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统治者都有修建皇家宫苑的习惯,他们的正宫往往因追求礼制而显得过于庄重肃穆,缺乏生气,于是帝王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宫外,在那里,他们可以自由地发挥想像,尝试建造自己梦中的乐园。在中国大一统的封建历史中,有两座皇家园林曾经分别矗立于源尾之处,它们共同见证了这个东方大国两大封建王朝的兴衰。 而在艺术上,它们也都是中国古典主义美学的登峰造极之作。从事圆明园研究的艺术家陆伟说,14世纪的文艺复兴源于古罗马的雕塑的出土,建筑使最伟大的艺术得以延续,启迪后人,而像圆明园这样的东方美学典范,却随着一把大火化为乌有。 今天,历史在我们眼前一幕一幕放映时,人们常常唏嘘不已,甚至热泪纵横。也许只有当染透天边的夕阳从宏伟的宫阙后落幕时,历史才能给予今人以关照。 今天的圆明园公园是一座遗址公园,公园目前开放的范围大约是原址的一半,共分三个景区,绮春园(部分)、长春园、圆明园(部分),这三园亦统称为圆明园。游人们最热衷的项目并非来吊唁那些葬身火海的亭台楼阁,而都是步履匆忙地趋向位于长春园北侧的西洋楼遗迹,因为那里有著名的大水法。1983年李翰祥导演的《火烧圆明园》将手持火把的英军镜头都处理在了大水法周围。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大水法即是圆明园。事实上,狭长的西洋楼景区只占了圆明园总面积的2%,圆明园的真正规模和形制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像,甚至是我们认识的范围。 这个月初,随着国内第一部进入院线的纪录片电影《圆明园》上映,关心圆明园的人越发多了起来,有观众发现在整部电影中似乎没有出现过圆明园的全景,关于圆明园的故事在乾隆之后也就嘎然而止,这是电影的叙事方式,还是另有隐情? 圆明园无休止地修建了150年,耗资数亿两白银。而今天我们唯一能够看到的较完整的全景图是1744年(乾隆九年)的一组“圆明园四十景图”,其它有关圆明园的画册几乎全部流失。我们从史料得知,乾隆之后的三代帝王都对圆明园进行过不同规模的改扩建,从1774年到1860年圆明园被焚,这其中116年间圆明园发生的变化我们已无从知晓。1860年被焚毁时的圆明园究竟是什么样子,成为圆明园留给世人的最大谜团。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年间,经过了雍、乾、嘉、道、咸五代帝王的扩建和补充,历百年而不衰,极尽华美之能事。一般我们以为,紫禁城是清王朝的政治生活中心,皇室似乎也一直居住在紫禁城里。其实不然,在圆明园兴建之后,清王朝五代帝王的朝政与起居全部移进了这座万园之园,每年3月初皇帝就会从紫禁城搬入圆明园,有时8、9月两月会去承德避暑,然后再返回,12月再回到紫禁城举行元旦的诸多礼仪活动。在这五代皇帝中,有三个出生在圆明园,两个死在了圆明园,圆明园对于他们来说就家。 大园始建 ■圆明园究竟是何面目? ■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座万园之园? ■人们在其中的生活是怎样的? 圆明园作为最高等级的皇家园林,一般百姓和官员都不得进入,一个人口过亿的大国,真正得以见到这盛世风光的也不过是主要皇室成员和太监宫女、戍卫部队等一万多人。在民间,圆明园以各种各样的版本存在着,今天的研究者们也只能从不多的文献记载和图册背后略窥她的姿彩。 1722年(康熙61年)3月25日,皇四子胤陪同父亲康熙来到圆明园的镂云开月,胤喜好牡丹,镂云开月处恰是一座牡丹园,是时芳菲满园,康熙非常高兴,让他乐不可支的除了牡丹外还有他头一次见到的孙子弘历。康熙有五十多个孙子,但一见弘历康熙便分外喜欢,他未曾想到,在这座13年前送给儿子的花园里,清朝最重要的三个统治者站在了一起。有人说,康熙为了让弘历执掌大清国,才决定让胤继位。而圆明园无疑是这场历史巧合的见证人,正是因为雍正和乾隆先后登上皇位,圆明园也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万园之园。 1709年,康熙在自己的园子畅春园北面选了一块风水宝地送给四子胤,取名“圆明园”寓意“圆而入神,明而普照”,据说胤脾气暴戾,所以康熙希望他能够有完美的品德。清朝的皇家园林主要集中在紫禁城西北面,依香山、玉泉山、万寿山由西向东,地势渐低而建,此处地下水源丰富,宜建园林,掘地二尺水如喷涌,故名“海淀”,不过今天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难再见昔日风貌。圆明园初建时规模不大,直到1723年雍正继承大统后才开始大规模兴建。 雍正时期的圆明园已经具备了今天圆明园(除长春、绮春两附园外)的雏形,东西是两个大小不等的正方形,东边的主体是湖(福海),西边则是星罗棋布的园林布景。圆明园地势如同中国版图,西高东地,西面福寿山喻为昆仑,而东面福海意为东海。它的规模和建筑数量在日后都超过了紫禁城,咸丰时的圆明园面积有600个足球场那么大。圆明园的建制和规格没有礼制的束缚,完全是君主个人意念的反映,雍正时期圆明园的总设计师就是雍正本人。圆明园的布局不同于正宫,它没有核心建筑,造园的随意性很大,但景与景的关系又能保持贯通。许多人认为,圆明园应该是“宏大”、“辉煌”的,其实不然,圆明园体现的是中国文人化的审美观念,讲求细致,风雅,含蓄而内敛。如果将圆明园比作画,那她并不是清初画家“四王”的工笔,而是八大山人的写意。 政治生活中的雍正手段硬,脾气暴。但在圆明园内,他却表现出难得的童趣,为了熟悉汉人的农耕生活,雍正便在圆明园北面开垦了大片稻田,当他站在多稼轩向北眺望时,眼前就是一派农业大国的气象。在福海水域,雍正在湖中央建造了三座相连的小岛,视为传说中的东海仙岛,从《圆明园四十景图》不难看出,当年福海一片泽国,居住在中间的小岛上确有神仙梦幻之感。 紫禁城象征着礼仪和威严,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的皇帝都想借园林之手摆脱这种压力,更何况紫禁城又是为性格怪僻的明朝皇帝所建。圆明园的建筑几乎都是卷棚顶,而不是紫禁城的庑殿顶,卷棚顶是建筑建制中规格最低的,圆明园中只有佛教寺庙和供奉祖先的鸿慈永祜采用了庑殿顶样式。大量使用卷棚顶使得建筑群落更为轻巧,曲线更柔和。 同时,生长在北方的帝王又对江南水乡保持着高调的热情,所以在日后扩建的圆明园里,水系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圆明园的设计巧夺天工,汲取了中国园林设计之最,水路与陆路都能做到移步换景,景别之间相互融合,变化多端。 和父亲康熙很不同,雍正皇帝的大半生都在园林度过。雍正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专门修建了“”字型的水上建筑万方安和,这里是他最喜欢待的地方。深居简出的雍正在世人眼里非常神秘,所以他突如其来的病故也给清史留下了一段悬案,民间一直传说雍正是在圆明园的碧桐书院被吕留良后人刺杀而亡的。 中兴之主 ■大水法在圆明园中的地位如何? ■嘉道咸三帝和圆明园的关系? 雍正死后,乾隆成为了圆明园的新主人。乾隆登基后,特地在镂云开月挂了一块“纪恩堂”的匾额以追悼祖父。几年前一块刻有“纪恩堂”的乾隆印玺浮出海外文物交易市场,从实物上证实了“纪恩堂”的存在。 圆明园也有行政衙门,一进圆明园宫门便是正大光明殿,它是紫禁城正大光明殿的拷贝,也是圆明园内唯一的官方正式场合,乾隆五十八年接见英特使马嘎尔尼便在这里。而处理政务的地方就不一定了,皇帝往往会挑选一个景区住上10天半个月,届时所有的政务都在那里进行。 在电影《圆明园》中出足风头的宫廷画师朗世宁便是在乾隆登基后受到了重用。乾隆时期大量的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在他们带来的图画和故事里,巴洛克后期和洛可可建筑的风格吸引了乾隆的眼球,他也知道了在法国也有一座著名的夏宫凡尔赛宫。于是乾隆责成朗世宁牵头在圆明园的东北边缘部位建造西洋楼景区,从今天保留下来的西洋楼铜板图不难发现,这些西洋建筑都有一个统一的风格就是中国式的屋顶,乾隆的寓意不言而喻,西洋在如何了不得,仍在天朝之下。同时,乾隆对西洋楼景区的处理也与其它景区不同,他令朗世宁在西洋楼景区南边修筑一道人工的土山,将西洋楼与圆明园的中式景区完全隔开。文献中没有纪录乾隆为什么要这样做,看得出,东西方文化并没有能通过园林建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乾隆格外迷恋江南的风光,在这位皇帝主持下,圆明园水系得以扩大,乾隆兴建了圆明园的第一座附园长春园,这个园子里集中了来自江南各地的风光特征,尤以西湖为最。乾隆建长春园以备自己养老之用,圆明园虽大,但它的水路完全贯通,包括皇帝在内的大多数人一般都采用水路交通方式。 乾隆皇帝病故于1799年正月,所以未能死于圆明园内。电影《圆明园》中,圆明园的故事自乾隆结束后就直接跳到了1860年。事实上,乾隆之后的三代帝王仍在延续对圆明园的改扩建工程,就像人们每过几年都要重新装修自己的家一样。 嘉庆是一位中规中矩的皇帝,他没有发起过对圆明园样式和风格变化的改建,但仍在修修补补中花费了巨额资金,他在乾隆的基础上修建起了供养太后的绮春园,圆明园第一次出现了今天品字型的地理布局。道光是乾隆之后对圆明园动手脚最多的皇帝,他的性格怪僻,行事我行我素,一些研究者认为,这是道光没有见过乾隆本人的缘故,缺乏对那位帝王的足够尊敬。道光痴迷戏曲,他在圆明园各处修建过大量的戏台,以便随时可以赏玩。道光还大量撤消了圆明园内的卫戍部队,嫌他们光吃粮不干事。同时他还拆旧建新,将圆明园宫门外的一座大拱桥移成了平桥,那年正是1839年,清王朝的国运从第二年开始发生了重大变故。一般认为,道光之后的圆明园面貌与乾隆时期有很大不同。由于嘉庆死在热河,这让道光心里埋下了阴霾,所以道光终生没有去过避暑山庄,而且他还曾整年住在圆明园不回紫禁城。当历史推进到19世纪中叶时,年轻的咸丰皇帝仍然像他祖辈一样在孜孜不倦地修建圆明园,1860年春,咸丰下旨修补改建园中的九处宫殿和景别,这是他最后一次以居住者的身份对圆明园下达旨意。 夕阳烽火 ■英法联军为何要抢掠圆明园? ■在抢掠之后,为何要放火? ■烧毁圆明园的到底是那支部队? 在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兴趣越来越大,他们一再要求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清庭迫于武力胁迫,咸丰不得已在1858年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初,英法方面要求派公使前往北京换约,但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分歧,英法随即派舰队自南方北上,很快攻陷了天津大沽口,咸丰随即将英国派去北京的26名公使囚禁在圆明园,于是英国军队及雇佣兵团(印非兵团)和法军一起攻向了紫禁城。 在英法联军先进的莱福步枪面前,曾格林沁的3万蒙古骑兵再也没能重现昔日的雄风,被敌军彻底击溃。英法联军在10月初进入北京地区,他们此行的第一目的是解救被困圆明园的人质,所以英法联军从得胜门直接跳过紫禁城来到了海淀地区,据说,诗人龚自珍之子龚孝拱曾为英国人寻找圆明园提供了帮助。法军在6日晚上最先抵达圆明园,并和看守圆明园的士兵发生了冲突,由于大部分清朝军队都在紫禁城一线,圆明园的卫戍部队很少,当时有30名太监手持火器与敌军进行了抵抗,全部阵亡,事后他们都得到了清朝皇帝的褒奖。 在关于圆明园的抢劫问题上,历来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抢劫和纵火从10月6日起就开始了。另一种观点是,法国人派兵对圆明园进行了控制,并布防,但没有采取措施,他们在等待正在树林里迷路的英军,第二天英军来到后,他们才正式进入了圆明园。英法两军的最高统帅还绕有兴致地游览了部分圆明园景区,所有人都被惊呆了,一位英军军官说,就是把整个法国的宫殿都加起来都抵不过一个圆明园,在这些士兵面前,圆明园无疑就是一座真实的乌托邦。英国军官斯文豪说:“艺术家所能表现出的所有想像力,都在这里被呈现出来了。” 但这些懂得鉴赏崇高艺术的人却丧失了良知,两军最高统帅决定对圆明园发动大规模抢劫以弥补战争损失。在抢劫过程中,英军和法军采用的是不同的方式,英国是有组织,分小队有秩序地进行抢劫,而法军则更多是哄抢,不过由于英军大本营距离圆明园较远,来回的路程较长,其次法军里有文物鉴赏的专家,他们掠夺了大量的卷轴、书画等艺术珍品,而英军更多抢的是金银器皿。所以今天面世的圆明园珍品大部分存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和枫丹白露宫。 遗憾的是,我们今天对1860年圆明园的了解,还不得不从这些强盗的日记或者书信中寻找端倪。英国随军记者比托是唯一携带相机进入过圆明园的人,但遗憾的是,他拍摄的所有照片仅有几张留世,其余全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这使我们错过了认识圆明园最好,也是最后一次机会。 在维持了许多天的抢劫之后,英法两军相继撤离了圆明园,但英军统帅格兰特却并不想罢休。因为在圆明园中寻找到被困英国公使时,一半的人因为被禁食而死去。格兰特觉得英国在外交上受到了巨大侮辱。同时,欧洲人也一直认为东方帝国的主人是傲慢无理的,格兰特觉得要让咸丰皇帝心甘情愿地坐下谈判,同时也要补偿所谓英国的羞辱,10月18日,他又率英军回到了圆明园,并有组织地进行放火。民间一直有传说,北京秋天一般没有大风,但18日那天晚上,却狂风突作,大火顺势烧毁了大面积的园林。当时,在北京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浓浓的黑烟从西面升起,还没来得及走远的恭亲王奕诉目睹了这一切,顿时倒地嚎啕大哭,逃到热河的咸丰于第二年(1861年)病故,再也没能回到北京,回到圆明园,而一座具有中国美学典范的园林和一个庞大帝国也都随之而去了。 (为本文内容为采访对象口述:中国圆明园学会会员潘从贵、刘阳、陆伟,电影《圆明园》总导演薛继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