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文明传承的隐忧:10万册古籍1人修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4-2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昨日是第12个“世界读书日”,这是所有读书人的节日,也是所有书籍的节日。然而,目前在湖北省图书馆、博物馆、寺庙等处收藏的百万册古籍,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后,正在日复一日地悄然走向消亡。 
                                  
      更让人心忧的是,湖北省目前从事古籍修复的专职人员不超过10人,平均计算,每一名古籍修复人员都要承担起至少十万册古籍的修补!熟悉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士都知道,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日前,我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在各省启动,古籍修复人才的严重缺乏成为计划实施中的最大难点。 
                                     
      百万古籍进入大规模老化期  
                                     
      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像力、创造力,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我国古籍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迭经水火兵燹的破坏,流传至今已是百不存一,但尚有丰富的遗存。   据初步统计,我省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寺庙中共保存着古籍约100万册。它们很大一部分已有二三百岁的“高龄”,正处于纸张大规模老化的时期。老化的主要原因是纸张内部的主要成分——植物纤维素发生了氧化降解和酸性水解,外在表现为纸张变黄和脆化。 
                                  
      前不久,国家图书馆对馆藏善本古籍的纸张酸性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测,结果表明,pH值已从上世纪60年代的弱碱性或中性转变为现在的酸性。照此酸化速度发展,100年后pH值有可能降至5.0以下,这意味着,纸张将全面脆化,保存年限不超过200年。 
                                  
      百万册古籍待修复是个大课题,更令人担心的是专业人员严重缺乏,行业里没有年轻血液输入。据了解,我省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足10人,其中多数已步入中年。省图书馆副馆长胡银仿对此深表忧虑:“古籍修复讲究慢工出细活,如果要追求修补的精细程度,一册古籍花费一个月都修不完。日子一天天过去,急需修复的古籍越来越多,从事修复工作的却只有这么几个老面孔,这怎么不让人着急!” 
                                  
      “师带徒”形式造成后继乏人  
                                     
      在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上,我国一直采用“师带徒”的形式,培养模式缺少连贯性和稳定性。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还未设置“古籍修复”这一专业,全国只有少数几个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该专业。 
                                  
      今年43岁的贺琳在武汉图书馆从事古籍修复工作,她和几名同事刚刚用20多年时间完成了7000册馆藏善本的修复。1985年,贺琳曾前往上海接受了近一年的古籍修复技术培训,她认为:“对古籍修复而言,一年左右的培训学习远远不够,古籍修复涉及版本学、装帧学、历史、化学等各个领域,需要掌握的东西太多了。” 
                                  
      2003年,文化部曾下发《关于开展培养古籍修复人才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北京、上海、江苏3省市开展培养古籍修复人才试点工作,并在部分职业院校开设了古籍修复专业。然而,由于这一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待遇平平,试点工作推广得并不顺利。 
                                  
      与此同时,许多原本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也在陆续转岗。工作的枯燥寂寞,部分图书馆对古籍修复工作的忽视,以及古籍中尘螨引起的皮肤过敏、鼻炎等职业病,都是造成古籍修复人才流失的原因。 
                                  
      与我国情况形成鲜明对照,同样是文明古国的埃及,硕士、博士从事古籍修复工作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从1979年开始,开罗大学考古学院就专门开设了4年制本科的古文物修复专业,并设有硕士点和博士点。该专业的学生大一、大二时必修化学、历史、物理和生物等基础课程,大三、大四时则参加实践和具体的修复项目。目前,开罗大学每年招收500名古文物修复专业的学生,应考者盈门。 
                                  
      高科技暂时填补人才缺口  
                                     
      面对短时期内古籍修复人才不可能呈现较大增长的现状,目前我国各大图书馆都在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研究传统修复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古籍修复水平和效率。 
                                  
      据了解,在北京、南京等古籍数量巨大、修复实力较强的地区,一批新的古籍修复技术正在展开应用。 

      比如“旧纸张保护技术”,将单根蚕丝织成网,覆在老化严重的纸张背面,用熨斗熨平,使其服帖地粘在纸上,成为“人工经络”;“派拉纶”则是将书本放入仪器,对书页进行“加膜”处理,“膜”能防水、防酸碱,好像给书穿上了一件“防护衣”。 
                                  
      与老的古籍修复手段相比,这些新技术的门槛更低,一般工作人员经过短训后就能较快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古籍修复人才的不足。 
                                  
      与江苏等古籍大省相比,我省古籍修复工作仅处于全国中游水平,目前仍停留在全手工修复阶段。令人欣喜的是,面对古籍手工修复效率不高的情况,省图书馆、武汉图书馆等已在努力开辟另一条途径实施古籍保护,他们开始对古籍进行影印或整理,希望通过开展出版、缩微和数字化等工作,使古籍化身千百,永久传承。 
                                  
      对于高科技加入古籍修复工作,胡银仿并没有盲目乐观,他说:“高科技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人手不足,古籍修复还牵涉到对书籍版本、装帧的鉴别等方方面面,这只能依靠古籍修复人才完成。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古籍修复人才把关,许多修复工作甚至会成为对古籍的又一次破坏!” 
                                  
      据悉,为了推进中华古籍的修复,我国计划分“三步走”:首先,全面清理全国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的馆藏古籍;其次,国家将出资开办半年制等短期培训班,弥补高等院校未设立古籍修复专业的缺陷,以更多、更快地培养专业人员;此外,还将建立起国家古籍保护重点实验室。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