆向对方作了详细的解释,之后无奈地挂上电话。

      作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文物保管部主任,赵昆最近一段时间颇为头痛,“我像祥林嫂诉苦一样,这些天全在接这种咨询电话以及来信来函,一个一个地给人家解释。”

      10月18日,有媒体刊登消息,称科学家在兵马俑身上发现各种霉菌多达48种,青霉、曲霉、根霉、木霉和头孢霉占到了整个霉菌总数的70%以上,而在兵马俑的3个俑坑中,这些霉菌都有发现,以2号坑“情况最为糟糕”。消息引述比利时专家保罗·斯多弗博士的论断称,霉菌对兵马俑的危害主要集中于3个方面,破坏兵俑表面,大面积覆盖墙面和地面造成兵俑颜色变化,弱化其内部支撑,并称“这将直接导致兵马俑彻底损坏无法修复”。

      随之,“兵马俑身上发现48种霉菌,不消除将全军覆没”的消息迅速被媒体与网络转载,成为近期继香港经济学家放言“打开秦始皇陵墓的时候到了”之后,关于秦陵的又一条爆炸性新闻。

      10月23日,十一黄金周虽早已结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内依然游人如织。但在文物管理办公区内,这个原本“不存在的问题”还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怎么会又冒出这个事情?”刚刚出差归来的赵昆阅读着网页,嘴里还没嘀咕完,一个接一个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48种霉菌的来源

      如同2005年7月“兵马俑百年后变煤坑”事件一样,蜂拥而来的关注者很快发现事实并不像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

      “保罗·斯多弗博士是美国强生公司的科学家,并非比利时人,我们也核实过,他并没有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赵昆说,而“48种霉菌”的来源,是在1994年兵马俑2号坑发掘初期就发现的问题。从1994年至1998年,博物馆科研人员针对考古发掘工地比较常见的霉菌现象进行了监测与治理,这4年间共从遗址内分离、鉴定出菌种48种,这些内容在网上和博物馆的资料中都可以查到。

      “这个数据,应该是我们研究防治的结果,而不是危害情况的通报。并且,在当时这些菌类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我们筛选出数组特效杀灭剂,并且总结出了一套可以推广使用的、大型文物遗址防霉的方法。”赵昆说。

      但在披露“兵马俑身上发现48种霉菌,不消除将全军覆没”的消息中,霉菌的种类与名称却成为其在兵马俑坑道内泛滥与危害的直接证据,消息还称,目前中外科学家正在寻找对付侵蚀兵马俑元凶的方法。

      “这是一次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旧闻的翻新,为了博取轰动效应,只是换了博士的名字而已。”10月23日,兵马俑博物馆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事实上,与此次流言相关的唯一真实内容,是10月17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与杨森公司签署了第二期合作协议,接受杨森公司捐赠的142万元美金,以进一步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但合作的消息与“全军覆没”的报道同时在网上传播,“合作”反而成为博物馆为霉菌危害形势所迫“不得不紧急对付”的间接证据。

      “博物馆与杨森公司的合作有很长历史了,第一期确实有合作除菌的内容,但并非针对兵马俑,而是寻找适用于所有大型土遗址防霉菌的方法和技术。这次第二期的合作,旨在全面提高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文物保护科研水平,开展更多领域的科技合作,特别是在文物材质分析研究、秦俑遗址保存环境研究、文物修复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我们在发布会上说的明明白白,并且提供有通稿,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还会写成那样。”赵昆一脸无奈。
     
      流言为何反复出现?

      10月23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网站上发表了一份声明,《霉菌危害问题在秦俑坑遗址早已得到有效解决》,认为相关媒体发表不负责任的报道,并危言耸听地说“兵马俑将被48种霉菌吃掉”,是断章取义,严重失实,毫无科学根据的。

      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博物馆一位负责人在电话中称将“依法保留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权力”,但他随后又表示,“它(个别媒体)也无非是为了轰动一下,在这个环境里面,你能对它们怎么样”。

      博物馆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周铁在电话里则明确表示:“这个事情就让它过去好了,不用再跟着他们炒了,否则只会中了他们的计策(轰动效应)。”

      作为被博物馆指定进行“解释工作”的文物保管部主任赵昆,有着“多次对付流言的经验”,“一家一家地解释、复函,也没有别的更强硬的办法”。

      赵昆还记得2000年前后,博物馆开始与杨森公司合作研究除菌技术后,就有流言传说称兵马俑被霉菌危害严重,一些国外的研究机构与驻华使馆纷纷发来信函,愿意提供技术与资金帮助,赵昆赶着给他们回复,忙了好几个晚上。2005年7月,“专家称秦始皇兵马俑百年后变煤坑”的消息再次爆出,事后证实,“煤坑”本为“灰尘”,系香港一家外文报纸刊登后,又为国内媒体翻译引述时所误。同时文章对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曹军骥的谈话进行了夸大,以致国内外几十家媒体记者赶往西安调查,曹军骥先生也不得不亲自赶到兵马俑博物馆进行澄清,“假新闻最后虽然平息了,但给大家的印象太深刻了”。

      “我们已经总结出来了的规律,每一次博物馆的合作项目开始,就有一次关于毁坏的流言出来;而另一方面,每隔三五年,关于秦陵要不要挖的争论也会被拿出来炒一次。”赵昆说。

      就在20天前,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在他的博客上发表的一篇《是打开始始皇陵墓的时候了》,重新使这个已被文物界定论的话题再次火了一把。结果还是重归不挖,但张先生的博客在不到两周时间文章点击量就超过了23万,名字则被无数家报纸转载。

      10月24日,西安一家报纸的文化记者赵争耀对记者表示,现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确实存在一些媒体与记者为求轰动效应而夸大事实的现象,“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国内外游客云集,有关于它的非正常新闻或者论调自然拥有极高的关注度,想利用这种关注度的想法也难免会多一些。”

      而一位西安考古界人士则委婉地道出,不少文物工作者对此情绪复杂,他们既不愿意看到流言出现,又愿意让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考古工作。

      也正因此,这次“流言”让有过几次体验的兵马俑博物馆既感到意外,又平静地处之。

      更透明的可能性

      10月下旬以来,兵马俑博物馆网站的日点击量比平时大大增加,达到1700人次。尽管后来有相关声明发表,但“大家仍都在问,你们(的兵马俑)到底有没有生霉菌,到底会不会被毁掉?”

      10月20日,《大公报》刊登消息,中国国家文物局官员澄清,外传秦兵马俑染霉菌即将“全军覆没”一事“纯属危言耸听”,但搜索一下关键词,与澄清消息并存的“全军覆没”消息仍大量存在,如果不加以注意,公众仍然容易被欺骗。

      与此同时,一个必须承认事实的是,游人们在兵马俑博物馆3个俑坑旁还是会发出感慨,曾经的彩色陶俑,已经无可挽回地变成了“泥人”。对国宝能否持续保持光辉的关注,正是公众捕捉一切与秦俑相关信息并宁信其有的内在动因。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考古工作者对发掘文物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以及目前文物发掘与保护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平,对公众来说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10月23日中午,兵马俑3号坑内的土脊上,摆放着一些试验用的仪器与工具,游人们对它们表示出的兴趣不亚于旁边的战车与马俑。

      “如果我很清楚兵马俑的保护手段与过程,我就不会相信什么百年变煤坑或者霉菌危害的消息。”一位屡次听闻兵马俑要覆灭的游客对记者说。这位游客认为,在一些公众比较关心的领域,应该将其进程及时地对外公布。

      “关于兵马俑的保护,是否也可以列出一个详细的计划,让人们知道哪些现在还无法做到,哪些已经做了呢?”他说。

      “兵马俑博物馆的保护工作一直是公开的,但如果具体详细到让游客和公众知道每一步骤,尚有难度,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考虑。”赵昆说。

      秦陵考古队助理研究员孙伟刚在接受《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采访时也强调,考古工作有其特殊的专业性,这势必会造成沟通的难度,同时一些内容也是需要保密的,“想要做到与公众的无障碍交流,相关媒介还是主要桥梁,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考古与文物保护的神秘性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消除。”

        在相关人士眼中,如此以来,类似“霉菌事件”就难免还会有下一次。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