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西学:林文庆创办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80周年纪念研讨会论文 小引 在全球化背景下,弘扬民族文化与培育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不言而喻。注意到这一问题的高校,基本上都有了人文原典讲读的课程,但是有的偏重于全体大学生的传统文化道德教育,有的偏重于专业性、学术性更强的系列专书精读课程。前者的问题是太大众化,课程量则过于小。后者的问题是太专业性,课程量则过于大。我们目前所采取的是中间路线。 首先,从9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把课程建设与文科基地建设联系起来,打破学科划分的人为限制,以“大中文”理念将多种学科综合交叉,使各专书的讲读分则独当一面,合则形成体系,既不像普及性课程那样的浮泛轻浅,又不像选修课那样因各自为政而成为“散兵游勇”。其中一个比较成熟的系列,即《国学专书讲读系列》(《论语》、《庄子》、《史记》、《文选》)。我们优化组合了教师队伍,形成了青壮年结合的年龄结构、全是文学博士的阵容以及人文学院的最佳学缘结构,组建了科研与教学梯队,师资力量相当雄厚,发展态势很好。后来,我们被学校纳入教学建设基金项目、教材建设项目、精品课程建设计划,编写出系列教材《论语讲读》、《史记讲读》、《庄子讲读》与《文选讲读》(至2006年7月止,四种均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以多媒体与网络为媒介扩大教学成果,及时引入新成果、新信息,将旧学与新知结合起来,将专业性与大众化结合起来。 一、 课程目标描述 与同类课程相比较:一、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多是浮光掠影的概述、泛泛而谈的通论、断章取义的节选,于是,学生缺乏根源性的学养,具体表现为:读原典缺乏制度化的保证;对传统文化缺少亲历、切近、深入的了解,无论对传统文化是褒是贬都不能抓住要害。二、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未形成合理结构,有待优化。以《论语》、《庄子》、《史记》、《文选》为例,它们分属古代目录分类中的“经”、“史”、“子”、“集”,每一部都有自身的学统,可从古代延伸到现当代,可由自身的学统辐射于多种学科,单从文、史、哲任何一门学科的角度对它进行解读与阐释都失之片面,而高校对这些文化经典的课程设置却未能考虑到这些因素。三、对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不够到位,“故纸堆”尚未能与“新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四、专业化与大众化未能有机结合,“专业化”了就只是局限于小圈子,“大众化”了就不免流于浅俗、以讹传讹。 我们注意到上述问题,将国学专书系列讲读课程纳入多种教学建设项目中。本课程建设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在“全球化”背景下,凸显民族文化的经典,了解其人文教育中的地位与重要作用。二、学识与技能之外,通过对人文经典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品位,增进学生的修养,陶冶学生的性情,健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体会到精神的魅力、人文的丰采,把治学与做人统一起来,使知性与灵魂的成长皆得裨益。三、贯彻“大中文”的教学理念,打破人为的学科局限,以四部国学经典《论语》、《庄子》、《史记》、《文选》为载体,打通文、史、哲,综合多种学科,使各专书的讲读分则独当一面,合则形成体系,既不像普及性课程那样的浮泛轻浅,又不像选修课那样因各自为政而成为“散兵游勇”。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具有较深入而又具有通识的了解。四、及时引入前沿成果,以新思想阐释旧经典,发掘传统文化作为现代文化资源的意义。五、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与网络为平台扩大教学资源的共享范围,使课程的专业性与大众化能够得到很好的结合。 二、教学方式 本课程共以四学期完成四门国学专书的讲读,一学期讲授一部经典。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完成课程目标。我们的做法是:一、以预习的形式布置读原典的任务,下次上课与学生交流讨论时自然能够了解学生是否认真地读了原典。二、针对《论语》的精警凝炼,《文选》、《庄子》的朗朗上口,提倡诵读,既增进学生的感受力,又将经典作品转化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终生营养。三、针对《史记》的长篇巨制,以精讲篇目为核心,以一定的专题为线索,辐射至原典的其它篇目,不是机械地、一篇一篇地读原典,而是将散碎的内容聚合在特定视角下,窥一斑而知全豹。四、依照《文选》对文体的分类,布置仿写任务(例如布置学生写一篇小赋,或命题或自由)。五、开列参考书目,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要求写出读书札记、读书报告,提高学生围绕问题查找、整合材料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六、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专题讨论时间,让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引导与提高。七、鼓励学生尝试科研,撰写论文,向适当的刊物投稿。八、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 这里,再以《文选讲读》为个案,教学方式上的探索,最突出的几项有: (1)加强古典文学教学中的写作因素,大力改变学生文学写作能力不足的状况。文学写作是文学教育科学的基本任务之一,长期以来受到西方科学主义影响,忽略了中国固有的辞章写作传统。学生考试以能背讲义为优秀,久而久之,势必培养庸人匠人。我们的做法是在专书课程中,将研究与辞章写作结合起来。如《文选讲读》,要求学生必须交一篇五百字左右的小赋习作。学生从写作模仿中体会原典,印象很深,多年后都仍然记得。 (2)诵读。这是中国传统的诵读方法。《文选》的课上,都尽可能有时间给学生单独或齐声诵读,因声求义,以声带情,以情入文,收到良好效果。 (3)札记。现在学生写论文,八股气十足,而且没有心得,往往东拼西凑成文,还易于滋生抄袭之弊。针对这一症结,《文选》课程重新发掘出古代学者写读书札记的传统,要求学生做两三千言的读书札记,要言不繁,言之有物,规定札记必须以文献含量(五种以上)的丰瘠作为优劣标准之一。事实证明,好的札记可以集腋成裘,是好的论文的必要条件。 (4)以课堂练习来检查学生的课外自修情况。《文选》常常会在课堂上做小练习,为的是加大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督促。教师以此来体现严格要求。总之,从每一个环节抓起,关键是调动学生自己的参与,以及充分体现教师的帮助与在场。华师大的学生总的来说素质是高的,做一个负责的教师,他们是欢迎的。 以上做法效果显著,每届学生在两年时间内对四部根源性国学专书有了原汁原味的系统把握,既有欣赏,又有研究,既有感受、体认,又有创造、求新,使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具有了参与性和当代性,让传统文化经典回到了活生生的学生社会中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升,每年都有学生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同时也为古代文学学科点的研究生招生获得好生源打下了基础。 三,教材与课件 国学专书系列讲读课程以读原典为核心要求,系资料室为学生各提供一套《论语》、《史记》、《庄子》与《文选》,另外,经过五年的教材建设,我们已编成并出版了高质量的系列教材《论语讲读》、《史记讲读》、《庄子讲读》与《文选讲读》。编写体例创新特点如下:“导言”或“概述”部分勾勒原典接受史与影响史,突出原典的根源性与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选取原典中的重要篇目进行打通文史哲、综合多学科的精讲,每章节后还附有“文化史拓展“、”文学史链接”、“集评”、“典故联想”、“思考与讨论”等栏目,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课外阅读要求,带动学生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地阅读原典。又将教材与教辅材料有机结合,以适应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使教材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中文系数据室备有比较齐全的中文工具书,并专门为学生成批购买指定的阅读书。另外,为满足学生需要,数据室周六照常开放。 本课程还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实践性学习环境。除了布置阅读任务,提供学习数据,设计问题,组织专题讨论,鼓励和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投入科研实践中之外,还利用古代文学学科点的教学、科研优势,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学、科研实践。如教材编写中就吸收学生参与数据搜集整理和文字校对工作,给学生提供一定条件来短时授课(事先布置预习,要求一组学生在查找资料、深入思考、精心准备后以为大家讲课的方式谈谈自己对经典某一方面的理解与看法,之后同学讨论,老师引导、补充、总结),在任课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吸收学生参与其力所能及的工作,补充与延伸课内学习。 在网络教学方面,本课程利用网络极大地扩展了教学资源的共享范围,设有“课程描述”、“电子教材”、“教案精选”、“教学录像”、“数据链结”、“前沿关注”、“互动交流”等栏目帮助学生在线学习,使教学资源立体化,具有较强的现代传播特点。本课程己被高等教育出版社 “全国百门课程精品建设计划”立项。 四,教学效果初步评价 华东师大中文系于1995年开设《庄子》讲读课程,受到学生的热切欢迎,在当年华东师大中文系的教学评估中名列榜首,在全国中文系工作会议中也博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赏;于1997年开设《文选》讲读课程,《文选》研究专家、北大的傅刚老师来信称赞说“全国仅此一家”;以后又陆续开设了《论语》讲读、《史记》讲读课程,复旦大学的查屏球、陈尚君两位老师慨叹说如果做好专书讲读的课程建设,华东师大中文系学生的素质将超越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傅杰老师曾受聘讲授《论语》,为国学专书系列讲读课程写下了这样的鉴定:“我在华师大中文系客座讲授《论语》,对中文系国学专书系列讲读课程颇为了解。这个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体系性强,贯通了文史哲,对提高学生素质与文化整合能力大有帮助。而且,根据我在华师大中文系的观摩,这个课程还能够与学生建立较好的互动关系,任课教师的‘讲’很有功力,并能设置富于启发意义的问题引导同学活跃的讨论。学生的‘读’又有制度保证,确实是扎实深入地读原典,能够沉潜在经、史、子、集的内在学统之中,在此基础上把不同门类的文化经典更好地加以融会贯通。这门课程还能够充分利用电教设施与网络资源,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古典文学的学科建设中相当难能可贵。”本校谭帆教授、赵山林教授也写了鉴定意见,对本课程作出了高度评价。(可参看网上的“评议鉴定”栏目。)学生对本课程评价很高,多次评之为“最受学生欢迎课程”。大家纷纷表示,本课程使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原汁原味的了解,有了陈寅恪先生所说的“了解之同情”。以前在根本没有翻翻《论语》、《史记》、《庄子》、《史记》的情况下,也照样大谈“儒家的教育思想”、“《史记》伟大的史学精神”、“《庄子》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文选》的唯美追求”之类的大话,现在真正切实感知了什么叫经典,什么是根源性人文素养。不仅知识的了解上有很大进步,而且大大增加了文化评判能力。又有同学表示,在学习过程中还懂得了做人的一些道理,面对喧嚣浮躁的外界,内心也获得别样的充实与宁静。(可参看网上的“评议鉴定”栏目。) 由于本课程重视教学方式的立体化,己被评为2006年度上海市精品课程。专家评价:讲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注重与学生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授课内容充实精辟,能联系实际,并使用了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教学效果好。 结语: 实践表明,中间路线的国学经典教学是可行的。(1)有效地重建了中文系学生的经典阅读传统。(2)如何做到既有人文性,又不失专业,不失为一种经验。(3)从一个有关重大教学制度的课改,确保了中国文学教育切近地回归中国作风与中国特色。(4)最后,从长远的目标来说,制度性约束与诱导,可以从一个微观的角度,在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多少保存一点精英教育的品格。以利于现代知识人社会的重建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