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乾之世,依(运)河临(长)江的扬州百业兴旺,盐业为最。《两淮盐法制》载,每年两淮盐之吞吐量为一百五十二万五千九百余引,合数亿斤,盐商可赚银一千五百多万両,上缴盐税六百多万両,占全国盐税百分之六十以上。盐税占全国税收入的一半。乾隆感叹道:“盐商之财力伟哉!”两淮盐商多居于扬州,又被叫作扬州盐商。扬州商业在全国的地位相当于今天之上海。商业的兴隆奠定了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乘的学术、戏曲、园林和工艺为书画艺术的成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好大喜功的皇帝多次南巡于此,扬州更带上浮华之气──私家园林,楼台亭阁,休闲场所,茶楼酒肆,鳞次栉比。商人多愿结交位高权重者,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乐意结交文人,以博儒商之名。非儒商附庸风雅。中产之家追随富贾,以室中悬书画为荣。民谚曰:“家中无字画,不是旧人家。”──正宗且有地位的扬州人家,被称为旧人家。衣食有着,推动文人潜心从文。收藏书画人家多多,自然互相攀比;以书画为业者多多,免不了互相品评。这些自发活动使书画品位趋于精妙。重文的氛围吸引八方文人墨客流向扬州。康乾之世(一六六二──一七九六),本地和各地来扬的画家比较有名气者就有一百多个,扬州八怪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扬州八怪一般是指活跃于康乾之世的扬州画家或者说是画派。康乾之世推行文化专制主义,但非政治中心的扬州相对宽松。扬州八怪是一支反对礼教传统,反对文化保守,反对思想僵化的异军。他们的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对于社会改革、民族觉醒有些许启蒙作用。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畴。 扬州八怪见诸十四种文献。有的说指八个画家,有的说不止八个,有人说没有八个。指八个画家的说法有四种,实际上也不一致:有的说是这八个,有的说是那八个。不止八个的说法也不一致:具体个数不一,最多的指十一个。十四种文献所指计十五人。但是,影响最大的是李玉芬在《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列出的八人。这八个是十五人中绘画成就杰出者。现在说的扬州八怪是指八人或十五人──这是一种概全的折衷说法。“八”是虚数。以“八”打头的固定词组很多,如八仙过海。扬州的琼花,又叫聚八仙。当初,有人提出排画家名次时或许也有凑足八个的意思。你排八个,我排八个,但是实际所指不一样。“扬州八怪”出自一些人之口有贬义,“怪”是怪异的意思;出自有些人之口是褒义,是创新的意思。贬义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们对这一画派价值认识的提高逐渐消失了。扬州八怪中才学最高者是金农,社会影响最大的是郑燮(板桥),他的名言如“难得胡涂”、“吃亏是福”,妇孺皆知。 扬州八怪在特定情况下缩略为八怪。扬州民间现在还有八怪、八截(折的意思)和丑八怪之说。这人穿着,举止不同于一般人,人们就说他是八怪。有人把猪八戒说成猪八怪。八怪又等同于猪八怪。这个人不太聪明,甚至还有点差误(头脑算不上正常,正常是十截),人们就说他是八截。“八截”和“八戒”同音。通常把一个很丑的人说成是丑八怪。因此,今天,出于百姓之口的“八怪”在较多的情况下有些贬义,出于文人之口的“八怪”就是指扬州八怪。 八怪十五人中只有四个算是扬州人。高翔是扬州市区的。罗聘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扬州。郑板桥和李觯是兴化人。其余都是江淮及其附近地区的人,一度或较长时间在扬州定居并以卖画为生。 八怪十五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仕途失意者。计四人。他们有短暂的为小官经历,但不为官场所容,或被诬陷,或忤高官悍吏被迫辞官,而流寓扬州以卖画为生。二、功名不就的文人和孤芳自赏的隐士。他们科场失意,被世人侧目,只得隐居扬州,卖画为生。其画冷僻清高,不同凡响。三、身怀绝技的职业画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的多数时光生活在社会底层,对于社会的黑暗、人世的凉薄、潜在的危机了然于胸。官商多数情况下不把扬州八怪看成“人”。他们不为朝廷所重,遭到画坛上的正统派和守旧派的攻讦和嘲讽,心中的不平之气化为笔底波澜。请看李觯笔下的竹:狂风劲吹,势欲横扫一切。拳石旁的数杆竹,虽然受到风的鼓荡,还是坚强不屈地昂然直立。这是不屈服于邪恶势力的画家性格的写照。 扬州八怪的主要特色是:一、关心民瘼,针砭时弊。他们不屑于作应制之画。黄慎常以乞丐流民为画题,反映所谓“盛世”之下人民的疾苦。一幅群氓聚讼图惨不忍睹。李觯在画题中无情鞭挞了黑暗的现实。一幅《舆隶凶如马踢人》,所反映的是官绅凶残──舆隶尚如此,更何况官绅呢。罗聘自称能白日见鬼,画《鬼趣图》以讽刺之,以说明社会的黑暗。二、不守成法,大胆创新。正统派画家以遵从古法为原则,画作多粉饰太平,以取悦达官贵人。扬州八怪偏离“正宗”,从大自然中发掘灵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题材,令人耳目一新。三、诗书画印,完美结合。扬州八怪的不少作品,亦诗亦画亦书。他们被称为画家,但同时也是书法、篆刻名家并有诗文传世。十五人中,有十三个有诗文专集流传至今。说他们是画家的时候多,是因为他们在几个艺术门类中绘画的成就最高。如,李方膺《潇湘风竹图》上有诗云:“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公。请看尺幅潇湘竹,满耳丁冬万玉空。”诗配画,画配诗,相得益彰。四、取材平凡,变俗为雅。乞丐、妓女,葱姜菱藕皆入画──这是他们身边的人和事物。如,罗聘的《葫芦图》,只画了随意堆放的四五只葫芦,表明画家对日常生活的关注。 扬州八怪十五家现存绘画真迹八千余幅,分藏于中国和亚、欧、美、澳数百家文博单位、高校和个人。目前,扬州有清代画家研究会。天津出齐了《扬州画派书画全集》。上海出版了《扬州八怪传记丛书》。扬州八怪纪念馆建于古西方寺,金农晚年曾寄居于此。明代的楠木大厅为主展厅。大厅正中是十五位画家的大型群雕。或坐或立,或欣然挥毫,或提笔凝思,或两三围坐,促膝交谈切磋,或一人高谈阔论,三四洗耳恭听。立于正中的清瘦者为郑板桥,其右魁梧者是金农。大殿三面是高四到五米、长三十八米的仿漆器壁画。好一幅扬州的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十八世纪扬州的城市景观和风俗民情。其西北是馆中之馆──金农寄居室。 扬州八怪从被贬,得到广泛的认同,给我们许多启示:艺术的发展需要宽松的环境,张扬个性、触及时弊、求新求变的作品才有价值,价值才高,才能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