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建设中的昆曲文化建设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 于平 作为国家的演艺文化建设项目,“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已经实施了三年。应当说,通过各昆剧院团自身的努力,在中央和地方文化主管部门的共同关心下,通过全社会对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在当代命运的关注,我们的昆曲艺术进入了一个生态调整、生存改善、生产发展的好时期。50年前,《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今天,“十一五”规划将使这个剧种更加活泛也更加活跃。 昆曲是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积累,它能否在当代社会存活并且鲜活,与我们对这一历史文化积累所做的当下文化建设有密切的关联。为此,我们首先应关注当代社会发展中文化建设取向。这一取向在我看来主要有4个要点: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大力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3、大力焕发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4、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个文化建设取向体现的是我国当下文化建设的宏观思路,它对我们历史的、具体的昆曲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当下的昆曲文化建设,固然不能不重视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传统唱腔的师承延续、传统形态的维持守护,但我们更应重视其结构形态建设中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功能。换言之,昆曲艺术既然是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积累,它就应当有助于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助于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满足,有助于昆曲艺术工作者的与时俱进和代以新变,也有助于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关注对象。 把握了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建设取向,我们的昆曲文化建设就有可能更自觉、更主动。对于当下的昆曲文化建设而言,我认为有6个要点:1、昆曲文化建设要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昆曲文化建设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这两点是就昆曲文化建设的目标及其功能而言的。3、昆曲文化建设要坚持合理布局、科学发展;4、昆曲文化建设要完善政策扶持、项目引导。这两点是昆曲文化建设中相应的文化主管部门应当更多去思考的东西。比如这几年提出的“昆曲文化生态保护重建”的问题,“以长三角为龙头、以京湘为两翼而发展”的问题,“整体传承中的区域风格和流派风格建设”的问题,以及“古曲新编、学艺新植、应时新制的创新”问题等。5、昆曲文化建设要提高科技含量、经营意识;6、昆曲文化建设要打造时代精品、国家团队。这两点更主要的是针对剧团而言的,而提高科技含量、经营意识又是打造时代精品、国家团队必要的构成。这其中,我认为“时代精品”又是最重要的检验,上昆的《班昭》和浙昆的《公孙子都》是成为“十大精品剧目”中“唯二”的昆剧作品,是近年来昆剧艺术最重要的收获。当然,苏昆的青春版《牡丹亭》、浙昆的移植版《徐九经升官记》也是很重要的收获。事实证明,作为活态文化的舞台表演艺术,发展是最有效的保存,建设是积累重获生机的保证。 昆曲人日子最好过的三年 北方昆曲剧院院长 刘宇宸 2007年是“国家昆曲抢救、保护、扶持工程实施”的第三个年头,我们认为这三年很可能是600年昆曲史上昆曲人日子最好过的三年。所谓日子好过并不是说昆曲从业者可以躺在国家保护工程的温床上高枕无忧,而是因为我们切实感觉到了中央及地方政府对于昆曲工作的大力支持:针对昆曲工作制定的方案最为具体、科学和系统;对于方案的落实也最为有力和到位。作为我们昆曲艺术的从业者来说,同时还感觉到有劲使得上,有劲知道怎么使和往哪个方向去使。 首先,在中央关于昆曲工作方针的指导下做好保护和继承工作。在这方面我们北方昆曲剧院做的工作是两手抓——一手抓传统戏,一手抓掌握传统戏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两年中我们充分利用国家昆曲抢救、保护、扶持工程资助的经费,为剧院老艺术家进行传统剧目的录音、录像的抢救性制作,录制了一批具有北派特色的传统剧目,如我院老艺术家侯少奎先生的《四平山》、《铁笼山》等。 其次,进行符合昆曲创作规律的新剧目的探索。两年来,北方昆曲剧院得到了来自“国家昆曲抢救、保护、扶持工程”的两个新创剧目的资助,一出是《百花公主》,另一出是《关汉卿》。在这两出戏的创作中,我们都力求在不脱离昆曲艺术本体的基础上,内容和形式有所突破出新以适应今天观众的审美需要,使其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又不失为鲜活于舞台能为今天观众接受的艺术作品。 第三,努力推广和传播昆曲艺术。近年来,北昆每年在首都大中学校的公益演出均超过50场,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营业演出20场左右,学生观众为七、八万人,每场演出都配合有昆曲艺术讲座。另外,我们努力争取机会向海外传播昆曲,今年北方昆曲剧院在海外演出的足迹遍及俄罗斯、芬兰、瑞典、西班牙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增强昆曲艺术发展活力 上海昆剧团团长 郭宇 2005年以来,上海昆剧团在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作方面,紧紧围绕文化部、财政部的“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方案所制定的各项目标,一项一项地贯彻落实,做到了剧目建设的传承与创新并重,人才培养与演出形式多样化并举,演出效益与演出场次正比例上升,同时也加大了对艺术资料的抢救和保存的力度,并广泛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昆曲宣传活动。用这样一种立体的综合方式对昆曲艺术进行抢救、保护、继承、发展和传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效。 昆曲有着相当丰富的传统剧目,因为种种原因,大多未能整理挖掘出来。从2005年开始,在文化部的大力资助下,上海昆剧团挖掘整理出了优秀传统剧目《邯郸梦》。该剧的上演,进一步证明了国家文化政策的扶持,有利于整理挖掘出更多的优秀传统剧目与观众见面。而《一片桃花红》和《伤逝》作为新创剧目也获得了同样的资助。在这两个剧目中,“上昆”新一代优秀青年演员集体亮相,显示出了昆剧新人继承与创新的综合实力。同时,上海昆剧团以十位国宝级的老艺术家为主要对象,进行了折子戏剧目录像抢救,这些都将成为宝贵的文化财富。 昆曲明天更美好 江苏省昆剧院院长 柯军 苏州昆剧院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 一是剧目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双丰收。创作演出了昆曲《小孙屠》、精华版《牡丹亭》(上、下本)、《1699·桃花扇》、《绿牡丹》、《临川四梦汤显祖》。领导在观看《1699·桃花扇》演出后,对该剧的精心创作和精彩表演大加赞赏。这部戏的巡演日程已经排到3年后,将赴瑞士、俄罗斯、意大利、奥地利、新加坡、德国、法国、英国、印度等国。截至目前,《1699·桃花扇》演出已近40场,商演票房收入已经达到228万。 二是昆曲演出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忙,昆曲从业人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激情和工作压力,昆曲从业人员的幸福指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以前我们一年也演不到50场,近年来我们平均每年都要演300多场。另外,我们每年给两个国家一级演员举办“个人专场”。两年半来,我们已经举办了38个专场,传承了一百多个折子戏,在今年的全国昆曲青年演员汇演中我们的新秀一举夺得四枚金牌。现在我团的国家一级演员通过演出、创作、教学,年薪可以达到六、七万,收入的提高,稳定了队伍,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更可喜的是,今年我们将与一家企业签订了明年365场的演出,可以真正做到天天有演出,让人民共享昆曲艺术。 春风扑面春满兰苑 湖南省昆剧团团长 张富光 文化部于2005年起开始实施“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这是一项名留千史的德政工程,犹如春风扑面,春满兰苑。三年来,我团对《虎囊弹·醉打山门》、《党人碑·打碑杀庙》、《渔家乐·藏舟》、《连环记·议剑》、《白兔记·出猎》、《白兔记·诉猎》等十八折传统剧目进行了录像,同时把折子戏录像和湘昆传统剧目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录像剧目的恢复、排练,开展了青年演员剧目传承教学活动,使湘昆传统剧目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又培养了青年演员,一举两得,一箭双雕。通过“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我团在剧目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排演了具有湘音、湘俗、湘趣,具有浓郁湘味的新创剧目《湘水郎中》。以青年演员担纲主演的传统整理改编剧目《比目鱼》也顺利完成了文化部的评估验收。另外,我团还赴英国、爱沙尼亚、土库曼斯坦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昆曲艺术。 浙江昆剧团团长 林为林 在新时代摸索昆曲的生存方式,以使这种民族艺术达到一种良好的生存境界,我认为有三个着力点。 一是促进应时新制,《公孙子都》就是重要收获。昆曲艺术必须面对大变革的时代和亟待解决的难题,是寻求艺术架构和模式上的创新与超越。《公孙子都》在这一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使该剧在传统昆剧的基础上,在艺术表现形式和理念上都有较大的突破与创新,努力构筑起与现代人感情、生活相共鸣的艺术风格。《公孙子都》历经几年不断论证不断修改,十几易其稿,终实现了老树绽新葩。 二是推动“子艺新植”——我们改变昆曲既往不移植其他剧种的状况,将京剧《徐九经升官记》移植为昆剧,效果很好。该剧以正剧喜演的表现形式,力求使观众能在演员带有夸张的表演中去体味、思考故事中所阐发的人物内心,发挥昆曲表演载歌载舞的独特艺术表现手段,运用水袖等身段技巧来展示剧中人物内心矛盾。这一“子艺新植”的探索,得到昆曲爱好者的喝彩。 三是继往开来搭起事业进步的平台,将昆剧优秀传统剧目录制成DVD,真实地记录和保存下一份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分别在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完成了“幽兰飘香传世盛秀”百折昆剧舞台艺术片,使昆剧的挖掘、抢救、继承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了事业进步。 “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基础工程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院长 徐幸捷 为培养和提高昆曲院团在职青年演员的综合素质和表演水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于2005年在上海建立了全国昆曲表演人才培训中心,并逐年举办昆曲旦行演员培训班、昆曲小生演员培训班、昆曲生行演员培训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三年来共计有一百五十余名学员参加学习,覆盖上海、浙江、江苏、北京、湖南等地,甚至还有海外学员慕名而来。顶尖艺术家的传授与指导,良好的教学条件与课程安排,得到了学员的一致肯定。 举办全国昆曲演员培训班对于昆曲未来的传承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意义。正如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所说:建立昆曲人才培训中心,就是“旨在借助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和其它昆剧院团的昆曲师资力量,通过资源共享、有机互动,培养一批新的艺术家群体,使昆曲艺术真正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以创新理念指导昆曲传承发展 江苏省苏州昆剧院院长 蔡少华 在文化部昆曲工作“保护、继承、创新、发展”八字方针的具体指导下,在国家实施“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的强力推动下,我院坚持“抓住机遇、负重奋进、改革推动、出人出戏”的方针,创造环境、搭建平台、改革创新,以传承为基础、以出人出戏为核心,寻求艺术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突破,探索昆曲传承保护的道路,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近几年我院以开放的心态和不懈的努力,优化环境搭建艺术生产和昆曲传承保护平台,成功打造了青春版《牡丹亭》(三本)、《长生殿》(三本)、《西施》、《烂柯山》四大品牌剧目,超过剧院过去近五十年排演大戏的总和,其中三个剧目被列入“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重点扶持的优秀剧目。特别是青春版《牡丹亭》,已在海内外演出百余场,直接进场观众近十八万,其中70%为青年大学生,引发了昆曲热潮,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焕发了昆曲艺术的时代青春,绽放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异彩。 在探索中前进 永嘉昆剧团团长 夏志强 几度风雨,几经沧桑,2005年,在“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的东风下,永嘉县人民政府恢复建立了永嘉昆剧团。从原来仅有11人的永嘉昆曲传习所,发展为现今具有42人的永嘉昆剧团。如今,全体永昆人意气风发,辛勤地耕耘在永嘉昆曲的园地上。 如何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科学管理模式转化,首先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要使观念转变,就要依靠全体演职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家建立起主人翁的意识,民主参与管理。通过定期对演员的考核,全面推行聘任制,实行评聘分离,打破以往铁饭碗和职务享受终生制的格局,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 永嘉昆曲又名温州昆曲,它直接得益于南戏。有专家认为,在永嘉昆曲的声腔里可能还保留着海盐腔的遗音,它是研究南戏的活化石。永嘉昆曲质朴、粗犷、贴近生活,它是昆曲百花园地中的一枝奇葩。因此,抢救永昆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为了挖掘永嘉昆曲传统剧目,保留其原有的风格和特点,我们充分利用了永昆老艺人的资源。近两年来,我们整理了永昆十余本大戏和十余出折子戏,并将《折桂记》、《三请樊梨花》、《琵琶记》等大戏搬上了舞台。其中《琵琶记》将于近期在温州市政府主办的纪念高则诚700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上一展风采。这是永嘉昆剧团建团后真正凭借本团演员力量打造的一本大戏。在保留传统特色上,我们主要在剧本、音乐和表演上下工夫。如折子戏《吃饭、吃糠》和《相约、相骂》就属于这一类。立足本体,走自己艺术之路,把永嘉昆曲打造得更具特色,推向更高的层面,这是全体永昆人坚定不移的努力方向。 构筑昆曲艺术传承的平台 中国昆曲博物馆馆长 周晓 中国昆曲博物馆按照《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和苏州昆曲保护两个“五位一体”及原生态保护的工作思路,始终把昆曲艺术的抢救、保护、传承和推广作为工作重心。首先是挖掘、抢救、征集、整理一批珍贵的昆曲文物和历史资料。筹建和开馆至今,我馆昆曲资料抢救挖掘成效显著,新征集到昆曲文物资料共计5000余件,相当一部分具有很高的珍藏和研究价值,六百余年的艺术财富得以保护和传承。二是完善昆曲文物史料厅等八个展厅的陈列布展,丰富展陈内容。除了开馆之初已完成布展的昆曲行当服饰展、作家作品展、古戏台模型展、昆曲场面展、昆曲木雕戏文展、马得昆曲戏画展、昆曲老乐器展等七个展厅外,还于2006年7月完成布展并对外开放了昆曲文物史料厅。该展厅不仅陈列有明清至民国时期一大批珍贵的传奇刻本、抄本、纪实性文献珍品和昆剧老照片、实物,以及富丽堂皇、巧夺天工的晚清昆曲清唱“堂名灯担”,同时还设有在昆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昆曲传习所展示厅,以及建国后昆曲艺术的抢救、继承与发展业绩。
苏州昆剧院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
北方昆曲剧院演出的《窦娥冤》
浙江昆剧团演出的《千里送京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