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日启动的安徽凌家滩遗址第五次考古发掘现场,凌家滩考古发掘负责人、安徽省考古所张敬国教授将前四次发掘的成果对记者一一道来。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自然村,是距今5300至5500年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晚期的聚落遗址,总面积160万平方米,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87年以来,安徽省文物考古所先后在此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2200平方米,出土玉器和石器1300多件,墓葬66座。据悉,前三次发掘主要出土玉器、石钻等文物,第四次发掘除了出土玉石器外,还发现了红陶块遗迹、水井、地基等。 红陶块遗迹分布在凌家滩自然村内,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厚度1.5米。“像这样大面积和厚度的红陶块遗迹目前在国内是首次发现,可能是大型宫殿或神庙的遗迹,也可能是部落的广场中心。”张敬国教授说。 据了解,红陶块经过高温烧制,质地坚硬。中国古建筑协会会长杨鸿勋先生认为其应是中国人类建筑史上的一次革命,是现今我们所用种类砖的祖型。 古井也发现于红陶块遗迹中。该井是目前国内已知最早的水井,其井壁上半部系用红陶块圈成,直径约1米,深约3.8米。井的出现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凌家滩的先民进入了文明社会,因为他们懂得饮用卫生的井水了。 在第四次发掘中,有一个重大发现就是祭坛。张敬国教授告诉记者,祭坛呈长方圆角形,西高东低,面积约1200平方米,建筑在凌家滩聚落中心的最高处,分三层筑成,表层有积石圈和祭祀坑。这种建筑方法和风格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在安徽属首次发现,也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三座大型祭祀遗迹之一。据介绍,祭坛是聚落经济和文化的集中表现,是神权和王权高度集中的表现,表明凌家滩先民此时已经进入相对于自然依赖和图腾崇拜更高阶段的文明社会。“祭坛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国家的出现,说明早在五千多年前,巢湖流域就存在着国家的雏形,这为探讨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张敬国教授说。 同时,考古发掘表明,凌家滩是中国玉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玉器,种类之多,造型之美、制作之精,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其他古文化遗址不能比拟的,具有重要的考古、历史、科学和美学艺术价值。如浮雕玉人,第一次展示了原始人完整的形体风采:长方脸、浓眉大眼、双眼皮、蒜头鼻、大耳大嘴,头上戴的圆冠,腰部饰有斜条纹的腰带,唇留八字胡,玉人双臂弯曲、五指张开放在胸前,臂上饰满了玉环,说明此时已有审美观念,人们通过佩带首饰来装饰自己。另外,出土的玉龟和玉版可能是远古洛书和八卦,在科学文化史上有着特殊意义;而扁圆形首尾相连的玉龙则因强烈而鲜明的造型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此外,在凌家滩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石钻是20世纪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对研究石器时代制造工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石钻本身的设计包含了机械、力学、几何的基本原理,螺丝纹的钻头是独创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专家们认为,凌家滩遗址是中国第一个以地势分层次建筑的聚落遗址,是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演进,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具有突出地位。凌家滩祭坛、红陶块遗迹和玉礼器的出现,对研究古代宗教、国家、原始哲学思想、历法制度、金属冶炼技术、龙文化的起源,以及工艺美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