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没有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学也能从古典转轨为现代。我们在《海上花列传》中,就看不到被外国文学影响的因素。”通常认为,1917年胡适发表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是现代文学最初的理论倡导,而次年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页。但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通俗文学专家范伯群却在新作《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中提出了不同观点,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提前了25年。 《海上花列传》在文学创作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早在2000年,范伯群就主编了《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本书是他2001年退休后受聘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之后穷五年之功的结果。“我利用这个条件,在上海图书馆等地搜集、查阅了大量资料。”范伯群称,该书与同类研究著作区别很大。此前的通俗文学研究大都将中国文学从古典型向现代型转轨的时间确定为1917年,而插图版《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则把1892年出版的《海上花列传》作为转轨的开始。在书中,他还列举了《海上花列传》的六个“率先”,尊之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祖”。 范伯群还表示,与上一本书里言情、武侠、侦探分篇讲述不同,新书概括了整个中国通俗文学生成发展的过程。比如,晚清谴责小说是从1903年“启动”的;写情小说与哀情小说于1906年后涌现的等等。此外,自己还梳理出现代文学期刊的三次发展高潮。这些在以前的研究中都少有提及或者比较模糊。 “上世纪40年代后就是港台通俗文学史了”插图版《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所涉及的年代下限为上世纪40年代。范伯群说,“因为这个时间之后实际上就是港台通俗文学史了,现在还没有人超越金庸、梁羽生甚至琼瑶。”他表示,自己手头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接下来会继续做上世纪40年代之前的通俗文学研究。 范伯群称,为了翻拍本书提及杂志的创刊号的封面,自己找了国内很多图书馆。这些封面以及一些图片在今天已经很难见到。贾植芳认为,本书“资料更充实了,论点更深化了,历史脉络梳理得更为清晰,发展周期的升降起伏的勾勒也显得全局在胸、了如指掌;他还为现代文学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留下一份丰富的图像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