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故事新编:孔子问道(五)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1-09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善问一口气追了二里多地,见柴子、冉求等人爬伏在灌木杂草丛生的小山坡上。行至近前,见师傅在前面一个山岗上,跳大仙似地手舞足蹈着。善问走到柴子身边,见大师兄虚着步猫着腰,似乎随时准备冲上前去,救护师傅一般。再看师傅,此时正摆着一个拟金鸡独立又拟白鹤展翅的姿势。于是问柴子:“大师兄,君子先发神精后发精神乎?”

     

    柴子闻善问如是问,未答,回头瞪了善问一眼。善问于是把老聃对自己说的,加上许多宽慰的话,又说给柴子听。

     

    柴子闻罢才把屁股放在草地上,坐了下来。柴子坐下后,即令冉求、善问密切观注师傅的一举一动。

     

    善问与冉求爬在坡顶的草地上时,善问问冉求:“大师兄的眼眶怎么青紫了?”冉求说:“刚才,师傅要往井里跳,大师兄从右边去拉师傅,被师傅挥手打着了。”

     

    善问闻言自言自语:“要是跳到井里,又是一番造化。”接着善问把老聃“尽量往左边站”的告诫告诉了冉求,并说老聃好象是个活神仙。

     

    冉求闻罢笑了笑,对善问道:“这只说明老聃洞察本性知相善而关心你,且你有什么其心知肚明点白无宜之毛病,此言可能就是医治你那毛病的良药。潜移默化后,你就知道了,与师傅跳井不跳井没有任何关系。”

     

    善问知冉求多次拜会过老聃,听冉求如是言,于是请冉求再给他说解说解。

     

    冉求眨了眨眼睛,换了个姿势,放松一下后而言:“以前有一位学员,性情怪辟,为人率直,与我同去看望老聃。老聃临别对他说:‘尽量慢半步。’那位老兄后来骑马摔断了腿,再后来,那位老兄隐居前对我说:“十多年后,性情温和了许多,才明白‘尽量慢半步’是什么意思。摔断腿及及皮毛罢了。了了五言,终生受用啊,受用终生。’”

     

    听冉求如此贴近说解,善问又把老聃刚才对自已说的话,原本原地告诉了冉求。冉求听后用手挠着头说到:“等我们家师傅回过神来,听听师傅怎么说道之学问,我才能明白老聃这些话。”

     

    冉求与善问叙话间,孔子一刻也没消停。一会儿伸出双臂,似乎想拥抱霞光万里的夕阳,一会儿挥舞双手上下劈砍,似乎又想把夕阳大卸八块。好在孔子就在那块地上折腾,前方里宰、仲弓、琴张等人,后方柴子、冉求、善问等人也都心安。

     

    日落西山,月上三杆。孔子才默默地走下山岗。

     

    月光下,他时走,时停。夜深人静时分,里宰、仲弓等人,才在乡馆门旁迎候来孔子。孔子随琴张手中的火把,径直去了房间,始终一言未发。

     

    孔子进屋后,柴子虚掩门窗,与善问置单候于外。

     

    孔子见道后的第一天,披头散发,象着了魔似的。一会儿坐于床,把腿架在头上。一会儿伏于地,匍匐前进。一会四肢贴墙,作壁虎状。一会缩头于桌下,作龟状。平静时,威仪正坐,却把小手指放在嘴里。闹腾时,满屋子单腿、双腿替用,跳来蹦去。直折腾了一整天。

     

    孔子见道后的第二天,稀奇古怪的动作少了,动静却大了许多。一会会狂喊,一会会尖叫。一会会悲声痛哭,一会会欢声大笑。间之挤眉弄眼抓头挠腮。委实比第一天,还让人为之担扰。

     

    一日三餐虽往里送,孔子粒米未进。午后时分,柴子见师傅站在北边窗户前,连呼了一个多时辰,只发“啊” 、“喔”二个音。柴子想跟着喊“鹅”又不敢,急着在院子里直转悠,于是招呼来善问斥问:“李耳还对你,说了什么?”

     

    有点委屈的善问答:“老聃只说有反应是正常的,没有反应才是不正常的,师傅或三日或五日亦或四日间都会有反应,师傅的反应有师傅的特色,详细的情况没有具体说。”

     

    善问说罢,也到虚掩的窗口,往里看了看。见师傅正扒在书桌上嚎啕大哭。善问转身到柴子身边,对柴子言到:“大师兄,我在秦国有个朋友叫十。他知我春上来鲁国向师傅求学问时,曾对我说:‘不要听这个天师说,那个天师说,一个人只要笑对苍穹,哭对自己就好!’我想师傅现在是一个人,又是在屋里,应该是对自己哭,应该是好事。”柴子闻罢喃喃地说:“但愿是好事,但愿是好事。”

     

    孔子见道后的第三天,柴子见师傅,大吃了一惊。见师傅把自己梳妆打扮的不男不女。一步一呤诗,二步一小唱,三步回首嫣然一笑。

     

    于是,柴子约冉求、善问商议,该如何是好。

     

    冉求建言:“该给师傅打几盆清水,备些干净衣服。”善问说:“不妨找一些人,在院子里敲锣打鼓唱大戏。”冉求再建言:“该给师傅送几卷书什么的。”善问说:“不妨,我等亦扮奇妆,找师傅谈谈。”

     

    柴子决定:“先试循循引导之法,不成再以毒攻毒。”同时吩咐善问速去老聃那再问一问。

     

    晌午时分善问回,告之柴子:“老聃往陈国会亲友了,临行前留下话,三、五个月内一定赶回来。”善问接着说:“我指东问西询问与李夫人,李夫人句句暗接,似乎对此精通的很。想必是她照顾过多人,故能言对自如。李夫人说:‘能吟诗作唱就没有大危险了。此时,可以用一种草药薰。’”善问说着把李夫人给的草药交于柴子。

     

    柴子接草药大喜,嗅之馨香,连忙找香炉,准备薰师傅。

     

    柴子、冉求、善问安排妥当后,拿着三个香炉,于虚掩的门前。这时柴子听屋内发出阵阵朗朗读书声,转至窗前观望,见师傅眉清目秀衣着整齐,正在那里慢慢读书。于是又转至门前,问冉求、善问是否还要薰。善问说:“李夫人临别时说:‘用这种草药,即使没有益处,也不会有害处。’”

     

    于是柴子决定:“减为用一只香炉薰。”三人将草药点燃,悄然置于门后,即退回院中。

     

    片刻三人皆惊慌不定,见师傅房间里象着了火似的烟雾弥漫,只见浓烟滚滚,不见师傅。此时柴子说:“幸亏只用一只香炉。”善问说:“三只香炉薰不知如何。”冉求说:“师傅现在不清醒,不会责备谁,如果师傅责备我们,难道不是我们心愿吗?”柴子、善问闻罢,一起望着冉求点头,表示赞许。

     

    片刻又片刻。孔子屋里的烟雾散去。柴子三人见师傅毫发未损,又见师傅把门窗紧闭拴牢。

     

    这时,冉求对柴子说:“我见师傅关窗时看我们的眼神,已非我们送水进去那时——生生的,而是有了一丝和悦。”

     

    柴子听冉求言罢。吩咐仲弓、里宰院里院外看护,领冉求、善问往镇子上,会后期赶来的师兄弟去了。

     

    孔子问道后的第四天,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孔子出屋,吩咐柴子备车。其容貌肃穆,其举止稳而有力,其言掷地有声。只是人消瘦了许多,眉宇间多了一份凝重。

     

    孔子与里宰、冉求、琴张、仲弓等人,一一握手,似作久别,不语而目目含情,直到车行出了好一段,孔子才转过头来。

     

    孔子、柴子、善问,师徒三人,驱车在暴风骤雨中行进。行至几日前目送夕阳的那个山岗,孔子示意停车,令柴子、善问于大路上等待。独自一人,深一脚浅一脚走上山岗。

     

    孔子站在山岗之上,如同根华表一般处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打,屹然伫立。风在吼,雨在舞,电闪雷鸣在长空。约模过了半个时辰,风一阵慢似一阵,雨却越下越大,似瓢泼又似倾盆,雷电亦从天上炸到了地上,为暴雨点缀着几分壮烈。

     

    这时,善问忽尔对柴子说:“大师兄,师傅好像在与什么人谈话。”对于善问玩鸟鸣似语虫叶成字之邪术,柴子时信时不信。此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柴子权当相信,让善问聆听。善问听了半天没说话。柴子问善问:“汝闻是未闻?”善问答:“我只能隐约听到师傅的说话,大意是——如果我是个罪人,请您用雷电将我劈死,如果吾是个圣人,请您让我看见万里祥云。”

     

    那日,孔子在山岗之上,一直站立到风消雨停。没有见到万里祥云,也没有被雷劈着。回来的路上,孔子吩咐柴子:“设晚宴时备置家酒、方块肉。”他说要和八十三届学员们在一起吃个饭。回到乡馆,孔子吩咐冉求:“准备浴衣、热水。”他说要好好地洗一把澡。

     

    浴罢,孔子与柴子、冉求、琴张、仲弓、善问等人,于庭院中相对而坐。尔时,孔子如是曰:“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孔子说到这,看着冉求而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那日晚宴前,孔子宣布停召第八十四届学员。同时告之学员:“饮风吸露虽美,不若心有所定;素富贵贫贱患得夷狄,皆当安行乎。”那晚孔子多喝了一杯,共喝了三杯即言喝高了。

     

    孔子见道后的第五天,子路等人陆续返回。曾点亦派宰我传来信息:“不日,鲁侯将至中都。”于是,孔子决定率属下前往季府。临行吩咐柴子、冉求留守郭里,吩咐善问不必离去。柴子欲告之老聃下落,孔子示其止。孔子与离别学员一一话别,逐个千嘱咐万叮咛,闹得满院子里哭声一片。

     

    善问因不能如期返秦,托晋西同窗往家里捎了一封书信。

     

    孔子离开郭里后,柴子、善问三天两头往郭里南去,按照师傅亲绘的图纸,领着百姓垒土扎草重建家园。

     

    已近腊月,郭里下了第一场雪,老聃还没有回来。善问的弟弟善从却飘然而至。他骑马挂枪戎服威猛,且领着一匹异乎寻常的白马,在风雪中向里宰问路时,里宰还以为撞了天兵神将。

     

    他乡兄弟相见份外亲切,那匹白马见到善问亦越发欢实。那日夜晚,柴子、冉求、善问兄弟,围着红泥小火炉,喝着新醅酒,畅淡天下文化、风俗时,柴子、冉求才知善问乃哀公后嗣。说到老聃道文化时,善从从怀里掏出几片帛书,说是老聃秦国好友,托其送于老聃的。于是四人商议,送帛书时,择机相问老聃一点学问。这时柴子告知:“师傅临行时私下交代,此次会见老聃,尚有事宜。可直言相约见。但只可相约,不可擅自相见。”

     

    自从善从到了郭里那日,柴子等人是天天往老聃家去,一日,得知老聃归来,柴子即吩咐冉求、善从回乡馆,领善问往师傅那里去了。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