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了暨南大学教授东方龙吟的《解读苏东坡——女性情感卷》。继《万古风流苏东坡》后,这位“文侠小说”缔造者再次倾情苏东坡,写出了洋洋洒洒三十万言可读性很强的苏学研究专著。不久,东方龙吟将在《百家讲坛》讲述他心目中的苏东坡,他也就此接受了《文汇读书周报》的独家专访。 周报:新出的《解读苏东坡——女性情感》和以前八卷本的《万古风流苏东坡》有什么不同? 东方:《万古风流苏东坡》是历史小说、传记小说,属于文学作品;而《解读苏东坡》是学术著作,是根据我在大学给学生开设的同名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的。文学创作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合理的想象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打破学术研究中的史料断缺,从全新的角度去审视陈旧的问题。我在写小说时,发现一些值得推敲的史实,就将这一类的资料分别归类,从学术的角度,对苏东坡的诗词、经历重新解读,也就有了这本《解读苏东坡》。 周报:你的《万古风流苏东坡》,第一卷叫《人望》,后来又改名叫《问题少年》,你认为苏东坡是个“问题少年”么? 东方:应该承认,少年时代的苏东坡,与今天所说的“问题少年”非常类似。历史资料明确记载着,他十七岁之前,不是逃婚,就是躲避仕宦、科举。如今的问题少年,不就是不喜欢读书,整天沉迷于网吧,或者早恋、离家出走么?幸运的是,苏轼有个从善如流、知错就改的父亲,后来参加科举,又遇上了同样反对浮华文风的欧阳修当主考官,这样他才得以一举成名,出人头地。少年苏轼的生长、成才的例子放到今天,仍是父母和家长如何培养后代的一部活的教科书。在我心目中,苏轼最初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另类”,考中进士、走向仕途之后,还是一个把民生、民本、自然之本位,以及人的自由、自我、自在,视作第一生命的“另类”。他的这些信念和追求,放到今天社会里,都是符合潮流,不会落伍的。 周报:在这本书中,你写了很多与苏东坡都有着非同寻常关系的女性,你是如何解读苏东坡的女性观的?东方:宋代人说他“泛爱”,也就是“博爱”。苏轼身边的佳人,用“美女如云”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从苏轼与她们的交往中,可以总结出三个词。第一个是“平等”。在封建社会里,女性不仅没有地位,甚至没有自己独立的名字。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继室叫王闰之、侍妾名为王朝云,个个都有大名。这都是苏轼给她们取的。第二个词称“关爱”。苏轼对歌女寄予同情,想方设法让她们摆脱困境,甚至出主意、施展影响,让她们“从良”(脱离妓籍)。第三个词叫“真挚”。王弗与苏轼相伴十年,不幸病故,不到三十岁的苏轼,“为君哀毁因君衰”,头发竟开始变白,并写出“十年生死两茫茫”那样让人泪下的文字。 周报:你即将在《百家讲坛》解读苏东坡,有学者认为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开讲的《品三国》是在把历史娱乐化,你觉得解读历史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呢? 东方:我认为《百家讲坛》在普及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方面贡献很大。这是一种文化普及,不是纯粹的学术讲座。我个人认为,历史是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既有喜剧,也有悲剧。我认为,不同的人物、悲剧与喜剧,都有不同的讲法,不要求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讲课犹如写文章,既不能强调一个模式,也要学会宽容,不必对表演的方式嗤之以鼻。百花齐放,那才叫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