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北大清华等20多所高校社团倡议晨读经典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4-24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人文日新,从青年起!青年日新,从晨读起!青年!起来!早起来!读书去!”昨天是“世界读书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20多所高校社团发出倡议,号召青年们晨读传统经典。汤一介、何兆武等9位学者对这一倡议表示支持。

      该倡议由推行传统文化的公益社团“一耽学堂”发起,目前已经得到了全国20多所高校学子的响应。

      据介绍,“一耽学堂”的晨读活动至今已有5年多的历史了。最初为了更好地培养青年文教义工,他们首先开始在北京大学开展晨读活动,人数并不多,七八个人,每周一、三、五早晨6点半左右在未名湖的石舫,面对东方冉冉升起的旭日共同朗读。大家的感觉非常好,既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同时又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后来,学堂慢慢在各高校逐渐推广晨读活动。截至目前,已有20余所大学的青年开展晨读,也不断有新的大学积极响应此项活动。

      谈到这项活动本身的意义时,一耽学堂总干事逄飞说:“青年晨读一定要搞,而且一定要扩大。意义不只在青年,而且在社会。青年人振作起来,社会才能有朝气。”按照“一耽学堂”的计划,今后除了要把晨读活动推广到全国的大学,还要启动和推进大中城市的公园晨读活动以及城镇社区的晨读活动。

      对于这项晨读的倡议,许多专家学者表示赞赏和支持。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说,“晨读经典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现在许多青年人不读书,社会的阅读风气也不是很理想,怎样改变?从青年人晨读入手比较切实可行。”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说,一个国家没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不行,但光有科技也不行。在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对青年一代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熏陶。大学生晨读经典,与先贤对话,可以陶冶情操,提升综合素质,对自身成长很有裨益。如果这样的活动能推广到社会中去,对提高国民素质大有好处。

      一些学者同时强调:阅读经典是好事,但一定要从阅读经典原著开始,直接接触原著,才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现在的“读经热”里,许多人读的是别人对经典的解读,而这种解读往往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性,只读解读不读经典,等于让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脑子里“跑马圈地”,这样不好。另外,经典的范围也不只是中国古代的经典,现代的、外国的都可以。现代社会,人们普遍渴望吸收精神资源,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就是好办法,精神资源越丰厚,对青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越有利。

      “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好事,”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说,“早起朗读经典是进行传统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据我所知,日本的许多小学都规定,在早晨正课开始之前要大声朗读15到30分钟的经典,这样非常有利于从小培养阅读习惯。”他同时指出,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不一样,他们的阅读应该是思考型和讨论型的阅读,因此他建议:“第一,晨读经典应该和思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经典的内涵。第二,应该有一个详细的计划,一开始读的量不要太多,要循序渐进。”他说:“晨读这件事贵在坚持,要避免跟风赶时髦。”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