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姐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这是一则谜语。谜底:“春联”。 作为传统春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春联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憧憬和向往,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与手机短信不同,春联历史悠久,继承性强,如何让使用春联的国人对春联加深了解,从而达到提高人文修养的目的——是区别于短信而需要强调的地方。 春联是彰显个性的方式
春节前夕,记者随意走进一栋居民楼的单元门,12户人家的门上都还贴着去年的春联。这些春联无一例外,都是印刷品,甚至有两家内容花色都一样。下楼时遇见一位刘姓老者,对此话题很感兴趣。刘老伯说,自己在农村长大。过去村里人每到过年都会请人代写春联。现在街市上有卖印刷的春联,字体工整、颜色鲜艳,人们办年货的时候花几块钱顺道就买回来了。这确也省事,但无论是内容还是字体样式,印刷的春联千篇一律,失去了春联应有的文化和内涵。刘老伯去年上了老年大学的书法班,今年就要贴自己写的春联了。他写的是:“诚信系千家,真情连万众”,横批“和谐发展”。 深圳的王祝伯是个春联爱好者,每年都会自撰自书春联,或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上联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在下联寄予对来年的希望、心愿;或把有关典故巧妙地放进春联,展示个人的文化品位;或把自己的名字镶嵌进去,图个好运气。总之,每年都会有新变化、新创意。 与前些年千篇一律的印刷品相比,今年风格千秋的手写春联开始多起来。千篇一律、商业化制作的非个性春联,正被很多消费者拒绝。作为春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元素,春联开始有“复古”趋势。深圳市经营文化用品的谢先生说,春节将至,去他那里要求定制个性化手写春联的市民不少,许多人声称要古色古香的、原汁原味的。 春联是亲近传统的桥梁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痕迹越来越模糊,有的甚至消失。于是,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唯独春联,由于其所处的特殊时间(春节)、使用的便利(粘贴)以及其低廉的价格等,始终没有被遗忘,贴春联的习俗一年又一年地延续着。 孩子是春节期间最快乐的群体,他们对“年”的喜爱与期盼,在不知不觉中促成了其对传统文化的亲近。几乎每个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便开始接受贴春联、放鞭炮之类关于春节的一些习俗。由于“禁放”政策的实施,放鞭炮这一习俗成为不少城市孩子的梦想,贴春联却是能够真真切切实践的。7岁的王紫祺从刚会走路那年起,每年除夕都要与爷爷奶奶一起贴春联,所以在她的词汇里,贴春联就是过年的代名词。 好的春联都是上下联工整对仗的,包含着一些古诗词的知识。内容也多以吉祥、和睦、富贵为主,承载着人们对幸福和谐生活的企盼,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也许是不少儿童最早接触的“诗词”了。两岁多的融融学认字就是从家里的春联开始的,她认识的第一个词组就是春联中的“欢欢喜喜”。春联在有意无意中成了孩子们亲近传统文化的桥梁。 春联是亘古不朽的烙印
随着近年来“年味”的日益变淡,有人说:春联也在淡出百姓的春节。果真如此吗?非也! 证据一:据《半岛晨报》调查,91%的大连市民仍然在春节来临之际必贴春联。而那些不贴春联的人群中,七成以上的人是因为需要去外地过年,才放弃这个习俗的。 证据二:云南德宏州芒市有条自发的“手书春联年货街”,坚持了12年。30余个摊点的摊主,有的是市里文联、作协成员,也有老干部、教师等书法爱好者。购买者既可买写好的春联,也可请摊主按照自己的要求写,立等可取,花上6—20元就能得到一副个性化的春联。 证据三:全国各地各类春联评选受到“热捧”。2006年12月12日至2007年1月12日,由《三秦都市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西安九城门全球征春联”活动,共征集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应征春联作品5万件左右。2007年年初,广东省文明办等单位面向全社会开展“迎新春、颂和谐”春联征集活动。短短的半个月内,主办单位共收到全国各地应征稿件3000多份。应征的群众中既有年逾八十的老人,也有才十来岁的学生,既有香港同胞,也有美国、马来西亚华侨。 证据四:在烟台生活了近70年的曲老先生的一番话让人思索良久:“毛笔、墨汁、春联,这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贝,就说五代出现的那副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吧,在今天依旧适用,可以书写、张贴。春联可是过年的一大象征!” 时代变化了,生活方式也变化了,但人们的春联情结没有变。 我国百姓对贴春联一直情有独钟,如果从秦汉开始计算,我国贴春联的历史已有两千年了。这与中国人乐观豁达的思维观念有关。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人们借助春联表达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欣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达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厚望。在传统观念里,一年中有个好的开端是最惬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节就喜庆、吉利、热闹,吃好的、喝好的、穿新衣、放鞭炮、走亲访友等都是喜庆心理的反映,而贴春联恰恰是强化人们的喜庆心理和渲染气氛的一种外在的手段。 春联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和文化意蕴,也是群众性思想道德教育的好载体。传统春联的内容多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门迎百福、户纳千祥”、“行好运出门大吉,照福星四季平安”之类,如今是“政惠三农,莺啭和谐曲;春新九域,人描富裕图”、“和谐社会三春暖,民主乡村五谷丰”、“城乡共富,天地同春”……体现着社会发展进步和时代精神,表现出人们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赞颂,对和谐社会的美好祝愿。春联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在不断变化、与时俱进,作为传统文化烙刻在人们心中的印迹,它亘古不朽。 春联史话
春联历史悠久。传说,古时候东海里有一座大山,是所有鬼魂聚居的地方。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枝覆盖了三千里地面,树上有一只金色的雄鸡,每天黎明高叫一声,天下雄鸡都跟着啼鸣,这时夜游的鬼魂必须返回。桃树东北方有一根弯曲成门形的树枝,是鬼魂出入必经之地。门两侧有神荼、郁垒两位天神守护,一个提着绳索,一个牵着猛虎。如果鬼魂出去危害人类,二神就把它捆绑上,让老虎吃掉,天下鬼怪都害怕他们,也害怕桃树。从周代起,人们就把神荼、郁垒的像刻在桃木板上,分挂门两边,镇鬼避邪。汉代这种做法更为普遍。唐初,李世民当皇帝后常作鬼叫噩梦,大将秦琼(秦叔宝)和敬德(尉迟恭)自愿去把守寝宫之门,从此鬼魂消失。太宗睡了几夜安稳觉,觉得长期让两位大将守门,不妥,就令人画出二位的像贴在门两边,果然有效。上行下效,民间渐兴此风,门神变成了现在还能见到的秦琼、敬德。五代时人们开始用联语代替画像,后蜀君主孟昶于公元964年在寝宫门上题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正式记载较早的一副春联。宋代,贴春联的风气在上层社会已经流行,王安石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能作证明。诗中用“桃”“符”代指春联,显得古雅。朱元璋在金陵建立大明王朝后,下令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张贴春联,他还便装出行,沿街观赏评判春联,可能也有督促检查的意思。到清代,编写春联已成时尚,小孩子上私塾,要设“课对”,专门训练写对联。人们编写对联,就像唐朝人作律诗一样时兴。过年贴春联的风习,延续一千多年而不衰,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起决定作用的。 春联既是根据我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我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它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第四,避免“合掌”。上下联说的是一个意思,语义重复,对联的术语就叫“合掌”。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