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故事新编:孔子问道(六)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1-10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孔子郭里问道三个月后的一天,艳阳高照祥云万里,孔子率众再到郭里南。柴子、善问头里带路,颜回与师傅居中,子路、宰我等人随后。孔子等人行至村口时,见里宰、冉求等人早已在那里等候。孔子下车,令车、马留于村外,率众人井然有序地往老聃家去。这支队伍中,一头被彩布条装扮的像劳模一样的青牛,尤其引人注目。

    孔子行至李府大门外,示意颜回禀报。片刻,李夫人携孙儿持笾豆出门相迎。李夫人一边与孔子客套,一边相请孔子至一间新屋前。

    这时,孔子见老聃穿着一件大红袍子站立在屋内。

     

    孔子连忙向老聃行礼。老聃还礼后,用手指着大红袍上下摆动着说:“家里人叫穿的,家里人叫穿的,他们图个喜兴。”

     

    孔子闻言,对老聃行了一个歉礼而言:“若知聃兄着红装意守屋内,仲尼不该冒昧唐突领子弟们来。说来由吾言之不确起,他们都嚷嚷着要真切感受一下聃兄。”

     

    老聃闻言哈哈一笑说到:“不碍事的,不碍事,过一会,我到院子里,给他们感受、感受,上手摸一摸,也没关系。”

     

    孔子闻老聃如是言,才坐定下来。

     

    见孔子坐定后,老聃问到:“汝可知探求内心真实的遨游?”

     

    孔子答:“吾略知万物万灵演化了;可归五行知其四天地自成;晓广德乃大道固有而非人云亦云。”

     

    老聃闻孔子如是回答后言到:“可以,孔丘得道了。”

     

    这时,老聃上身往前倾,注视着孔子问到:“汝当今以为,玉有几德?”

     

    孔子答:“吾今以为玉有十一德。”

     

    老聃闻听孔子言玉有十一德后,把整个身子靠在椅背上,望着屋顶,不再言语。

     

    这时,孔子一再向老聃行礼,一边感谢老聃授之于道,一边回顾二十多年来二人的情谊。其间,李夫人上茶,孔子又向李夫人行礼。李夫人忙把茶碗、陶壶放下,向孔子行礼。李夫人一边行礼一边说:“这是怎么说的。”孔子离座相让,又招呼颜回入屋。颜回入室即对老聃行见面礼,又对李夫人行敬礼。礼未毕,孔子、颜回又掺和着客套。急着李夫人放下尊仪大展手脚亦招呼不周,耳闻之乎者也,李夫人张口闭口楞是一字未言对。这时老聃那小孙子骑那青牛入了屋来。一时间场上秩序有点乱,扰得老聃靠不住椅背。

     

    李夫人见此忙领孙儿、青牛出;颜回在设置好茶水后退下。

     

    孔子在颜回退下后,又开始变着花样向老聃敬礼。

     

    老聃见状,向孔子摆了摆手言到:“仲尼啊仲尼,汝初来告之与吾,玉有四德,我就有反感。以后,汝来告之与吾,玉有七德、八德,我就有厌烦了。再以后,汝又来告知与吾,玉有十德,我都没有想见你的念头了。观之于道,我知道。当前,汝亦必知道。玉其质乃一德不德。天地本心,寄情义于人、于物,不可高推甚远,迷着不悟。”老聃言于此,见孔子专心致致地聆听,请孔子喝点茶。

     

    孔子放下茶碗,又对老聃敬礼。老聃再言:“汝之见道亦不改初衷,乃以礼象五行之人所必然。我意,汝之见道,明知万事万物万灵,不论上古春秋将来,各有其质,固有其行纪。汝之一时一地一念之情理之心,当有所收敛。然如你今日所言,你不仅未有所收敛,反而愈发张扬,其理不通,有违天之法则啊。”

     

    孔子闻罢,又又对老聃敬礼后而言,“聃兄对仲尼之情,青牛开口也道不尽。聃兄今日之言,仲尼记下了。纵有千般情,万般爱,有心于亿万万文化,敬天命托古人寄物雅,调乡风化民俗,横竖框制生灵自别于兽,论纲论常七情十义,仲尼自当告之弟子醒示自身,据之于广德,不可失之于大道。”

     

    老聃闻孔子如是言,语重心长地对孔子说:“罪莫大于贪婪。终究天地间咎过莫不此出,无外乎形差表异罢了。汝之真爱思想天地共识,然背大道,必有所迷失。过于敢当如引人至山巅将其推下。愈发背大道鼓吹礼乐,愈发迷失本性提倡仁义,亦愈发蓄毒滋恶,故以一是断乎精神应加以调束。”

     

    孔子闻听老聃总是往心坎子上说,热泪盈眶欲道感触之言,老聃示其止再曰:“仲尼啊仲尼,汝送吾青牛,汝之心意吾已明了,汝之造化非同凡响。天意啊!”

     

    闻老聃如是言,孔子止不往泪水往下流。老聃离座,行至孔子身前,握着孔子的手。此时孔子愈发抽泣,悲伤凄苦道:“聃兄啊,咱啥也不说了。”孔子说着开始哗哗地哭。

     

    这时,老聃一手握着孔子的手,一手抚着孔子的背,对孔子说到:“我家师傅说,你家师傅鼓舞心志者活蹦乱跳,喜红尘闹腾,发乎精神,虽迷离大道,然心存礼数,终有其贵,尤其是自得其乐嬉戏于文焉焉有福。我家师傅与你家师傅辩之心性迷离,长期以来是输多赢少,今日你说玉有十一德,我家师傅又输了。”

     

    孔子闻老聃言天师论辩见胜负,擦干眼泪若有所失地望着老聃。老聃似笑非笑亦若有所失,立于屋之当央,用右手背拍着左手心,一字一拍地言到:“怎么看,玉也没有十一德。”

     

    老聃说着整了整大红袍,孔子会意即起身。

    孔子行于前,老聃随于后。二人来到庭院,孔子将随员一一向老聃引见,老聃只是哼唧哼唧。

    众人寒喧时,院外转来一阵阵嘈杂声,子路报:“四里八庄乡亲们前来拜见师傅。”孔子闻言后,看着老聃。老聃用手拉了拉大红袍,二人相视一笑。此时孔子见几位乡夫里士欲往院子里挤,即领子弟出。

     

    这时,善从掏出帛书交于老聃。略观帛书,老聃即领善从回屋。柴子、冉求、善问亦随其后。老聃见四人一齐入屋,又齐刷刷地向他行礼,明了,只是向善从让了一个座,即自行坐下。四人见老聃看罢帛书,又齐刷刷地对老聃行礼。

     

    老聃再请三人坐,曰:“尔等相约而来,不必相约而问,若有何事请教于老夫,请各自直言吧。”四人于是各自提问,老聃皆未予答,入内屋,在一大堆竹简中翻过来翻过去,摆出四小堆竹简,分别装入锦囊之中,交于四人,称答案在其中。尔后,老聃又逐一交代,该如何如何读解简书。

     

    老聃言罢,善从不语,其他三人连声道谢。

     

    这时善问忽尔上前,面对老聃拜手稽首。

     

    老聃见状,似欲起身相扶而未离座,言到:“阅知帛书,它日,汝将为国之脊梁,怎可随意行五体投地之礼。”

     

    善问未起而言:“我拜应拜之人,敬应敬之事,而不拘泥拜敬之礼。我闻听老先生与师傅言对,实有不明之处,万望相告。”

     

    老聃令善问起,问之:“汝有何不明?”

     

    善问言:“请问师傅送青牛何意?师傅造化非同凡响何意?”

     

    老聃闻听善问是逮一问一,靠于椅背而言:“你们家师傅送老夫青牛,就是知要与老夫作久别了。老夫把今后的话交代愈多,仲尼知与老夫分别愈久。老夫把话交代清楚时,仲尼意知与老夫作诀别了。”

     

    老聃言于此,请善问坐下后而言:“今日,仲尼把青牛装扮成这般模样,那是告诉老夫,仲尼已脱胎换骨而不改初衷。若说以往仲尼,以不韵名可名非常名制可制非常制,擅化六艺入仁义礼乐之文化思想,便敢于敲着锣鼓走街穿巷设坛言教而大肆宣传;脱胎换骨之仲尼,三、五年后必会形成旷古绝世之文化思想,那时仲尼就要竖大旗擂大鼓满世界去宣扬了。而其思想根基,便是在这三个月内温故融新而奠定的。三个月内即能将六艺、杂学、五行、广德、有无玄徼、万物万灵之原委调理明晰。非同小可啊!天意啊!”

    老聃言罢,善问还要问。老聃示其止而言:“吾与汝有特意相见之约,当在它日。”

     

    老聃言罢起身送客。行至屋外,老聃吩附柴子上前道:“请转告你家师傅,老夫穿这大红袍,实不便在众人前招摇,未可远送,见谅。”

     

    柴子等人走出李府,见师傅坐在一石辗子上,与乡亲们促膝交谈。柴子立于师傅身后良久,才将老聃请转告之言告之师傅。

     

    孔子闻言后,立起身而言:“吾之心意,老聃明了了,老聃心意,吾亦明了了。” 孔子言罢,手掌叠着手掌向院墙行了个礼,转身,一边与乡亲们告别,一边往村外走去。

     

    孔子率众行至大路口,吩咐停车于路当央,招柴子、冉求、善问于近前而言到:“为师的学问,都是用基本概念来贯穿的。虽有六艺杂学史易之繁,然浑为体系共有一个信念支撑着。老聃这次动了为师的根本。为师要用三、五年的时间,重新梳理学问了。”

     

    孔子言于此立于善问面前,吩咐颜回取来一卷简书,交于善问。孔子抚字善问又言:“此乃为师日赶夜赶新编心得。此中已可见为师今日当生之心态;可见今日为师有所为有所不为之思想根本;可见解道在于明礼而无罔、明礼在于至仁而不忧、至仁而闻《韶》之尽美矣尽善也。”

     

    孔子言时,善问渐露出一点呆呆的傻相。孔子依然情深意长无限关怀地面对善问,停顿片刻言到:“明白为师今日之言,可见此卷之文义,明白此卷之文义,可见适其时何以恭信立身、宽惠于天下。为师知汝于西秦一呼百应,相烦将此卷带回西秦,告知为师的学员。”

     

    孔子言罢好象要对善问行拜托之礼。善问见状即将竹简塞于怀中,跪谢师恩。孔子不受转身而去。

    柴子、冉求见师傅去,扶起善问作惺惺惜惜之别。临别柴子拉着善问的手说到:“师傅不与你殷切话别,是有念想啊。”说完又一番惜惜之情。

     

    善问,善从两人立于路口,目送柴子等人渐渐远去。

     

    尔时,善问背对着去秦国的大道,忽举双手面朝上天撕心裂肺地喊到:“苍天啊!这二位!是神乎?是人?”

     

    善从见此忙往身前身后看一看,见四下里平静如常,还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对善问道:“哥,你这是发得哪门子神精哩?”

     

    善问闻而未答,飞身上马,紧勒僵绳提起马头,似作对马的问候。那白马举前蹄欢腾。此时善问放开嗓子唱到:“面对面还想着你哟,回家过春节;背靠背那个放不下哟,春上问天师……”

     

    善从闻听歌声立马兴高采烈附和道:“好啊,好啊,最好把十也喊着哩。”

     

    一唱一和间,二乘飞骑踏尘而去。

    大地茫茫,巍巍山峦,苍海笑,两岸潮。善问此去敢问天师用世布道乎。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