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一条洁白的小道——陈寅恪先生印象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5-0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在中山大学一个僻静幽雅的角落里,有一条洁白的小道,将一栋红色的小楼与草坪衬托得格外幽静。半个世纪前,就在这条洁白的小道上,一位双目失明的大师,踯躅在知识和思想的天空中,天马由僵,独立自由。

     

    他,就是著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解放后不久,过度劳累和疾病,让这位来到中山大学的教授双目失明。对他的学问和为人一直惺惺相惜的陶铸,让人为他修了这条便于漫步的洁白的小道。在这条小道上,大师一走几十年,拒绝了高官厚禄,一心沉浸在学问中。即使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始终坚守着自己独立、自由的治学精神,克服了身体上的不便,竟然完成了两次个人学问目标的巨大的转移。作为唐代历史研究的绝对权威,大师竟然在完成著述后,又转向了明清历史的研究,不仅如此,陈寅恪还在晚年,硬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八十余万字的《柳如是别传》,将他一生的研究与个人的精神集大而成。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么巨大的付出,还需要多么让人敬佩的治学精神!

     

    有幸瞻仰过先生的遗像。在那清癯的脸庞上,一双睿智深邃的眼睛凝视前方。是的,不知道内情的人难以想象,这双眼睛已经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可是,先生的学生说,大师一直就是这样睁着双眼。这双眼,看不到外部繁华的世界,却可以凝视穿透人心,在一个复杂艰苦的环境里,虽然弯曲却绝对清白地走在个人追求的小道上。也正因为如此,先生的桃李才满天下,也正是因此,学生的弟子才如此的出色,才有学生在八十多岁的时候,宁可不整理自己的著作,也要为先生整理全部著述;才有学生在文革时代,代替先生上台接受批斗!

    陈寅恪先生是我一直仰慕的大师。在近代中国,留在大陆上的学问人中,如果说还有值得人敬佩的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在下觉得,似乎只有陈寅恪和吴宓二人。他们从旧中国浓郁的学术传统中走来,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精神,治学严谨,为人坦率,没有政客的狡黠,没有投机者的乖巧,一身正气,浩然世间,他从那条洁白的小道上走来,凛然的神态让人肃然起敬。

     

    大师的人格让人起敬:作为学贯中外的大师,不少人想拜在大师门下。可是,陈寅恪却始终坚持严格的选择标准,没有自由之精神的人不要,没有独立性格的人不要。当不少人甚至还有他最为忠爱的学生都在劝说他适应潮流的时候,大师依然借自己在汪国维墓碑上的碑文为例,断然拒绝。或许,今天的人会说大师迂腐,或许还有人觉得他顽固,可是,就是这些迂腐和顽固,才塑造了大师独立而伟岸的人品,才值得后人如此的景仰。

     

    大师的治学让人起敬:双目失明,身有疾病,毅然在未知的领域里不断求索,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不仅如此,先生治学始终坚持自己严谨科学的风格,哪怕只有一个学生,他也要穿上大褂,一本正经。

     

    大师的思想让人起敬。作为一个旧时代过来的人,陈寅恪先生令人吃惊地保持着严肃科学、追求自由的思想。作为学贯中西的学者,早在1911年他就通读了《资本论》原文,理解了书内的知识。就在人云亦云的时代,先生却坚持“先了解后思想”的读书态度,拒绝“先思想后读书”,不迷信,不盲目,坚持科学求知,坚持独立求知,让我们这些带着成见去求学的人不仅汗然。

     

    漫步在大师曾经走过的小道上,想象着先生当年的思想。作为后来者,我们应该怎样去读书求学,应该怎样去做人处世?今天,从国家领导到普通大众,都在哀叹我们泱泱大国缺少大师,缺少大师级人才的时候,我们忽然发现,原来最缺少的,其实是做人的操守和精神。环顾四周,我们已经丢失了严谨、科学的精神,已经放弃了原则和立场,忽视了个体的独立与自由。

     

    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找不到一条洁白清晰的小道,慢慢迷失的,难道是整个民族的精神吗?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