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视钱财、礼金为洪水猛兽,宁可深陷穷苦困顿,也拒收任何被他视为不义的财物。于成龙去世当年的冬天,康熙帝南巡至江宁(南京),对大学士们说:“朕博采舆评,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 清顺治定鼎北京伊始,首重吏治,从严整治明末以来的吏治腐败。摄政王多尔衮有一句名言:“贪官必诛,何必论赃多少!” 康熙朝大治天下,也把吏治摆在了首位,宣布:“惟以察吏安民为要务”。只有明了顺、康朝为政的特点,以及时代的政治环境,才会明白著名清官于成龙的出现实非偶然,亦知此时代之清官并非于成龙一人,而是形成了一个群体。故其吏风清明,政通人和,天下大治。 拒绝财物礼金的穷知县 于成龙,山西永宁(今离石县)人(与他同时,还有一个重名的于成龙,直隶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他已经45岁了,始授官广西罗成县(今属柳州地区)知县。从其家乡到任职地,有六千里之遥,战争刚刚结束,到处荒凉无人烟,长途跋涉多风险,其艰难可想而知。就说罗城,地处万山丛中,一年四季,毒雾(即瘴疠)迷天,又屡经南明与清军交战,城郭无存,百姓外逃,豺狼虎豹白昼肆行。这里瑶、壮等族杂居,好斗,攻杀不已,气氛恐怖。友人、亲戚视罗城为危地,多劝阻免行。成龙感慨长叹:“惟国家所使,人生仕宦,岂择险易哉?”意思说,我惟国家使命是听,至于个人,怎能在险易中做选择!临行时,对亲朋表达自己的志向:“某此行,决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说完,跨上一头驴,带两个仆人,前往罗城上任。 成龙初到罗城,凡目光所及,一片荒烟,居民仅数家,看不到行人,到处是残垣断瓦。大白天就听到野狼阵阵嚎啕,入夜,猿啼不止,令人心神不宁。成龙面对艰险,镇定自若,毫不动摇。没有官廨,自寻到一间无人住的破旧平屋,前半截为其办公之地,没有几案,就挖土堆壘成桌。后半截为居室,他与二仆人合居。旁边放置一锅一盆,作为炊事用具,就地生火煮饭。他日食粗砺,为应付潮湿,每晚只饮酒四钱。其办公与居住的这间破平屋,处荒草丛中。他与仆人拔除青草,插棘为门。这里就成了罗城县衙。 来罗城未久,一仆染瘴疠而亡,一仆无法忍受其苦,离成龙告归。成龙没有气馁,每天早晨,必出外讯问百姓疾苦,商量兴农事。罗城皆山,他上下悬崖、绝涧中,又冲烟触瘴,不畏生命之险,不辞劳苦,奔波于各处。在田野上,一遇到农民就与人攀谈。当地百姓一听说成龙到,都拥上前来,环坐在树下,给他拿来饮食,欢声笑语,如同家人。他动员当地百姓建筑房屋,召回外散的人口居住;奖励勤于农事的人,公正地解决瑶僮(壮)族人相仇的矛盾,建乡勇,震慑瑶族头人,地方从此获得安宁;建养济院,扶助穷困;创设学官,鼓励子弟读书,教化百姓礼仪,有能读书应试者,免其徭役。仅3年,罗城由死气沉沉变得生机勃勃。至7年,县大治,各族和谐,社会安定。 成龙在罗城,如史书所评:“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故深得罗城县民心,对他百般爱护。县民都乐意纳田赋,亲自交给成龙过目,又经常留数钱放置在他的案桌上。成龙不解,就询问是何意。他们说:“阿耶不要‘火耗’(明清附加税之一。百姓交赋,银子细碎,必重新熔化,铸成一定重量的新银锭。熔铸时必有损耗,称‘火耗’。此部分损耗由纳赋人承担。),又不谋衣食,难道还不买点酒喝吗?”成龙大受感动,只留能买一壶酒的钱,其余钱退回。成龙一人生活,真是孤苦伶仃,罗城人十分同情,每天早晚集合一大批人前去问安。隔几天,就集体凑些钱馈送给成龙。他们恭敬地跪在地上,说:“知阿耶清苦,我们供些盐米费,请收纳。”成龙微笑谢绝:“我一人何需这么多东西?你们拿回去,奉孝父母,如同爱我一样。”罗城人没有办法,只好将钱收回怏怏而去。 有一天,罗城人听说成龙家人来看望,奔走相告,说阿耶家人来,需要钱物安家。于是,又凑了些钱前去成龙的住处馈送。成龙笑着说:“此去我家六千里,单人携带钱物负担太重啊!”说完,让他们都回去。罗城百姓伏地哭泣,坚请收下,成龙亦哭,最终还是不收。 成龙身在艰苦中,不收罗城百姓一文钱,尽心尽力为其做事,赢得全县百姓衷心爱戴,把他视为“青天”。朝廷大计,成龙被评为“卓异”,如同今天所说的“优秀”。康熙六年,成龙被提升,出任四川合州知州。当他离罗城前往合州时,罗城县百姓一齐出动,拥塞道路,不停地呼号:“耶今去了,我侪无灭矣!”追送数百里,痛哭而回。 合州承四川大乱之后,州中遗民百余人,地方残破,穷困状况与罗城不相上下,正赋仅15两。成龙到任,革除积弊,招民垦田,贷以耕牛与种子,只月余,民增至千户。二年后,即康熙八年,升任湖广黄州府周知。在此任职5年,以突出的政绩再次被评为“卓异”。成龙的官职继续提升,于十三年(1674年)任武昌知府,十六年任黄州江防道,次年,升任福建按察使。乘舟上任,行前派人买了数石萝卜搬上船。别人都觉得奇怪,不禁笑问:“萝卜是贱物,何多为?”成龙说:“我沿途吃饭,全赖此物。” 让送礼官吏畏惧的大官 成龙官越做越大,其作风一如罗城县,尽心为民,不谋取个人私利。其属员及下属机构官员不时地给他送礼,尤其管一省司法,为请托而馈送钱物,希图打通关节的人很多。这时,成龙始终一个态度:一律回绝!各级官吏畏惧,再也不敢送礼了。福建巡抚吴兴祚被成龙感动,上疏详报成龙的业绩与清廉,举“为闽省廉能第一”。康熙帝批示:“与成龙清介自持,才能素著,允称卓异。”任上才一个月,迅即升任福建布政使。至十九年,再提升为直隶巡抚。至此,成龙真正进入封疆大吏之列,但还是清廉依旧。第二年,成龙进京觐见,康熙帝当面称赞:“尔为今时清官第一,殊属难得!” 成龙在巡抚任上,总有一些亲戚、朋友相托求办私事,他一概严厉拒绝,所属人员及亲友时有馈送礼品,他是“一介不取”。康熙帝大为赞赏:“知其家计凉薄,特赐内帑银一千两、朕亲乘良马一匹,以示鼓励。” 同年十二月,康熙帝以特旨授以江南江西总督。地方官吏大多以此职为极限,而由巡抚升任总督的速度之快,实在不多见。从直隶任赴南京,成龙与其幼子雇驴车一辆,各带钱仅数十文,沿途投住私人开的旅舍,不去惊动当地官设驿道公馆。在繁华的南京城,仍过着简朴的平民生活,每天只吃青菜或豆腐,江南人呼为“于青菜”。仆人想喝茶,却无从得到茶叶,每天则采衙后槐树叶当茶叶,不久,树叶都给采光了,成了一颗秃树。他的几个儿子冬天只穿粗布棉衣或木棉袍,未曾穿过一件裘皮衣。江南风俗侈丽,在成龙倡导简朴并身体力行下,当地相率改穿布衣,士大夫家出门减舆从,婚嫁不用音乐,豪猾之人再也不敢张扬,甚至率家远避。成龙办事经常通宵达旦,经常穿上便服深入民间私访,察知民间疾苦及属吏表现。属下官员无不谨慎供职,吏风大为改观,民风为之一变。 成龙以总督之贵,后又兼摄江苏、安徽两巡抚事,权力如此之大但仍不改昔日清廉作风,生活极清苦。这里再说一例:他的长公子自山西来看他,当其返家时,署中刚好有一只腌鸭,他用刀砍下一半给了儿子,备其途中食用。此事传至民间,遂有“于公豆腐量太狭,长公临行割半鸭”之谣。 成龙历官20余年,从不携带家眷。二十三年(1684年)去世时,将军、都统及同僚属吏入府吊唁,府中几无他物,吊唁者无不为惊动,隐然为之哭泣,市民闻讯,罢市聚哭。康熙帝多方了解,对大臣们说,于成龙督管江南,有人说他变更作风,已非从前,及死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他不胜感叹地说:“居官如成龙,能有几人耶!”成龙去世当年冬,康熙帝南巡至江宁(南京),对大学士们说:“朕博采舆评,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可以说,成龙的廉洁为清代第一人! (作者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