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李敖炮轰季羡林、余秋雨 学界哗然起风波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2-0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日前,“文坛老顽童”李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口出狂言称:“大陆没有文化名流”,而“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季羡林则是“‘三个桂冠’都不及格”。该言论在网上引发了高度关注。30日下午,沪上几位知名的文史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此事大加赞赏者有之,反对讽刺者亦有之,观点各有不同。

     

    李敖:用余生维护中华文学尊严

     

    曾有网友评价说,李敖已经“廉颇老矣”、“江郎才尽”。然而,李敖近日却颇有些“英雄迟暮,壮怀不已”的腔调。他对外宣称,决定用余生“再次维护中华文学的尊严,去整理一些中国好的文字方面的东西。”面对媒体谈起华语文化界,他丝毫不改“狂人”本色,语言着实辛辣。

     

    “季羡林无资格得桂冠”

     

    对于季羡林老先生在近日面世的《病榻杂记》中辞谢“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李敖直言,他认为季羡林根本不是“国学大师”。“他是个很弱很弱的教授,就是语文能力还不错。别人全死光了,他还没死,所以他就变成国学大师了!这些桂冠,他三个都不及格的,根本轮不到他!……季羡林只是个老资格的人,根本轮不到他做大师。”

     

    “余秋雨游山玩水不足道”

     

    李敖认为,大陆的学者分为两类,一种是走科学的路子的,比较单纯也比较符合世界水准;另一种是走文学、哲学、历史、社会科学这条路的,“这一批人,除了考古一部分的之外,头脑都不聪明”。他甚至尖刻地指出:“大陆没有文化名流……一些畅销书的作者,也许会有。可是那个在我眼里看起来不算。他们可能因此赚到一些钱,但不能算是文化名流。像余秋雨,逃避现实,他有没有能力去触碰一些核心问题,而不是光游山玩水,光写一些游记之类的文章?在我看来,大陆的文化人都微不足道。”

     

    “我有个快乐的心态”

     

    在刻薄贬损大陆文化人“做人成功,作文失败”的同时,李敖却自称“是中国有史以来为知识分子扬眉吐气的唯一一个人”,“没有人像我一样,能够为知识分子爽!我自己心态也好,从来不生闷气。你当个思想家怎么可以想不通呢?所以我一直都保持一个很快乐的状态。”

     

    沪上学者回应

     

    支持派:张闳(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

     

    桂冠应由后人封赠

     

    张闳向记者表示,他非常赞同李敖的说法。“所谓的‘大师’、‘泰斗’、‘国宝’这些称号都应该留待身后,由后世的人来判断和封赠。一个人是否有成绩,需要非常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真正显示出来,并为后人所认识。所以,季羡林力辞‘三项桂冠’是有道理的,如果自认当之无愧倒很滑稽。”他同时指出,称季羡林是“国学大师”的提法确实存在问题。“季羡林研究的并不是以小学和章句之学为根基的正宗国学,他的贡献更多地在于翻译和梵文。”

     

    张闳认为,季羡林在中国文化界享有非常高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这要看是和谁比了。“在当今文化理论界,北大的一大批教授都是季羡林的学生。和这些现代学者相比,季老当然是文化地位非常高的老前辈了。但是如果和前辈的大师相比,恐怕就需要谨慎判断了。”

     

    大陆学界确实无名流

     

    张闳非常认同李敖关于“中国大陆没有文化名流”的判断。“不要说一流的大师,就连二流的学者都没有。我们有那么多人文学者和硕博,他们要是有机会出去赚钱早就都跑掉了。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其中的多数人都没有这个能力。”

     

    张闳将中国大陆出不了文化名流的原因归咎为,20世纪以来中国整个文化教育环境的问题。“做学问是无法列计划的,这需要有基本的物质供养和沉潜的心态。我们不能催着说,你必须今年出什么明年出什么。只要社会供养的是真正于此有兴趣的人,他必然会深入研究。若干年后,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反对派:顾晓鸣(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老来还童”无自知之明

     

    顾晓鸣教授向来善作“文本的精神分析”。他认为,李敖到现在这个年代,还会说出这种狂放不羁不负责任的言论,说明他“黔驴技穷,根本没辙了”。“我们的社会已经把后辈所能给年长者的荣誉和尊敬都送给了他,他为什么还要说出这种‘老来还童’的痞话?简直是和王朔一样,没有自知之明。”

     

    李敖“毁人”是作秀摆酷

     

    顾教授指出,对李敖的这种行为只能给出一种解释:“他已经不单单是哗众取宠,而是到了‘毁人取宠’的地步。这无非是为了吸引眼球作秀摆酷。”顾晓明讽刺李敖道:“为什么一个自认‘唯我能为知识分子扬眉吐气’、拥有大师感觉的人,行为举止却反而和武侠小说甚至是网络虚拟世界里的某种角色越来越像了?”

     

    顾晓鸣认为,事实上去评价李敖不但是一种有失身份的行为,而且也会“中了李敖的奸计”。“季先生的书,李先生看也看不懂。李敖也根本不会作什么严肃的评论,我们何必与他去争论?李

     

    李敖要贬低季羡林,只会让季羡林显得更纯净而已。”他说,“我们大可不必把李敖太当真,否则未免要‘近敖者敖’了。”

     

    谨慎派:江晓原(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江晓原表示,他向来非常赞赏李敖放口直言的爽利,但对他此次的议题却持保留态度。“我还没有仔细读过对李敖的专访。一般而言,李敖总能非常聪明地为自己寻找站得住脚的论据。但是,关于有没有大师和文化名流的争论,我觉得还是应该持谨慎态度。”□本报记者|干琛艳|

     

    新闻回放:季羡林请辞三项桂冠

     

    日前,季羡林在其新近推出的《病榻杂记》中提出“三辞”——辞“国学大师”,辞“学术泰斗”,辞“国宝”。他说:“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借用京剧女角词)!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季老坦言:“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网友争鸣

     

    要送给李敖五个字,就是“莺鸠笑大鹏”;四个字则是“大言不惭”;三个字骂“不要脸”;两个字叫“流氓”;一个字“呸”!——网友撒萨

     

    李这个人牙尖嘴利,所以不大讨喜,但在他身上有我们这些人永远达不到的斗志。我们可能是出于无奈,也可能就是出于无为,当然也肯定有一些人是出于无耻。——网友hsihsia

     

    李敖先生说的虽有偏激之处,但说的是别人不敢说的真话。大多的文人作家,都本本分分写作,杂文写得也是隔靴搔痒!李敖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给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文坛以惊醒!——网友21rc

     

    短评快:季老李敖,都非徒有虚名

     

    季老说自己不需要三个头衔,谦虚的请辞。这本该是个可奉为虚怀若谷的美谈。在现在中国,大师的确不多了。

     

    但李敖说季羡林不是大师,只是“虚弱的人”。这似乎要引发论战了。但必然也让媒体失望的是,季老并没有回应。只是两帮粉丝打得不可开交,并且似乎牵扯到了两岸国学之争的问题。季老是不是大师?谁说了不算,时间说了算。但笔战,已经热火了。

     

    狂狷是李敖的标签,他自己佩服喜欢的人,是李贽阮籍之类,务实谦虚却不是此辈作风。骂人者需对所骂之人了解,方能寻其破绽。鲁迅之所以四处交锋难遇敌手,李敖之所以纵横捭阖难有招架,学问第一,眼光第二。

     

    无论季老还是李敖,岂是徒有虚名!?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