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三家诗悟人生——专访詹福瑞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9-1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2007年9月12日,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党委书记詹福瑞做客新华网(摄影/郭毅)    

        詹福瑞,国家图书馆馆长、党委书记,满族,1953年11月出生。河北秦皇岛人。1978年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在该校古籍整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1年5月毕业。先后任河北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主任、河北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2003年9月任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主持日常工作)。2005年1月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学术方面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读书能使人变得智慧。我所说的智慧,是指人生的智慧,与形而下的聪明不同,它不是小伎俩,不是小权谋,不是市面上畅销的厚黑学、帝王术,不是男女攻略、市场营销。古人云:庸人自扰。只有对人生没有洞察的人,才会有以上那样的权谋策略,才会患得患失,蝇营狗苟。

        智慧是一个人对人生彻悟、对社会洞透之后所产生的超越的人生态度。它会使人生变得从容不迫、豁达大度。人生的智慧来自两个方面,即人生的实践和书籍。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我个人认为中国古代有三个作家的作品可看,一个是陶渊明,这是平民智者的人生智慧;一个是王维,这是达官智者的人生智慧;一个是苏东坡,这是一个生活坎坷的智者的人生智慧。

        读陶渊明的诗,你会感到意闲心淡,随意自然。陶渊明选择挂冠而去,回到田园。他之所以这样做,是来自他的新自然说,体现在陶渊明的组诗《形影神》中。这首组诗写的是面对生命的三种人生态度:形既是生命的物质形态,同时又是重生命物质属性的人生态度,“得酒莫苟辞”。形体是生命之实,而影子则是生命之名,同时也代表了重名声的人生态度,“身没名亦灭,念之五情热”。重名声的人于是主张“立善有遗爱”,留善名于后世,延长生命的价值。形为生命的肉体,影是生命的名字,而神则是生命的灵魂,实际上是生命的思想者。当然也代表了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即在死亡面前,老少贤愚一律平等,概莫能外。酒固然可以使人暂时遗忘痛苦,却不知那是加快死亡的饮料。而立善名于后世的想法就更为虚无,善与不善,有什么标准,谁去评价?所谓的遗善,不就是无根的奢望吗?放浪形骸难逃苦海,善名留后也是空谈,怎么办?思想者主张:“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一句话,顺其自然。

        陶渊明不但勘透了生命,勘透了人生,也勘透了自己,打开心的枷锁,做一个认真自得的人。好读书,不求甚解;写文章,聊以自娱;弃功名,远富贵,既不用文章博取功名,也不以读书为累。荷锄稼穑,不以为耻;有酒邀邻,醉任去留;蓄琴自抚,不在有弦无弦,可谓真正高卧南窗的羲皇上人。有了这种心态,他才能过上如诗如画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精神处于完全的放松状态,充满了闲情逸致,是一种诗意的栖居。

        读王维的诗,你会感到心越来越平静,越来越和谐。其实心静很不容易做到,因为社会人生丰富多彩,吸引人的欲求实在太多。没有权力时千方百计要去争取,已经位及人臣又想保住它。贫困时要努力摆脱,富贵了又想长生不死,享尽荣华。王维能在显宦的位置上静下心来,做一个万事不关心的人,主要原因在于心理上的满足与和谐。与世淡无事,自然江海人。不在是否离职去隐居,而在心中无事,淡出世事。到了这种时候,王维的生活与社会现实处在了若即若离的状态,他的心灵也与社会现实处在了一种游离之状。王维有《终南别业》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一切都任其偶然,顺其自用,一切都可以做,而一切又都不存心如何如何。

        王维能够修炼到万事不扰炉火纯青的境界,不完全是佛教的影响,还应有儒家、道家的浸染。他一生可谓基本顺利,少负盛名,壮登廊庙,虽然遭安史之祸,却并未影响仕途,官越做越大。到了晚年,王维已经功成名就,所以半官半隐,做身退的行事。他对现实社会已毫无不满,毫无要求,自然就获得了心灵的平安。因无欲而满足,与佛教相关。但是,无欲而不失生命的乐趣,却颇领益于道家逍遥游的思想。从这里边可以看出,王维的无所求不是不要生命的乐趣,不是不要现世生活,而是放弃物质的执著,追求精神上的适性,过一种闲逸的生活,而这恰恰是中国道家思想的精髓。

        读苏轼的诗,你会旷达地对待人生的穷达、人生的得意与不得意。诗人一生在宦海沉浮,辗转于做官与贬谪流浪中,所到之处几乎大半个中国,他44岁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59岁又被贬到惠州,62岁被贬到儋州(今海南)。65岁才遇赦北归。苏轼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是他并没有因人生坎坷而悲观,在逆境中寻求解脱,自安自适,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我们可以欣赏一下他贬到黄州第三年所写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了苏轼从容面对世事风雨,我行我素的旷达情怀,对我们一生都有启发意义。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