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世态炎凉的典故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2-0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光阴流逝,常常伴随境遇衰落。我读白居易《琵琶行》的时候,每能感到诗人逝者如斯、每况愈下的哀音。尤其读到这几行诗,更感哀悯无适:“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眼前的琵琶女曾经男爱女妒,炙手可热,而今韶华不再,年老色衰,只能匆匆寻找一个并不如意的归宿。那些追捧过的五陵年少,那些千金轻掷的客人们,此时又该把目光转向“娉娉袅袅十三余”的新人吧?人世炎凉,在教坊里巷中人看来都是意料中事,又是无奈之事。而这种昔盛今衰的遭遇,恰是许多人面对日暮黄昏叹气连连的缘由。

     

    然而,事情并非一成不变,大多时候还会呈现逆转状态。琵琶女的人情体验只是“秋风悲团扇”的往事重演,她的遭际所代表的世态人心是由热而冷,也可说是“前恭后倨”。这固然让人不齿,但还有一种人情世故同样让人痛恨,这就是由冷而热,也即“前倨后恭”。可以说,前者是歌妓艺人等赚青春饭的人必须提防和面对的归路,后者却是文人武士特别是大器晚成者挥之不去的魅影。从这一方面看,光阴的流走也会使人成熟,乃至成功,最终冲走世间一切伪善逢迎的面具,留下赤裸裸的讽喻以及世事洞明的体察。

     

    话说唐人王播时运不济,幼年丧父,家道从此衰败至于只能寄食为生。王播当时就由父亲生前挚友引介到扬州昭惠寺木兰院寄食读书,实际上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寺院规矩是鸣钟开饭,所以少年王播一听到钟声,就赶往斋堂和僧人们一同用膳。不料,有一次,王播踏着钟声赶到斋堂的时候,却见僧人们都已经用过膳了。原来,僧人们对他的长期寄住颇多不满,故而合谋把他戏弄一番,将“饭前钟”改成了“饭后钟”。饥肠辘辘的王播扑了个空,好不尴尬。僧人们对于一个没落家族子弟的“礼遇”可想而知。

     

    后来,王播考上进士,官至淮南节度使,兼盐铁转运使。在离开昭惠寺二十年后,他衣锦归来,故地重游,但见自己以前在墙壁上的涂鸦之诗竟然犹存,而且僧人们小心翼翼地蒙上了一层碧纱,奉若珍宝。僧人们一反前态、极尽谄媚的嘴脸让王播想起当年,感慨不已,遂提笔续下两首绝句,道是:

     

    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这个“饭后钟”的故事见于《唐摭言》。但因为王播为官重君轻民,充当了朝廷的酷吏,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太好,所以有人企图颠覆这个故事的原本用意。苏轼就曾作《石塔寺》一诗,当中有句云:“斋厨养若人,无益只贻患。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把僧人的冷漠无情说成是慧眼独具,知道王播日后必会贻害百姓,才故意不给他饭吃,以示惩罚。这无疑是苏轼的后见之明,犯了现行历史观念的错误。清人阮元虽认为苏轼的观点是“过激之论”,但他又说:“王敬公(王播)之才之遇,岂阇黎所能预识,为之笼碧纱亦已至矣,而犹以诗愧之,偏矣。”我想王播若听到这话,定会用阮元的逻辑来反驳一番:正是因为僧人们不识我的才学,却用碧纱笼罩我的诗,这才见出他们的趋炎附势以及世态炎凉,怎么能说我作诗讽刺有失偏颇呢?

     

    僧人们前倨后恭至于此,这马屁确实拍得太明显了,我们很容易就能看破其中的人情冷暖。但有一句话,很多人未必能看破当中况味。我们常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以为这是对别人的赞赏,其实不然。我们对这句话的出处作解读的时候,只是着眼于吕蒙的进步,致使另一半隐晦的意义被岁月封存。实际上,如果我们把焦距对准鲁肃的话,就能品尝出别样辛酸的人情。此时此地,鲁肃对吕蒙的刮目相看,正是此前对吕蒙鄙夷轻视的反照,因此,此话亦大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况味。

     

    就连一生洒脱的郑板桥,也难逃炎凉世态的“关照”。郑板桥未暴得大名之前,曾在扬州卖过书画,然而门可罗雀,少有人光顾。晚年辞官再过扬州,重操旧业,此时郑板桥诗书画三绝已得到社会的普遍公认,前来求买书画的人络绎不绝。面对门庭若市,不免回想当年,遭尽冷眼与漠视。此情此景,让晚年的郑板桥心生几多慨叹,自己还是当年的自己,身价却已水涨船高,远非当年可比。于是他自镌一印,文曰“二十年前旧板桥”,作为每一幅书画的钤识。寥寥七字,道尽世间一切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实寓无限讽刺之意。

     

    突然又想起苏秦的嫂子。史书有载,苏秦衣锦还乡之后曾当面质问嫂子:“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子答说:“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无知女子的一句大白话,道出了中国社会几千年世态人情的“潜规则”,原来竟是权、钱作怪!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