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鲁迅书趣:门类庞杂 爱之弥深 极其挑剔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4-24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有一位前辈曾跟我说,了解鲁迅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必须看他的藏书。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常进出鲁迅的藏书库,才懂得了那句话的分量。鲁迅一生译书、著书、编书、藏书,可写的故事多多。仅从藏书里,就可发现许多可研究的话题,可惜现在还没有人认真、系统地做这样的工作。

      目前保留下来的鲁迅藏书有14000余册,基本可以了解到先生的读书状况。看鲁迅的藏书,我有以下几点印象:一是门类庞杂,科学的、文字学的、史学的、文学的,很多很多;二是发现他是有洁癖的,每本书都包装得整整齐齐,不在书中乱写乱画,爱之弥深;三是外国的书多,多是有精神冒险和独创的东西;四是喜好文物和美术品,对鲜活的、具有神异色调的艺术含有敬意。我曾看到他抄写的碑录、杂录以及收藏的造像及陶俑,深感其爱好之广。一般从事文学写作的人,眼光没有他那么宽大,那是精神的海的涌动,与之对视,心总不会平静下来的。

      鲁迅对书是挑剔的。他很长一段时间无力购置孤本与秘籍。但一般特别的奇书还是逃不过他的眼光。他喜看野史和乡邦文献,对几近淹没的佳作特别留意,购买了许多边缘人的旧书。这些书在一般读书人眼里不会被注意,鲁迅却从中悟出了什么。最让人感慨的是,他辑校了大量的古籍。比如《会稽先贤著述辑存》、《稽中散集》、《越人所著书集本》、《释虫小记》等。在鲁迅看来,世上有两种书是好的。一是智者的超俗文本,比如他购买的德国、俄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书,还有诗文类的作品。二是民间的艺术读本。以绘画为例,他曾提到的《智灯难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越画见闻》、《颜鲁公画像拓本》、《马江香花卉草虫册》、《花镜》、《老莲画集》等,都有着士大夫文本里少见的心性的东西。一般读书人看重的事功类的典籍他不感兴趣,因为离创造性和趣味太远了。一本书如果不能点燃人的认知的激情,或者缺少愉悦的一面,是不会勾起精神的飞动的。鲁迅寻找的就是能让人飞动的存在。他自己的心绪不就是在不断地腾飞的么?

      有一个现象是值得注意的。鲁迅一生的主要活动之一是搞翻译,同时不断整理民间古典文献。前者使他一洗士大夫的酸腐气,文字从僵硬的老路走出,一直存有铁流般的热力,它温暖着你,让人有种蠕动的欲念。后者使其没有了书斋气,和广袤的天地连接起来,现实的力度是强烈的,闪着本土的灵光。这两方面也是他读书、藏书的特点,也是与一般人迥异的地方。中国读书人大多只会在经典的吟哦里迷醉着,文章散出老朽的气息。鲁迅是没有这些的。他避开了程式化的旧路,一方面盗来域外的火,照着暗路;一方面还原着民间的本色,让人的洁净的心袒露在阳光下。所以鲁迅的读书和著书,不是一般意义的选择,那里有着开创性的劳作。后来的读书人都难能像他那样辗转于中外文明的天地里,原因是做不到上述两点的。

      给予鲁迅最大惠泽的是日语、德语、域外版画艺术。鲁迅藏书最值得关注的是这三类作品。外文打开了他的视线,知道了诸多的新奇的存在。比如摩罗诗人、马克思主义,他的思想里吸收了这些东西。而版画的搜集则使他经历了神奇的审美体验,看到了穿越精神极限的可能。读画有时可补充文字的空白,一些无言的会心处就那么美妙地闪现在思想里,意识的背景随之变得宽广了。如果总结先生读书的经验,有一点是不能不提的。就是他在世人忽略的地方,走出了一条奇路。这路延伸着现代人的智慧与想象,把奴性的和趋时的媚态清除了。在他眼里,书是活的,生活是活的,写作也是活的。在多维的思想撞击里,是有着拓新的可能的。鲁迅就实践了这样一种可能。

      鲁迅的读书观念里,有一点是意味深长的,那就是不沉湎于古人,也警惕洋奴意识的滋长,立意在创造一种适合现代民众的新的文化精神,所谓“拿来主义”正是。他一生翻译的著作,比创作的作品还多,整理的古籍,也数量浩大。这些支撑着他的精神的增长,因为他知道,重复别人是没有出息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在没有路的地方走路,才是自己应有的选择。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