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代纷乱的世局造就了时人独特的生命感受。生死之事作为命里应有之义,却经常被人为地强调与凸显出来。孔子所言“未知生,焉知死”,到了这一特殊时代,也被尘封起来。有关百年之后的人事与梦想,不经意间即从魏晋时人的言行之中流露出来。 据《晋书·羊祜传》记载,西晋羊祜乐山水,每访风景于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与僚属语:“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言语中弥漫着悲凉与哀戚的慨叹。羊祜将人的生命置于亘古永存的山水之间,自然难免生命不永、须臾即逝的无奈与惆怅。这样一种看似极不明智的旷世之悲,却是时人的普遍情绪。东晋的王羲之在他著名的《兰亭集序》一文中,同样透露了生死的困惑。 永和九年(三五三年),孙绰、谢安、支遁、王羲之等名士和王氏子弟四十来人齐集会稽西南的兰亭。时值三月初三,他们的集会源于一种古老的风俗叫“修禊”,即古人会在当天临水祭祀,以攘除不祥。兴许由于当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加之当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所以仪式过后,这帮名士的风雅瘾又犯了。他们饮酒赋诗,曲水流觞,畅叙幽情。如此盛会,千古难逢,想必与会者也有切身体会,故此王羲之称此次聚会已经“极视听之娱”了。然而,欢娱之后,他们又不期然地感到这背后有惘惘的威胁。生死之悲成为时人挥之不去的幽暗魅影。
在美景盛会之中,王羲之顿然觉得:“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生苦短,就有如抬头与低头的一瞬间。唯其如此,所以只有及时行乐。但是,悲哀一旦袭来,连眼前的乐景乐事都不能救赎心情,而只能徒增一层悲凉,正如《诗经》所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此刻的王羲之触景伤情:“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于是,一场盛会演化为对死生的冥想与痛心,忧伤有如裂帛之声,穿越千古而来。王羲之像羊祜一样想到了前贤往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时代动荡如斯,个体往往朝不保夕,这种沉痛的体验让王羲之不得不直面现实,而斥责庄子生死同一、彭祖殇子同寿的观念为荒诞不经。 由此可见,魏晋时人的旷世之悲及其解救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由乐而悲的情感抒发模式。他们总会在游山玩水的惬意背景下,情绪急转直下,为人生短暂而苦恼。其二,“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他们总会想起历史中的贤达胜士,也曾在此山此水之间徜徉抒怀,而如今已是湮灭无闻,不禁想到当下的此情此景在百年之后,也将同样成为历史的陈迹,于是悲从中来。其三,积极的享乐主义与现世情怀。尽管生命不永,他们总会怀抱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化忧伤的思想为及时的享乐。可以说,他们是一群悲情的享乐者,游走于现世与历史之间。 当然,六朝的悲情并非无源之水,而是渊源有自,并且源远流长。《古诗十九首》给我们透露了许多汉代的行为观念,其中,“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以及“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等句,与魏晋时人的生命情结如出一辙,可知后者沿袭前者而来。而初唐诗歌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其间蕴含的生命意识与历史情怀,则明显带有魏晋时人的思想印记。 魏晋时人的旷世之悲还导致追求长生观念的盛行,而这又导致服药之风的盛行。所谓“药”,即寒食散,又称五石散,时人认为服食后可美容美颜与补肾壮阳,甚至可延年益寿。因服食后浑身发热,需要散发,必吃冷食,所以称“寒食散”。鲁迅在那篇著名的讲演《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认为,服药之风对魏晋许多行为方式、审美情趣及价值观念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比如,服散之后,皮肉发烧,窄衣容易擦伤皮肤,穿鞋也不方便,于是当时便流行大袖宽衣、不穿鞋袜而穿木屐,等等。但是,服用寒食散之后,极可能中毒而死,这无疑是对长生目的的一个反讽,故魏晋以后此风乃止。 其实,六朝虽然弥漫着旷世的悲情,充斥着“行散”的名士贵族,但也不乏理智而清醒的人生体认者。《南齐书·豫章王嶷传》载: 嶷谓上曰:“古来言愿陛下寿偕南山,或称万岁,此殆近貌言;如臣所怀,实愿陛下极寿百年亦足矣。”上曰:“百年复何可得?止得东西一百,于事亦济。”
这只是六朝时代君臣的一次普通对话,但它背后的生命意识却已经超越于六朝之外,故而值得在此复述一次:萧嶷对武帝萧颐说,自来称颂皇帝寿比南山,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只是拍马溜须一类的恭维话,而我由衷地祝愿您长命百岁就够了。武帝答说,长命百岁又谈何容易呢?只愿活到将近百岁,人生就算美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