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华大学开设人文选修课,粗略算起来大约有10年之久了。每学期至少一至两门,一门叫做“儒家经典导读”,一门叫“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说“现代”,其实从古希腊讲到当代)。它们是为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开设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选课学生不分系科和专业,多数为清华大学的理工科学生。每学期一门课的选课人数被我限制在100人或150人以下,课程一般用多媒体方式讲授,老师制作PPT课件。 多年来清华大学教学管理部门一直非常重视人文类选修课的开设,用各种方式加强本科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自从顾秉林就任清华大学校长以来,近年来清华大学进行了不少教学改革,试图打破传统的分科教育体制,引进欧美通识教育模式,要求每个在校生四年期间必须选修将近13个学分的通识类课程。这当然是好事,但是由于传统的分科体系并未打破,许多学生实际上仍然以本系、本专业的课程为主,对人文类课程并不重视,来上课也只是为了凑足学分。所以有不少学生很少认真上课,上课缺勤率较高,多数学生上课的同时在做作业。由于期末论文只要求写一篇论文,因此每学期都有一部分同学的论文是抄袭来的,最突出的现象是从网上download一些文章,拼凑而成。学校规定,如果一门选修课成绩不及格,必须重修同门课或另一门与之类似的课。有些已经大四的学生选课后因作业抄袭等原因不及格,但是他们在毕业之前已没有时间重修,只好反过来不断地找老师求饶、开恩,曾经有人为了成绩及格,甚至表示可以向我下跪。还有更可笑的是,有的学生明明作业是抄袭的,却死不承认。有一位同学打电话来要求我为其修改成绩,说他没抄袭,并同时又补交了两份作业放在我的信箱里。我拿到补交作业后,在网上一检索,发现依然是抄袭的。当然,我们在清华开课的其他老师,在处理同一问题时的方法各不相同,象我这样严酷的老师比较少。我曾私下征求过不少同学的意见,针对这类抄袭现象该如何处置,他们多半认为还是给他们及格(60分),不要为难他们,因为清华的学生平时确实相当繁忙,任务太重,选人文类课程有不得已之处。对于选修课中出现的这些不正常现象,我曾和我的同事们交流过多次,大家的总的意见是认为,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现状所致,也不是一两个人一下子所能改变的,我们作为生活在转轨夹缝中的人,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了。不管怎么说,象清华这种的过去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现在对人文选修课如此重视,要求人文学院各系、所,从领导到普通教师都得去上,这是一件大好事,说明领导自身的观念已经转变。现在真正困难的是中下层干部特别是各个理工科系、所领导的观念是否能改变;如果他们的观念不改变,要彻底改变现有的以分科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是不可能的,即使校长、教务处大力推动有时也成效有限。这种现象决不仅仅存在于清华大学,在全国各大学中仍然占绝对统治地位,而清华在突破方面可能在全国做得不算最好,但确实作出了不少努力。 针对精华大学多数非文科类的学生开设人文类选修课,多年来我们认为不宜用给哲学系、历史系、中文系等文科传统系科本科生同样的标准来开设。首先必须了解到,他们的文科专业知识基础太差,如果讲得太专业,知识性太强,效果不会理想。要知道,现在的理工科大学生,其文科知识基础少得可怜,有的只局限在中学语文教材和政治理论课的水平,几乎没有在课外读过什么文科书籍;有的同学虽然读过,但是由于市场上书籍太多,太乱,他们根据个人兴趣所读的一点书籍太片面,太有局限。再加上不同年级的同学同上一门课,其知识基础层次差别很大。因此,讲课时一定要注意内容生动活泼,语言明白易懂,条理清晰井然,风度诙谐幽默等等。此其一; 其二,鉴于多数学生来听课,并未抱着认真听讲的态度,而是一边听课一边做其他课的作业,因此老师讲课必须加强趣味性、生动性,以便让他们接受文科课程内容的感染,产生兴趣的转移,从而自觉强化自身在这方面的素质训练。新颖、生动和趣味性是我多年来在课堂上采用的方式,但是针对不同的课程,我所采取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西方哲学思潮这门课,每讲一位哲学家的思想之前,我要将该哲学家的哲学问题转化成一系列跟学生们思维方式相接近的问题,学生们基于其常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往往是“错误的”,至少已经可以视为已经被该哲学家驳倒,我会生动地告诉同学们“你们的观点为什么已经被驳倒”。当学生们发现自认为“千真万确”的常识是错误的时候,往往被激发起强烈的兴趣。但是“儒家经典导读”一课,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则采取将经典内容与后世学者的论述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会介绍一些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宋明理学家的重要观点,《菜根谭》、《呻吟语》、《小窗幽记》、《曾国藩家书》等中的观点,西方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奥古斯丁、康德等人的看法。 其三、教学理念的端正是非常重要的。多年来我时常想,在清华这样的学校上课,我们面对的很多人可能是中国未来的菁英,尽管其中不乏对文科课程不感兴趣的,但是站在为民族未来着想的角度,作为老师的我,不能不多一份责任感。什么样的责任感?就是不管学生爱不爱学,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吸引他们,让他们认识身处目前这样不合理的教育体系之下自己的缺陷何在,从而自觉地改善自身。因此,如果因为埋怨学生们听课不认真,自己也没有高度的责任心,那是不对的。 针对每一门具体的课,我认为,老师的教学理念也要努力做到非常明确。我的经验是,由于上课时间有限,要想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一门课的主题思想不能太多,最好一门课只有一个中心主题,这样给学生们的印象会更深。与其追求全面,不如追求印象深刻。大概这就是所谓启发式教育。对于有些与本课中心主题不甚相关,可要可不要,或者有些似是而非,讲了以后不能给学生留下太深的印象的课程内容,我有时干脆删除不讲。一般来说,由于一门课一学期只开设16周,每周只上一次(两小节),加上每学期因各种节假日而停上的课,除了每学期一、二次专题讨论外,一学期实际上课次数往往只有13周左右。因此,课程内容的精简、主题的突出是十分重要的。 前面我讲了选修课学生的诸多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选修课没有它的优势。与专业课相比,选修课的最大好处之一是,学生可以基于个人兴趣选课。因此,除掉一部分被动选课而毫无兴趣的学生之外,大多数学生比专业课学生能更容易地进入到课程语境中来。而一位理工科学生在文科某领域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其所产生的效应也可以是无穷的。选修课的讲授,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比如你必须学会用一种非常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有时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完全出乎你所料,这时你就要好好想想,究竟自己一向以为正确的某个想法在什么环节出了问题。多年来,我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在不断修改、完善课件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同时对于自己讲解的课程内容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选修课这种方式本身也是一种竞争方式,如果一个人在选修课的“市场竞争”中为更广泛的学生所喜爱,不能说没有一种成就感。多年来,我的一个指导思想是,不求让全部学生都喜欢我的课,但求每学期能培养出一小批(比如十来个)真正的兴趣爱好者。通过适当地加强出勤率控制,迫使一部分学生加入到课程中来;通过个人的认真努力,每学期大体上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觉得本课效果不错,就是我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