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收藏,做了冤大头 一道大门紧锁,里面庭院深深,截然与周边城乡接合处的平房不同。坐落在南皋路上的这家博物馆,数千件瓷器、家具陈列其内。博物馆的主人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曾经当过工人、编辑、下过海,现在是收藏界大腕,他就是马未都。 七八岁的马未都对姥姥家的大掸瓶和墙上的字画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他最早接触的瓷器和古典家具。不过,马未都认为自己会走上收藏之路,更多的是因为酷爱文学。 上世纪70年代末,文学时代的马未都也是个文艺青年。在第四篇之前,马未都所投的文章全部石沉大海,直到讲青年人情爱的小说《今夜月儿明》被《中国青年报》副刊以整版篇幅发出来后,马未都的文学才华才受人关注。 两个月后,一夜成名的马未都被调到了中国青年出版社,成为当时该社最年轻的编辑。 “文物与文学有相连关系,文物在文学之上,文学更多的是想象空间。我当时对很多历史都闹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就特别想知道。看历史吧,历史是文献历史,真实性不能完全保证。但是文物则不同,它构成的是证据史,”马未都表示自己喜欢上收藏完全是因为想从文物这一证据史中知道更多历史的陈年往事。 正是出于对证据史的信奉,马未都在1982年,没有任何收藏经验的情况下,花了1600元收藏了四扇屏。这件藏品被搞古典家具的张德祥笑称,马未都做了一次冤大头,其实只要400块钱就能买到。 不过,马未都看中的却是这件四扇屏内的瓷器元素:钧瓷内镶,以元代钧瓷残片为主,也有宋代的钧瓷片。 钧窑在民国以后就成为稀世珍宝,收藏界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一具钧器千重复”之说。 在地摊上挑宝贝 自收藏了第一件藏品后,马未都的收藏热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现在他回忆起自己当年是“怀着极大的兴趣,尽管当时没有人能理解我。”有一次,马未都在玉渊潭东门的地摊上,花了100多块,淘到一样瓷器,自己兴奋得很,到单位上班,忍不住拿出来把玩,同事见他拿着件瓷器专心把玩,出于好奇,都围过来看。 一听花了100元,立马摇头,不解。而那件瓷罐是明朝的,在马未都看来,当时已经找不到第二件了,花100元完全值。 正如这件花了100元钱的明朝瓷器,马未都手上的大多藏品,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地摊上买的。 “那是早期的早市,处于半地下状态,”马未都就经常出入于那些自发形成的古玩交易市场,有玉渊潭东门、后海、朝阳门外。那时候,古玩收藏还没有形成气候,东西极为便宜。 在出版社上班的马未都,家住在西郊八里庄那儿,上班必经玉渊潭东门。每天上班途上,马未都必要转到那儿,淘点东西。“你让我具体说我当时淘了哪些文物,我真说不出来,基本上我现在很多藏品都是那时收藏的。那时你去地摊上,满地都是宝贝,我只是在宝贝中进行挑选。”很难想象,当时马未都搞收藏的时候,瓷器收藏中的佼佼者———官窑都是放在地上来卖。而马未都一直都称自己只是比别人了解文物早一些,掌握的知识全一点,正好天时也赶上了,“那时是收藏的好机会,现在很多人都已丢失收藏的机会了。”当时靠做编辑及一些稿费,马未都收藏了大量自己喜欢的瓷器,“那是因为卖价都很低。”除了在地摊上拣宝贝外,马未都还经常去南城一专门收破烂的张老头那儿。张老头,以拣破烂为生,人称“破烂张”,推着一辆平板车,主要活动于城乡接合部收废品。当时许多农民听说家里留下来的老物件能卖钱,纷纷推着东西进城。张老头就会在城边拦住,旧家具、古瓷器、陶罐,统统揽进腰包。 另一方面,张老头听说城里有批“倒爷”在倒腾古玩,便把从农民手里收上来的东西转手卖给他们。 这样两头对接上以后,张老头索性就在家门口挂一牌。专收旧货,也卖旧货。 在马未都的记忆里,张老头夏天了还捧着个热水袋,因为他是个风湿病患者。 马未都接触这位老头后,知道张老头对古玩其实一点都不懂,只知道老的东西比新的值钱,至于值多少钱,一概不知。马未都并未显示自己是个行家,只是出的钱比别人多一点。张老头就喜欢把东西卖给马未都。 想不走眼,看实物吧 瓷器被称为收藏界第二难鉴定出真伪的文物。现在的马未都经常被邀请去鉴定宝贝。不过,一定要让他说出鉴定真伪的法宝,他却没有答案,只是说看实物多了,“那时,你就会对真品、赝品形成一个感觉。你让我具体说什么经验,我这真没有,”马未都将自己的这种不同别人的识别能力,比喻成是听张靓颖唱歌。技法完全一样,但是听别人唱就是唱不出海豚音的感觉。 “当时每个博物馆都去跑,”只是因为故宫博物院的陶瓷馆较为丰富,马未都天天跑过去。展厅光线暗,马未都每次去,都要带上手电筒,一待就是几个小时。这一来,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马未都一进展厅,工作人员就喊来了保卫人员。只是碍于马未都一直用心看展品,就不好意思直接上来盘问。 直到有一天,工作人员忍不住上来,“你在这看什么呢,还拿着手电筒,看不见东西吗?”马未都知道自己拿手电筒近距离观看,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你的看得见与我的看得见不是一个标准。”久了对故宫陶瓷馆内的东西都熟稔于心。有一次,马未都跟工作人员说展厅内有个瓷瓶被人动过了。工作人员不相信,等问了以后才知道头天她倒班的时候有人为拍照动过它。 “那是瓷器,转圆周的,摆着的时候,我只能看到三面,我那时一直想看到另一面,但那样摆法是看不全的,结果有一天我看到了背面,自然是被人动过了。”现在被马未都通过自己感觉淘回来的宝贝全都放在了一个叫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内,北京一个,杭州一个。观复取自老子《道德经》:万物并坐,无以观复。“我希望达到老子这句话中的境界,每个人都应努力去追求的。”博物馆成立是1997年,也顺理成章成了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马未都称自己做博物馆是中国最认真的。 博物馆内的设施、场馆卫生都极为讲究,“你摸不到一点灰尘。”对藏品极为重视的马未都现在也已经开始考虑它们的未来。对待这个问题,马未都决定将藏品献给社会,“但是经常有人误会成是给国家,”为此,马未都将博物馆改成理事制度。做出这个决定源于儿子对其的一次交谈,讲到英国大学实行校董制度。马未都把剑桥、牛津的“牛”归于有好的制度。他摸索了欧美高校的校董制度,决定将私人博物馆改成理事制度,“即使个人不在,但是整个制度还是能使博物馆延续下去。” ■收藏故事 走向拍卖场 20多年来,马未都的收藏经历了中国收藏所走过的几大阶段。先从早市地摊上淘宝贝,再到合法的古玩市场,最后进入拍卖场,“文物市场形成了,对收藏来说,简单化了,也明朗了。”苏富比香港30周年拍卖会上,出现了紫檀描金七重檐宝塔。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搞收藏,马未都便喜欢瓷器与古典家具。最初收藏红木家具,后来是紫檀,由此紫檀描金七重檐宝塔一亮相也立马引起了马未都的兴趣。 这对宝塔是清代达官贵族献给乾隆母亲的寿礼。塔为七重,高216厘米,有48座佛龛及佛像48尊,曾于100年前流入英国。 马未都以350万元拍下,因为体积太大,拆成四段运回国内。观复古典博物馆内,这对宝塔马未都将塔连同其他的皇室家具摆成了“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尽管马未都在评价自己所收藏的宝贝时,总是说:“我没有最珍贵的,每一件都一样。这就像十个拇指,咬哪个哪个都疼。”不过,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知道这件拍卖回的宝塔是众多珍品中的珍品。 收藏为了精神享受 拍卖行蓬勃,带来了瓷器和古典家具的价位节节拉升。马未都的藏品引来了更多人的价格换算。不过,马未都认为自己对收藏,依然是精神享受至上,资本主义靠后。 在精神享受中,他还将自己的收藏延伸到证据史的考据。 除了北京,马未都没少跑外地的古玩市场。上世纪90年代,马未都在厦门古董市场上拣了个“漏”,淘到了青花镂空“永享太平春”文字碗。这是晚明万历年间的,不过当初却被鉴定为雍正时代。等拿回去后,通过瓷器的特点,马未都认定其为晚明期间。“这碗还纠正了我们对历史的一个误区。”以往晚明被记录成民不聊生,不过,马未都却相信通过观察自己收藏的这个碗,足以证明晚明并非黑暗到极点,“当时,至少是在贵族阶层还是生活奢华,否则也不会在碗上刻上‘永享太平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