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牛河梁:见证五千年前的原始文明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7-2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女神庙遗址

     

     

    女神庙复原图

     

    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大家都说中国有5000年文明史。而考古实证,一般将中国文明起源限定在距今4000年的夏代,之前的那1000年,即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还有待更充分的考古发现来证实。

     

    720日上午,在集中展示辽河流域古代历史文明演变过程的大型展览《辽河文明展》上,专业人士明确告诉记者:辽宁牛河梁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等一大批文物遗存的发现,证明5000年前这里曾经存在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也为传说中的五帝时代提供了一个实证。

     

    百转千回 女神一笑

     

    早在上个世纪初期,日本人类学家、考古学者鸟居龙藏就已注意到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那片褐红色的山峦,但他当时的考古活动仅限于地面采集。1922年至1924年,法国自然科学博士桑志华也多次到过赤峰,发现了2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30年,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永辗转到达赤峰,收集了一批新石器时期的石器和陶片。1955年,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尹达在他所著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里,将赤峰及周边地区发现的与红山遗址文化特征相似或相同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自发现以来,不断给人带来惊喜,其中最大的惊喜就来自于与赤峰山水相依、鸡犬相闻的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与凌源市交界处的牛河梁。在牛河梁绵延十几公里的群山上,考古人员发现了有规律分布的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群。

     

    回忆起牛河梁红山女神的出土过程,考古队员们至今仍然兴奋不已:那是1983年秋季的一个黄昏,勘察了一天的考古队员准备下山,一名队员无意中在冲水沟边发现一块土红色的“东西”,他定睛一看,居然是一件人像雕塑的鼻子!冲水沟里怎么会有泥塑的人体残块呢?队员们的视线不约而同地顺着冲水沟瞄向高处的东山坡。在那里,当他们小心翼翼地把50厘米厚的表土层清理掉后,震惊世界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横空出世。

     

    女神庙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半地穴建筑,南北长22米,东西最宽处约9米,最窄处2米。在建筑遗址主室西侧,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特殊的泥块,在剥离这个泥块时,人们都屏住了呼吸,空气也仿佛停止了流动,只有小铲子和小刷子在剥离泥土时发出沙沙的声音。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个人的面部轮廓开始显现,接着,头颅、眼睛也逐步显露出来。在地下沉睡了五千多年的红山女神,带着嘴角一丝若有若无的浅笑,终于露出了她那端庄而又高贵的容颜。

     

    女神庙出土了大量泥塑人像残块,目前已经被确定为庙内供奉的神像,分别相当于真人的原大、2倍和3倍。其中相当于真人3倍的女神像残件,位于主室中心,可能是一尊主神,说明围绕主神的群神崇拜已经形成。有专家认为,联系到那些分布在它周围的十余处大型积石冢群,女神庙作为当时极为重要的场所,是红山文化先民们所共有的祭祀活动中心。

     

    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的考古界泰斗夏鼐,在看到女神像的照片和有关材料之后,为慎重起见,叫来科研处处长乌恩岳斯图,要他赶到牛河梁,对女神像的年代进行鉴定。经过碳十四测定,女神像的确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人们终于在长城外找到了中华民族一个更老的家!

     

    五千多年前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的出现,为夏代以前的“三皇五帝”传说,找到了实物依据,把中华文明史确凿地提前了一千多年,也为中国上古时代社会发展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中华文明从黄河的摇篮里孕育出来,然后再传至华夏各地。而红山文化的重大考古发现,为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说提供了证据。1991年,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在《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一文中明确提出:“以发展顺序看,中原并不都是最早,不都是从中原向四周辐射。从旧石器中晚期到新石器初期,很可能辽河流域比海河水系早,海河水系又比黄河中游早。旧石器时代晚期,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这一片,文化发展走在前列,从而为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前导地位奠定了基础。8000年前阜新查海玉器及其后红山文化‘坛、庙、冢’的发现,是辽河流域前导地位最有力的证明。”

     

    轩辕女娲 遐思无限

     

    辽河是否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条母亲河,目前在学术界还意见不一;但学术的争论,并不妨碍人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红山文化时期,正是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据史载,五帝之一的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有专家据此认为,当时的黄帝部族还带有浓厚的北方游牧和渔猎民族的习俗。而对黄帝率领的与炎帝作战的熊、羆、貔、貅等猛兽,一般认为是黄帝部族内以野兽为图腾的诸部落名称。黄帝战蚩尤于涿鹿之野,其地在今河北省西北部。再联系到周武王封黄帝之后于蓟,其地在今燕山南麓长城脚下,与辽西相邻。把牛河梁考古发现与古史传说相联系,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黄帝时代的活动中心,只有红山文化的时空框架与之相应。”

     

    日前,朝阳师专校长、历史学教授雷广臻经过进一步研究,又为红山文化区是黄帝、颛顼部落活动区找到了更多的旁证:

     

    首先,牛河梁积石冢惟玉为葬,惟玉是礼,传说中黄帝以玉为兵,黄帝妻嫘祖养蚕,红山文化出土文物即有蚕玉器、玉兵器,此为“玉证”;其次,传说黄帝染五色衣裳,牛河梁出土的陶塑所穿短靴前有异常精美的花纹,此为“衣证”;第三,红山文化区是龙文化起源地之一,玉龙形象、凌源潜龙(红山文化区域发现的蜥蜴化石)形象与中国古代象形文字“龙”字有诸多相似之处,此为“石证”;第四,《山海经》中多处提到颛顼,而宋、元时期的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中明确说,颛顼活动区在“棘城”,即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北。义县与朝阳山水比邻而居,这也为红山文化区系黄帝、颛顼部落活动区提供了又一个“旁证”。

     

    于是有人大胆猜测,牛河梁可能是黄帝时期文化的大本营,黄帝从辽河流域、从牛河梁走向世界……

     

    除此而外,红山女神的出现还让人想到了采石补天的女娲。史料记载,天崩地裂时“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龟足以立四极”。而在距离牛河梁女神庙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座人工夯筑起来的小土山,形状为圆锥形、小抹顶,考古专家将其称为中国的“金字塔”。“金字塔”顶部是炼铜遗址,有1500个炼红铜的坩埚,坩埚像现代人用的水桶一般大小。这个冶炼红铜的遗址,与传说中的女娲炼五色石情节十分吻合。

     

    对金字塔周围的墓葬进行挖掘的结果更令人称奇。一座积石冢的中心大墓里出土一具完整的男性骨架,头部两侧有两个大玉环,胸前佩有双龙相交的勾云形班次佩,头的上部有玉箍,腕部有镯,双手各握一玉龟,一雌一雄,相配成对。奇怪的是,玉龟无头无尾无足,浑然一体。这样的玉龟同样也出现在其他积石冢中,联想到古籍记载中女娲补天时“断龟足以立四极”的神话传说,人们没法不产生更多遐思。

     

    申遗路上 我犹可追

     

    “以牛河梁遗址的成就,十年前就应该成为世界遗产。”一位资深专家对记者这样说。

     

    牛河梁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的动议始于1994年,当时世界银行在辽宁有一个环保项目,其中一个子项目是文化遗产保护。其时,牛河梁考古发现在世界上风光无限,以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和威望,足以问鼎。直到1999年,国家文物局还特意发函,希望牛河梁遗址申报世界遗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朝阳市并没有申报。

     

    错过了机遇的快车,再追赶起来难度就要大得多。2000年,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了《凯恩斯决议》,对世界各国每年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的数量提出了严格的限制,已有景观入选的缔约国每年只能推荐1个提名地,而没有景观入选的国家可以推荐3个。尽管经过我国努力,2004年世界遗产委员会苏州会议修订了《凯恩斯决议》,每个国家每年可申报两项(其中至少有一项为自然遗产),但鉴于中国有竞争力的项目众多,牛河梁只能在已经排好顺序的申遗项目中排队。

     

    令人欣慰的是,朝阳一刻也没有停止申遗的努力。阻碍牛河梁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环境问题,一个是展示问题。瞄准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朝阳开始发力。

     

    按照世界遗产中心要求,遗产周边的环境要与遗产本身达到和谐相处、和谐统一。牛河梁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横跨建平、凌源两县市3个乡镇,高峰时曾有个体采矿点38个,铁选厂、碎石场等企业7家,选矿和建材企业见树就砍,见土就挖,煞尽了牛河梁风景。

     

    “就是金矿也不能采,否则就是历史的罪人。”朝阳市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要保护好这份珍贵的世界遗产,就必须踢开这些破坏遗产环境的绊脚石。为此,该市决定关停位于保护区内所有的碎石厂及采矿点,对拆除建筑和设备造成的损失,由市财政给予一定补偿。目前,大煞牛河梁风景的采矿选矿企业已全部关停,并已着手进行生态恢复。

     

    牛河梁二号地点大型祭坛遗址紧傍国道101线,每天数以千计的汽车从这里往来穿行;而往南走几十米就是锦承铁路,京丹、沈赤、锦承等多对旅客列车和大量的货车不时隆隆驶过。为了确保女神的安宁,新近开工的四平到北京高速公路穿行牛河梁路段设计方案七易其稿,最终从遗址保护范围“擦边”而过,从遗址保护区穿行的距离由10公里减少到4公里。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女神庙遗址只有一个简陋的防雨棚,既不利于保护,更不便于观看;积石冢发掘出来后,长期暴露极易遭到破坏,需要把真迹复原,再在地面上建一个复制品供人参观。为此,辽宁省政协委员们经过深入调查,提出了一份中肯、可行的方案:建议在女神庙建一个500平方米的集保护、展示、研究于一体的大厅,既可以对遗址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又可供游人参观。其次,第二地点、第十六地点的积石冢要在保护的前提下部分复原展示。再就是建一个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将牛河梁遗址发掘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和玉器保护好,并供人们参观。

     

    辽宁省政协委员们在提案中还提出了几点希望:首先要提高对牛河梁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牛河梁遗址申报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各项工作的安排,同时要加大对牛河梁遗址申遗工作的政策倾斜力度,再就是搞好牛河梁遗址开发利用的总体设计和配套工程的建设,合理开发利用牛河梁遗址,尽快把牛河梁遗址建设成史前遗址公园,建成祭祀华夏女祖的圣地。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