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们可以在紫禁城外建王府,但只有王府的使用权,没有产权。只要王府出了皇帝,原住民就得迁居他府。这使得北京一位王爷的府邸可能有两到三个旧址,比如醇王府,如今还能在中央音乐学院、西单这些地方寻找到。 醇王府变迁: 旧王府出天子 暂居地残石定园名 醇王府从建成到没落历时60多年。奕詝(咸丰)继位时,奕譞被封为醇郡王,但仍以皇七子身份住在宫中。咸丰九年(1859年)三月,奕譞由宫中分封出来,住在西城太平湖的新府(今中央音乐学院)。 光绪生于此府,继位后此地成为“潜龙邸”,当升为宫殿或任其闲置,光绪的父亲奕譞必须迁出。当时朝廷尚未另赐新府前,奕譞于光绪五年(1879年)在西城买了一所旧宅院,暂时栖身。奕譞在此宅颓垣下曾发现一块残石,上面刻有“适园说”数语,便将此园命名为“适园”。 适园的位置大约在如今西单东槐里胡同和背阴胡同之间,西单商场就建在适园马厩的位置上。 王府分南北 境遇各不同 什刹海后海北沿新醇王府建成后,奕譞迁至新府。新府被称为北府,原太平湖王府被称为南府。 奕譞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将南府缴还清政府。辛亥革命后,该府成为民国大学。日本侵略华北时,民国大学取消。尽管该府早与醇王府无关,给载沣护院的日本浪人持原却强行将此府当作醇王府私产,并强迫载沣出售,持原参与分钱。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持原一直“盘踞”在南府中。 南府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路和花园。中路新建礼堂一座,尚保存二进四合院。东路院落保存较好,西路古建筑大多被拆除,现在由中央音乐学院占用。 北府坐北朝南,西侧为王府花园,1949年后成为宋庆龄在京住所(今宋庆龄故居)。东部(今国家宗教事务局)是王府主体,分东、中、西三路。 王府规矩:早晚问安几句客套难见温暖 王府生活处处脱离不了繁杂礼仪,例如子女向父母早晚两次问安。 孩子到长辈处问早安时,照例要一面跪下请安,一面说“老阿玛吉祥”、“奶奶吉祥”。然后,在长辈膝前玩一会儿,听到“你们玩去吧”的命令,再由各自的看妈领走。 成家后,每天夫妻向长辈各自请安,儿媳须端一杯茶送到公公处,等公公命坐,夫妻再分左右坐下,说一些“您夜间歇得好”、“今天不算太冷”等客套话。十几分钟后,父亲下达“你们休息去吧”的命令后,才能告辞出来。 夫妻两人的生活也如此。丈夫一睁眼先到母亲处问安,然后回自己“地盘”洗脸、吃早点,到临吃午饭时回妻子居处。夫妻一同吃过午饭,丈夫便又回自己的“地盘”,直到吃晚饭时再回内宅。饭后同去长辈处问晚安,回来等妻子卸装后,才是夫妻二人闲话时间,然后一同就寝。 王府等级 :官大一级压死人 王府中等级制度森严。溥杰儿时在玻璃窗上写了“小米半斤”四个字,受到母亲严厉责备,主要理由是计算粮食,有失身份。 王府护卫有一等至三等的职位区别。太监也有大首领、二首领、回事、小太监和散差太监的贵贱之分,还有“当上差”、“当下差”和“红差”、“黑差”的差异。在“妇差”中,既有“功在前代”的“老妈”、“老嬷”,又有陪福晋过来的“陪奉”,还有“精奇”、“水上”、“嬷嬷”等职务差别,更有随意打人骂人的“姑姑”和任凭驱使打骂的“使女”。“官大一级压死人”和“大鱼吃小鱼”是王府生活的真实写照。 每逢主人发脾气责打小太监或丫环后,常有老妈妈、老太监安慰说:“这没有什么,官打民不羞,父打子不羞。”听多了无可奈何的宽解,王府的佣人们渐渐地认命了。 王府生活:贝勒剪指甲就是能耐 王府里,从王爷、福晋到贝勒、格格都生活在自己的地盘上,率领着自己的人度日。 主子的生活从头到脚、从早到晚,全凭妈妈、太监摆弄。一早醒来,妈妈们打开帐子先问声吉祥,跟着把内衣裤在火炉上烘烤,然后给主子解纽扣、换衣裤。主子起床后,妈妈们拿来漱口盂、牙刷、牙粉之类,太监把洗脸盆端来。 溥杰儿时因看妈眼睛花了,不能给他剪脚指甲,就让服侍其妹妹的张妈来做。有时张妈分不开身让他久候,他便发怒自己用剪刀剪。他的看妈逢人便说傅杰“能耐”,并有“志气”,能自己剪脚指甲了。 今世说: 南府存回廊 北府仍完整 醇王府南府旧址并不难寻。进中央音乐学院西门,往里走就看见一座旧式的红砖楼礼堂,在礼堂的后面有一个微型小院,里面还保留着几间旧式房子。仅存的几处回廊色彩有些斑驳,背着大琴、小号的学生穿梭其间,并不显得突兀。 适园旧址就在西单商场东侧,只是被高墙围着,入口又设在中组部西单住宅小区院内,所以在外面绝不会想到里面别有洞天。进小区门,左手边不远有一个铁门,门里一座还算气派的旧式宅子的东墙上贴着“理发”二字。顺着“理发”的指引箭头往里走几步,眼前便开阔了,内院是半围合构造,三面回廊,东边有一排小厢房,理发室就设在里面。正房的门上贴着“支部”二字。往西、南延伸的院落都紧闭着,转了一圈也没见院落里出现第二个人。 醇王府北府相对来说就完整和巍峨多了,门前拍照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与前面两地的落寞相比,这里还依稀可见旧主的显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