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1921:梁漱溟济南演讲东西文化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4-19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有一个人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祖籍桂林生于北京,却与济南和山东有着不解之缘;六岁启蒙读书,却还不会穿裤子;年轻时曾经两次自杀,最后却以95岁高寿走完了人生历程;只是中学毕业,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哲学;一直在城市成长,却长期致力于乡村建设……他就是一生醉心中国文化的“最后一个大儒”——梁漱溟。

      为什么说梁“大儒”与咱济南还有着不解之缘呢?听我慢慢道来。
                                    
      1920年,梁漱溟在北京大学演讲“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在国内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同年,山东省教育厅一度邀请梁漱溟来济南演讲。7月中旬,梁漱溟从上海动身来济。谁知途中正赶上直皖大战爆发。火车开到徐州,再往北已不能通行。梁漱溟只好带着遗憾又回到上海。

      这时,北大哲学系学生陈亚三暑假回山东探亲,去拜望自己的老师王鸿一。陈亚三曾多次聆听过梁漱溟的演讲,便把梁漱溟及其思想介绍给了王鸿一。王鸿一一听“遽如饥渴之得饮食”,遂专程去北京访问梁漱溟,两人开始交往。

      你道这王鸿一何许人也?王鸿一(1875-1930年),名朝俊,乃我省鄄城县阎什镇刘楼村人。是近代山东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山东提学使、山东教育厅长、省议会副议长、议长等职。他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就提出“村本政治”的思想。而且他的思想后来还深深地影响了梁漱溟研究乡村建设,并由此引导了全国性的“乡村建设运动”。这当然是后话,按下不表。

      且说王鸿一从北京会晤梁漱溟回到山东后,便四处宣扬梁的思想和观点,并极力游说当时的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王诺,要他再次邀请梁来济演讲。在王鸿一奔走下,1921年夏天,山东省教育厅又一次以“济南暑期演讲会”名义邀请梁漱溟到济讲演“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这天,外面下着大雨。在济南山东省教育会会场内,冒雨前来听讲的人们静静地翘首以待。不一会儿,年仅28岁的梁漱溟穿着黑色长衫走上讲台,开始了他长达40天的演讲。

      “漱溟承教育厅之邀至此地讲演,是很荣幸的。本来,去年教育厅约过我一次,我已从上海首途,适值直皖战争,火车到徐州就不通行,所以,我又折回去没有得来。今年夏承此约,终究得来,似乎我们今日之会并非偶然!今日在大雨的时候承大家来听,在我对于大家的意思应当声谢!此次预备讲演的题目是‘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个题目看起来似乎很浮夸,堂皇好看,而我实在很不愿意如此引导大家喜欢说浮夸门面、大而无当的话。或者等我讲完之后,大家可以晓得我不是喜欢说大的堂皇的门面话。大概社会上喜欢说好听的门面话的很多,这实在是我们所不愿意的……”

      梁漱溟在济南的这次演讲经罗莘田记录,连同由陈仲瑜记录的北京演讲,于1921年10月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名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正式出版,这是梁漱溟第一部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在此书中,梁漱溟“批评东西文化各家学说,而独发挥孔子哲学”,从文化渊源和人生哲学上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行了全面的清算,并指出“世界最近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标志着梁漱溟“从青年以来的一大思想转变”,这在当时的东西文化论战中曾引起思想学术界的重视。该书1922年1月起改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至1930年先后印行8版。

      梁漱溟与王鸿一在济南再次相见,使他们甚感意趣相投、志同道合。“四十余日,或风或雨,王鸿一无一日迟到,两人遂结成鱼水之交”。1924年6月,梁漱溟受王鸿一邀请,辞去北大教职,来山东共同办学。本拟于孔子故乡设“曲阜大学”,以造就发扬儒学、恢宏国光之高等人才,但因基金未充而作罢。两人遂在曹州办起了重华书院、在百泉设了村治书院。鉴于菏泽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尚无高中部,王鸿一又敦请梁漱溟到菏泽兼任六中高中部主任,并由梁漱溟推荐,聘熊十力、王平叔等为该部教员。这期间,他们首先注重学生的“儒家哲学和伦理思想的教育”,并采取“合中国古人之讲学与近代社会运动而一之”的教学方式,凝聚了一大批有志于社会改革又特别注重师统观念的人才,为以后的“乡村建设运动”培养了骨干力量。

      1930年5月,王鸿一病逝于北平。梁漱溟于哀痛之余,在《悼王鸿一先生》一文中写道:“先生往矣,先生精神所感受于人心而遗于后者,得不失焉。得田以继续发挥光大之焉,则近为民族所利赖,远为人民所利赖,是在先生同有其不朽者矣!继续先生之精神,薄劣如愚,虽知其不能堪,顾得已于自奋乎!”这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浓厚情谊,也从侧面反映了王鸿一对梁漱溟的影响。1931年1月,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邀请梁漱溟来山东搞“乡村建设”,这一次,梁漱溟在山东一呆就是六年多,直到日军占领济南,韩复榘弃城溃逃。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