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至18日,中国史学界济济人才聚集京城,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第一次修纂工作会议在北京香山饭店隆重召开,标志着新中国规模最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的修订工作进入实质性修纂阶段。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经传体史书的统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共计3300卷,约4700万字。《清史稿》共529卷,约1100万字,1920年被纳入“正史”系列,与“二十四史”并称。以“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为代表的传记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辛亥革命结束清朝统治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4000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 修订工作正当其时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是毛泽东主席指示,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由中华书局组织全国百余位文史专家,全国学术界、出版界通力合作,历时20年完成的新中国规模最宏大的古籍整理出版工程。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史学研究有了很大发展,文献资料的利用也更为充分,学术界历年来关于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校订研究也有很多的积累,修订工作正当其时。 党和政府对修订工作十分重视和支持,2005年11月,温家宝总理和陈至立国务委员分别对修订工作做了重要批示,要求重视和支持古籍整理出版事业,解决好资金和人力问题。目前,修订工程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中国出版集团“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并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与会的学术顾问、修纂委员会和审定委员会讨论通过了修订工作总则、工作流程,并对各史修纂主持人提交的修订草案进行了交流研讨。 全国史学界力量再次聚合 会上宣读了修订工程的组织机构名单。该组织机构由学术顾问、工作委员会、修纂委员会和审定委员会组成,并设立了由原北京、上海两地点校本责任编辑为主体的特约编审小组。工作委员会主任由杨牧之担任,任继愈任总修纂,王元化、王永兴、王锺翰、冯其庸、何兹全、季羡林、饶宗颐、蔡尚思、戴逸等任学术顾问,另有修纂委员、审定委员、特约编审100余人。 任继愈先生对此次参与修纂的人员提出了殷切希望:此次修订的意义不但在于推出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的定本,重要的还在于培养一支古籍整理研究的学术队伍。上个世纪“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点校汇聚了当时全国史学界老中青三代学术力量,锻炼出一批基础扎实、水平高的学者专家;当年参与点校的中青年学者年岁都大了,借着这次修订的机会,将一批年轻的研究者带出来,使他们成为未来古籍整理的中坚学术力量,这样才能保证学术发展薪火相传。 提出修订工程总体目标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是原点校本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延续。这一历史定位为修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修订工作将在原有点校基础上展开,将严格遵守在点校本基础上进行适度、适当修订和完善的原则,通过全面系统的版本复核、文本校订,解决原点校本存在的问题,弥补不足。在原有基础上,形成一个体例统一、标点准确、校勘全面、阅读方便的全新升级版本,进一步确立并巩固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现代通行本的地位。这就是修订工程的总体目标。 据介绍,修订本将以各史为单元,繁体直行,重新排校,分史单行;并适时推出简体字版、电子版、网络版。出版形式将保留原点校本平装单本薄册的印装形式,既要富有中国古籍的书卷气,又要呈现时代的美感,便于阅读和查检。 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徐俊在会上宣读了关于征集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校订意见和档案资料的公告,向社会大众继续广泛征集校订意见和相关档案资料,为修订工程提供更多的资料,使之尽善尽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