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台湾的悲哀:“遗忘等于遭受二次屠杀”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2-1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台湾新学期即将使用的新版高中历史课本,不仅“谋杀”了“国父”孙中山,赶走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而且近日某出版社出版的高一历史课本,居然删除了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引起岛内震动。台湾知名中学“北一女”(台北第一女子高等学校)的历史老师质问:这和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立场有何不同?

     

    台湾的悲哀

     

    台湾教科书的编写采取“一纲多本”的方式,即教育主管部门发布课程纲要,出版社据“纲”组织人员编写,主管部门最后审定。由台大历史系教授编写的历史课本就被一再刁难,未通过审查。而此次通过审查的5个版本的高一历史课本,台湾翰林出版公司的版本对南京大屠杀只字未提,其他版本也只是几笔带过。

     

    岛内媒体指出,主管部门聘用的审查委员,当然是“政治立场正确”,意识形态与“部长”杜正胜相近;编写教科书的人,要遵照他们的意见,符合他们的史观。以审查的方式,将特定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塞到教科书里灌输学生,不但是强迫洗脑,而且是思想钳制。

     

    《联合报》12日发表《教育以史为镜 非掩盖历史》的文章指出,不论现在执政者政治立场上是否亲日反中,但对待历史的态度不应该有立场的差别,这是任何政党执政后都应有的认识。可惜台湾利用了太多过激的手段,让学生无所适从,让下一代认知错乱,这才是台湾真正的悲哀。

     

    二次屠杀

     

    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表示,“南京大屠杀也从高中教科书消失了,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日本人都开始逐渐地回头了,结果我们反而自己去抹煞自己的历史。”国民党党史馆主任邵铭煌强调,日军侵华烧杀掳掠的暴行是事实,不容抹灭。历史或有不同的角度与观点,但这一页血泪历史,绝对不容忘记与忽略。国民党“立委”郭素春说:“南京大屠杀对中国来讲是个非常惨痛的记忆,如果说教科书上只字不提的话,对我们下一代是不公平的,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生还者,现在的老一辈提到还会心惊胆跳,如果年轻一代不懂,是很大的损失。”

     

    高中历史老师李彦龙表示,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跟时下年轻人的“哈日”行为形成强烈对比,他会借此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在日本文化背后,也曾有残酷、兽性的一面,但重点不在增加民族仇恨,而是曾发生过的事,不该被忽略或遗忘。

     

    高雄市老兵王怀南投书媒体悲愤诉说:今年正值南京惨遭日军大屠杀70周年,我看到《北一女历史课本南京大屠杀不见了》的报纸标题,内心一阵震撼,尤其祖籍是南京人的我,怎能忘记这一段血淋淋的史实?

     

    王怀南说,南京大屠杀是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尤其在日本右翼编的教科书中千方百计要淡化、甚至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之时,我们的执政者竟然随着日本右翼起舞,令人遗憾难过之极。

     

    王怀南指出,日军所展现的空前残暴行为,到了完全没有人性的地步,许多外国在华机构,都震惊于日军可怕的暴行,留下了大量的历史现场记录。否认这种历史上千真万确的暴行,就完全否定了对人性最基本的尊重,是绝对毫无人性认同的做法。

     

    王怀南引用华裔作家张纯如的话:不知或遗忘南京大屠杀,等于遭受二次大屠杀。他质问:难道要我们下一代遭受二次大屠杀吗? 

     

    美化恶行

     

    台大历史系教授李东华表示,如今岛内不配合意识形态的声音都被消音,南京大屠杀也在历史教科书中消失,台湾作为曾经的殖民地,竟配合美化殖民国的恶行,导致历史变成政治的工具。

     

    面对批判声浪,“教育部长”杜正胜话也说得明白:“教育本就受政治干预。”

     

    《联合晚报》12日发表文章指出,就算是寻求“台湾独立建国”、主张两岸是“一边一国”的部分台湾民众,也不能选择跟日本这个当年的侵略者一般,采取抹煞历史的方式,将这段十分血腥而残暴的战争屠戮事件,在历史中涂白,佯装不曾发生。

     

    文章说,如果外国近代史上,纳粹杀害犹太人需要被列入课程,如果教科书陈述日本历史,要将长崎与广岛被掷下了至今唯一在战争中使用的原子弹书写在内,那么南京大屠杀就有同等的价值,必须在教科书中呈现,它们具有相同的反省意义,而绝不该被遗忘。   

     

    《联合报》一篇文章说,仇恨可以原谅,记忆和历史却不可以忘记。不管是否认还是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国人的历史,也是全人类的历史,让学生知道以后不要犯相同错误,这才是历史教育的真谛。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2-13 03版)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