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北京8月3日电 从今天召开的“全国古籍保护试点工作会议”上获悉,从2007年8月起,全国古籍保护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包括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民委、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宗教局、国家文物局6个系统的57家古籍收藏单位将共同探索在不同地域、不同领域古籍保护工作的有效方法。试点工作历时一年。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会议上指出,“十一五”期间,古籍保护工作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通过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加大古籍保护力度,全面、科学、规范地开展保护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制度,提高全社会的古籍保护意识,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他还要求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保证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充分发挥试点的示范和引导带动作用。 据文化部社图司副司长刘小琴介绍,全国古籍保护试点工作不仅包括普查、定级、编制古籍名录,还包括提出并实施修复、保护计划,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等。由古籍保护、研究领域的66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将在古籍定级、修复保护、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评选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表示,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加快进行古籍普查软件平台的研发,建立中华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和中华古籍保护网,在网上及时发布、定期更新全国普查结果。为使保护成果得到充分利用,国家还计划在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一期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启动第二期明清珍贵古籍的影印出版工作。 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和中国民族图书馆馆长艾合买提代表古籍保护工作试点单位在会上发言,表示一定把试点工作扎扎实实搞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