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中国网) 今年是鲁迅诞辰125周年暨逝世70周年。70年前的10月19日凌晨,文学巨匠、思想家鲁迅先生在上海虹口的大陆新村寓所与世长辞。鲁迅,是20世纪中国一个巨大的、谁也绕不开的存在。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我们该如何纪念鲁迅,如何更好地理解鲁迅,从鲁迅的精神宝库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是我们需要不断思索的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王锡荣先生。 记者:鲁迅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七十年了,他的思想作品,对我们始终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近年来,学术文化界出现了不少对鲁迅贬损和否定的声音,有人认为,鲁迅精神“过时”了。请您谈谈鲁迅精神的当代价值? 王锡荣:鲁迅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鲁迅精神不但在当代没有过时,而且今后仍将具有极为独特重要的意义。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他对当代人格建立的启迪,其次是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丰富启示,三是他的文化建树成为当代文化品格的标杆,等等。鲁迅思想是一个宝库,只要我们对鲁迅作品认真体会,一定可以不断地从中汲取营养,得到广泛的重要的教益,几十年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鲁迅的思想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被我们参透,如果以浮躁和虚无的态度看待鲁迅,将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灾难。 记者:最近有北京大学教授化名“紫砚斋”在网上发表文章,称“鲁迅算不上大师级作家”,又一次引起诸多反响。去年李敖也在电视上公开评价鲁迅,一次说鲁迅的文字不好,一次说鲁迅不敢骂国民党,不敢骂日本人。类似的质疑还有许多,您对此如何看待? 王锡荣:对鲁迅、鲁迅作品、鲁迅精神的讨论,赞扬或贬低,无论在其生前,还是在其生后,一直没有停止过。他一直是被文学界高度关注的人。阐释的丰富性,正说明了鲁迅的巨大魅力,也是鲁迅还“活”着的证据。 不可否认,有些学者对鲁迅的断言过于轻率了,没有从鲁迅的整体思想文化价值出发,所论的个别观点,总体看亦没有太多新意,基本沿袭了过去的一些成见。还有些学术者的研究是在剑走偏锋。不能以一家之言覆盖当下鲁迅研究的总体面貌。 记者:前不久,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和孙子周令飞分别做了“鲁迅是谁”的演讲,认为长期以来,对鲁迅的描绘过于意识形态化、战斗化,以至于连家人也不认识鲁迅是谁了。您对此怎么看? 王锡荣:每个人都有意识形态,抽去了意识形态,鲁迅就不成其为鲁迅了。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鲁迅研究和宣传,长期以来受到各种偏向的影响,或神化,或歪曲,最常见的是把鲁迅弄成“峨冠博带”或者横眉怒目的形象。另外,对鲁迅也存在一些误读,对其作品的宣传普及也有僵化刻板的不足。 不可否认,我们的鲁迅研究中常有过于联系实际、所谓“贴政治”的倾向。比如前几年很热的话题“假如鲁迅还活着”,就是这样一种假想。诚然,鲁迅的精神内涵之一就是关注当下社会现实,但是把鲁迅当年的思维逻辑套在如今的现实上,是一种生搬硬套。 记者:近年来,出版了大量关于鲁迅的书籍,有作品选、传记,也有各种性质的研究著作,鲁迅正成为出版资源的一个富矿。根据鲁迅著作改编的戏剧电影新作也有不少。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上关于鲁迅的讨论非常活跃。如何看待“非学院派”网民对鲁迅的理解和评价?您认为鲁迅研究该如何更好地走向大众? 王锡荣:网上的观点良莠并存,有当代人对鲁迅的独特解读,更多的是一些对鲁迅的误读和随意谈论。对此,我们不应苛责,应心平气和地对待各种网上的议论。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反映了学术界、鲁迅研究者对于普通读者的评论,包括对李敖的发言等,都回应得很不够,应该积极地参与这些话题的讨论。 鲁迅的精神需要我们一代代人不断去体认、学习、继承、发扬。而如今很多新生代对鲁迅的思想不大理解,受媒体、网络言论的影响很深。这意味着,学术界在把鲁迅的思想推向大众方面,做得还很不足。当前,除了书籍、影视等途径以外,学界应当加强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介绍宣传鲁迅。比如说,今年来,央视《百家讲坛》把《三国演义》《红楼梦》这样的传统文化名著推向大众,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而目前为止,除了数量有限的关于鲁迅的专题片、纪实片之外,普及鲁迅著作和思想的电视节目还很少,假如将来能有更多的专家学者走上电视讲坛,更通俗更深入浅出地把真实的鲁迅介绍给大众,这将是中国文化的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