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阁怨诗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3-0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维的这首《闺怨》妇孺皆知。然而悔的只是夫婿不在身边共赏春色,倘如封侯归来,那是喜出望外了,虽说是怨还是轻快的,不失为盛唐之音。“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则是真正悲哀的怨诗了。千古以来,中国妇女忍受了贫穷、离弃、羁縻、飘零种种苦难,锻铸了篇目浩瀚的怨诗。限于篇幅,这里只选一些闺阁自撰的怨诗。

     

    班超之妹班婕妤,被汉成帝选中为妃,后又失宠,故作《怨歌行》,全诗用比喻,写一名贵纨绢,制成团扇,“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颇受喜爱。然而秋凉一起便被弃如敝屣了。词哀语凄,怨深文绮。这大概是最早的由女子自作的怨诗了。平民百姓的夫妇,则较多的是妻子怀念外出的丈夫了。晚唐诗人王驾之妻陈玉兰的《寄夫》,真情流露,纯出天籁,“夫成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有真情,无做作,全无雕琢,不加粉饰,把思夫幽怨的心理披沥无遗。另一首是葛鸦儿的《怀良人》:“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一般闺怨作品,主人公的身份一般不会从衣着、形貌、心理,到生活内容是完全的农妇。这是闺怨中的别调。另一位唐代才女鱼玄机,在江陵愁望丈夫李亿而写的“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表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特别是末两句,李煜的《虞美人》中的名句恐怕是脱胎于此吧?

     

    唐宋年间,商人地位不高,只要看《琵琶行》便知,一个“门前冷落车马稀”的过气妓女,嫁给了商人还一肚子的不满意,何况是朱淑真这样的才女。她的一首落花诗“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叫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分明是以花自喻,怨恨遇人不殊。相比较另一位宋代才女李清照,从她自己的美学标准出发,写词婉约纤柔,写诗却十分豪壮,“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怨的也是南渡君臣,不是丈夫弃她而去。

     

    闺阁之中,“等级”最高的,当是皇后、太后的亡国怨诗了。后蜀孟昶的宠妃花蕊夫人,成了宋朝的俘虏之后,在赵匡胤面前写了一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人是男儿!”全诗以充沛的激情表达了亡国之痛和对误国者的怨恨,一个血气方刚的女性形象栩栩如生。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到了宋亡之时,又有一个女人成了亡国的主角了。“乱点杀声连六更,荧荧庭燎待天明。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佥名谢道清”。元兵进入杭州,南宋亡国小皇帝仅六岁,只能堂堂太后自称臣妾,屈辱地签署降书。此诗作者是汪元量,然描摹生动,内心沉痛,与太后本人出面并无二致。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