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北京电 “国学传承需要慢慢来,急不得。”3月11日,在河北团驻地,说到国学传承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的语气十分平和。 最好认的代表
尽管袁行霈代表做事一向低调,不喜欢“出头露面”,婉拒了几乎所有记者的采访要求,但在本次两会上,年已71岁的袁行霈代表依然十分惹人注目。“袁教授最好认了,满头银发,这里只有他一人如此仪表。”其实,袁行霈代表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的身份:国学大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在他看来,作为一个学者,应该远离媒体,充分利用时间,扎扎实实地做学问。 “得慢慢来”、“急不得”
针对当下的国学热、现代私塾的是与非等问题,袁行霈代表表示自己不好发表过多的评论。不过,记者追问之下,他说,国学的传承和复兴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得慢慢来”、“急不得”。毕竟,作为“一国固有之学问”(梁启超语)的国学,是经过几千年积累、传承下来的学问,内容十分丰富,不能以实用主义的态度简单对待。 国学不是要不要的问题
袁行霈代表一向认为,国学不能救中国,也不能引导中国走向现代化。然而,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中国的国情,国情既包括中国的现状,也包括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的学术和文化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入研究国学是很有必要的。 “不管愿不愿承认,也不管是不是喜欢,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之中,并以自己的言谈行为显示着这个传统的或优或劣的特色。而国学作为固有文化传统深层的部分,已经渗进民众的心灵,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现代生活。”袁行霈代表说。所以,对国学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必须认真面对、认真研究,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应当抱着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发展的态度来对待国学。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许嘉璐:“国学恢复恐怕要50年”
与之相对应,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代表谈到国学传承问题时也说,现在还谈不到国学研究,只是国学的恢复。一些报纸设有国学专版,一些大学成立国学院,做的都是这个工作,“这个恢复恐怕要50年”。现在我们想踩着“国学大师”的肩膀往上爬,都爬不到人家的肩膀上,所以,乐观地估计也得需要5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