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标准像”遭到冷遇说明人们对这个“标准”并不认同,人们心目中的孔子形象不需要一个程式化的惟一独尊的“标准”。全国各地社会组织、民间机构以及个人拥有或收藏的孔子塑像、画像等不计其数,孔子的模样大概也是百花齐放,多有差异,各有千秋。 2500多年前的孔子长的啥模样?当时没有照相机和摄像机,只能凭借画像、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留下一个“虚拟”的像。况且,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几千年来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的供奉和老百姓的敬拜,其形象又被注入了许多时代特征和文化要素,因此孔子不可能有一个标准像,假如非要人为的给孔子“制订”标准像,是否是对孔子的不尊呢? 从文化记忆的角度思考,孔子也不需要“标准像”。后人祭孔主要是传承他不朽的精神和学说,并不在乎孔像是否标准。西方人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道理,一千个中国人心中可能会有一千个孔子像。 从审美角度分析,古往今来,每个朝代,乃至于每个崇敬孔子的人都有不同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应当允许他们对孔子的形象加以诠释和驰骋想象,从而“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孔子像,至于孔子的五官、眼神、面部表情、手脚摆设的姿势等存在差异,并无大碍,故搞个“标准像”未免“画蛇添足”。 今天我们纪念孔子,重要的是传承和推广孔子博大精深的学说,凝聚民族团结,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至于孔像是否符合孔子基金会订做的“标准”并不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