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道德经》:文化的回归与超越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5-0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道教协会共同举办的“国际道德经论坛”,历时7天,圆满闭幕。《道德经》已成书2500年,为什么还要举办这个论坛,为什么还要提倡重视《道德经》?

     

    重视《道德经》,看似一次对经典的回归,其实在酝酿一个时代的进步。在老子的时代,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关系比较简单、自然、朴素,人们比较容易效法自然法则。而进入到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复杂许多,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巨大成就面前,比较容易自我陶醉甚至得意忘形。重读《道德经》,来一次返璞归真、道法自然的回归,做一点尊重客观、遵循规律的反省,或许有助于找回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真谛。

     

    研究《道德经》,看似一次对古典的发掘,其实在推动一个时代的超越。《道德经》的弥足珍贵,在于它具有超越历史、超越宗教、超越民族、超越国界的品质。“国际道德经论坛”摆出的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昂扬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则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应该包括继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的、我们新时代新中国的“文化复兴”。

     

    高颂《道德经》,看似一次对传统的依恋,其实在大踏步走向现代、走向未来。传统是民族的本,每一个辉煌的文明,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作支撑,都离不开先人的智慧与哲理的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张扬,民族精神就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

     

    当“国际道德经论坛”的火炬熄灭的时候,让我们将目光再次投向那熠熠生辉的坛徽。

     

    坛徽的下方,是逶迤的长城,象征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和生命力的生生不息;从这里,正腾起一条巨龙,站起一个巨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蓄势待发,势不可挡;而上方那朵璀璨的紫荆花,象征着中华民族不仅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还必将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坛徽的下方也表示西安古城墙的南门;而上方那朵欢欣跳跃的紫荆花,则代表回归祖国怀抱10周年的香港。这次论坛,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都西安揭幕,在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国际大都市香港落幕,象征着《道德经》将从古老走向现代,从中国走向世界。

     

    “道”,蕴涵着古今的连接,东西的对话,活力与和谐。我们继承历史,面向未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不会食古不化、抱残守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为着创新和超越。以多元、开放、创新的精神,对《道德经》重新审视、研究和诠释,是一次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化、全球化转化与重塑的努力,一次中华民族思想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演示。“道”是一条道路,一根纽带,使我们互联,让我们相通。“道”是创造、历程、境界和精气神。“道”有昂首前进之“首”,“道”有奔走不息之“走”。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