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已经在位五十八年的乾隆皇帝阅读了他祖父康熙皇帝的《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看到上面记载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全国“民数二千三百三十一万二千二百余名口”,随即查了一下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各省奏报的民数,为“三万七百四十六万七千二百余名口”,发现在82年间,全国“民数”总共增加了“十五倍有奇”。这段时间的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而且持续了82年,确实是一个“人口奇迹”,甚至是“人口爆炸”。乾隆皇帝甚至为此忧心忡忡,害怕“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影响到国计民生。 《圣祖仁皇帝实录》中的原文是:“是岁(康熙四十九年)人丁、户、口二千四百六十二万三千五百二十四”,统计对象为“人丁、户、口”三项,而不是“民数”,乾隆皇帝实际是误读了。按照清朝的制度,“人丁”指的是十六岁至六十岁(传统年龄,含十六岁和六十岁)且无残疾的男子,这部分人要承担以白银计量的“丁税”(人头税);而“户”是指承担人头税的“边民”(边疆居民),纳税单位以“户”计;“口”是指部分地区承担“食盐钞银”(人头税的一种)的女性,很显然,这三项合计数并不等于人口数,因为绝大部分的女性和所有十六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的男子都不承担人头税。为了征税,朝廷规定每五年“编审人丁”,而民众则想逃税,因此“人丁、户、口”数字也存在着大量的隐漏,康熙皇帝曾说:“朕凡巡幸地方所至,询问一户或有五、六丁,止一人交纳钱粮。或有九、十丁,亦止二、三人交纳钱粮。” 乾隆皇帝一度很清楚人丁并非全体人口,他在乾隆五年制定了新的制度,要求各地督抚于每年底“将各府州县人丁,按户清查;及户内大小各口,一并造报,毋漏毋隐”,这项统计的对象为全体人口,次年即统计“各省通共大小男妇一万四千三百四十一万一千五百五十九名口”,自此直至清末。乾隆皇帝查阅的乾隆五十七年“各省通共大小男妇”即是此项数字,与康熙年间的“人丁、户、口”完全不同,根本没有可比性。即使将这两项统计口径完全不同的数据进行比较,也还计算错误,实际不到15倍“有奇”,而只是13倍。 自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施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后,全国丁税总额已经冻结,朝廷上下早已知道编审人丁不仅严重失实,甚至连征税的意义也消失了;自乾隆六年起已经有新的统计“民数大小男妇”的制度。新制度规定每年底督抚将各省户口的增减情况详细编成统计册上奏给皇帝,并送交户部审阅。照例乾隆皇帝在民数奏折上朱批“册留览”。到了乾隆四十年,皇帝突然龙颜大怒,因为他发现自己竟然被这些督抚们欺骗了34年,有的地方所报的人口数竟然不及实际的十分之二、三,地方官员将上报民数的制度视为一纸空文。更为荒谬的是,广东省在这34年里上报的人口数竟然是有小数的。编审人丁是为了征税,由于各地区每个人丁交纳固定的税额,人丁逐渐异化成了纳税单位,人丁数也可以在纸面上由总税额推算出来,再加上税收额度的增减变化,所以才出现了小数。广东省上报的人口数显然是照抄了以前的人丁数,所以才闹出了人口居然也有小数的笑话。 乾隆皇帝统治着当时世界第一大国,幅员1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亿,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不可能每年精确统计全国人口,因此不能进行“数目字管理”其实是一种常态。但是现存的大量奏折、统计册详细记录了当时全国各地的人口数,它们精确到了个位,甚至精确到了小数,各级官吏们都煞有介事地编造出了一大堆自己也从不审阅、从不相信的统计数字———虽然连皇帝本人也未必清楚它们的统计含义,这实在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作者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