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浮躁之世编纂传世《清史》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4-1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历史本身是生动丰富的,三百年的清朝历史该怎么样来认识它?”著名清史专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目前正指导上千名全国学有专长的清史专家纂修《清史》,他希望这部长达92卷、3000多万字的新修清史,能够为世人勾画出清朝历史长河的面貌,并能反映出21世纪历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日前,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成崇德接受了《瞭望》新闻周刊独家专访。他说,清史纂修已进入第五个年头了,目前已进入到重要的学术攻关阶段,多数项目进展顺利,并完成了前期成果。他介绍道,自古以来,修纂史书一直被看作国家之盛事、学界之大事,每次修史,国家都会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社会各界精英也要为之呕心沥血,贡献智慧。纂修清史更是百年不遇的盛举,国家专门成立了由全国知名清史学家组成的“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持领导这项工程。

      据了解,清史主体工程的典志、传记、史表、图录等以及基础辅助工程至今共立项267个,承担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114个,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从2005年开始,新修清史编纂项目的研究和撰写工作全面展开,相应的检查评估工作也紧紧跟上,截至2007年1月底,已提交总成果的20%~30%,评估合格率为60%。文献、档案、编译等基础工程已整理、出版图书400册。

      “把300年历史画了一条线”

      《清史通纪》被视为此次新修清史的“核心与灵魂”。成崇德说,通纪部分区别于过去的“本纪”,不再是皇帝一个人的记事,而是关于整个清朝的一部300万字的通史。“通纪写得好坏,在某种意义上决定整个清史的面貌和质量,所以我们重视它,不遗余力地想提高质量。”在一次专题讨论会上,戴逸教授阐述了通纪的功能和相关要求。

      “第一个就是要反映清朝近300年历史发展的规律,见证它的兴、盛、衰、亡,从中得出经验教训,要寓论于史;二十四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但它毕竟是那个时代的东西,并不是很自觉地认识到社会规律,社会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所提供的,我们就是以唯物主义来指导我们的方向。我们不是提供史料,是提供规律性的认识。

      第二个就是要理清清朝这300年来的历史发展线索,给人一个清楚的历史画面。主线要清楚,大事不漏,还要照顾一些重要的方面,这个要求就比较高了。

      第三个就是我们是个创作集体,彼此可以修改,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要请专家来,一起商量,一起改。反复打磨,提高质量。首先就是写作的主持人,要认真,要有敬业精神;其次是进入评审;第三是评审完了以后,还要继续打磨,去掉重复的。譬如闭关政策,这个在对外贸易志里讲,通纪里面也讲,商业志也要讲,所以这个分工怎么分呢?就需要磨合。你们写就写,但是我们有筛子。好多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等,都有重复的,所以将来稿子交上来,还是个麻烦事,质量的保证可能后期的任务是非常重的。我们要吸收当代人的成果,要反映这个时代的水平,反映整个时代历史研究的成果。”

      “所以我们这部书,要达到我们当代的最高水平。请来的专家都是第一流的专家,那么我们写出来的东西,按道理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高水平,即使若干年后它过时了,但过时了也是历史成果,反映了我们21世纪初的当年的历史学家的认识,当年他们所达到的高度。”

      尽管八十高龄,戴逸教授依然头脑敏捷,记者每每读他关于清史编纂的意见,或是在一些专题讨论会听他讲话,都会非常感动。他形象地谈到了自己关于《通纪》部分的理解:“300年的清朝历史像万里长江源远流长、波澜壮阔、气象万千、雄伟壮观,你怎么来认识它,怎么来认识长江的真面目?你不能把长江的某一个河段、某个景点、某个港湾看作是长江,三峡虽然宏伟,但它只是长江的一部分,不是长江的全部,因此你只能把它浓缩,才能看清它的全貌,浓缩到画在地图上的一条线。虽然长江的本来面貌不是一条蚯蚓般的小线,但只有浓缩到地图上的长江,我们才能看到它的源头、它的入海口、它流经的省份和城市、它接受的支流,也能相对看清它的漫长曲折,看清何处它是奔流的,何处它是拐弯的,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地图上的长江是最接近于长江的全貌。为了认识全貌,浓缩是必要的。”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讨论,2007年初,戴逸教授亲自提笔完成了9卷《通纪》的大纲,在提交编委会讨论时,他谦虚地说,“我不自量力地把300年的历史画了一条线,画得像不像,希望同志们指正。”

      截至2006年11月,通纪组先后召开四次专题学术研讨会,分别就通纪一至八卷的写作思路、撰写大纲、体例以及内容协调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并就“康乾盛世”、“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等重要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就太平天国运动性质、洋务运动的历史定位等取得一定共识,推动清史纂修工作继续向纵深开展。目前通纪各卷均已经进入撰写阶段。

      3000人物入传记

      就在2003年清史编纂工作刚刚启动的第一年,全国历史学界对如何修清史、新清史如何定位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热烈的大讨论。大多数学者认为,新修清史的质量在总体上应大大超越民国初年的《清史稿》,能够象征性地与二十四史相衔接;有助于揭示清朝的时代特点,有助于反映清代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增强人们对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应该面向现实和未来,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各种未刊档案和海内外珍贵文献,为今人提供全面、准确的清史知识和深刻丰富的历史借鉴。

      修史首先要解决的是体裁和体例问题。国家清史编纂编委会吸纳各方专家意见,对清史的体裁体例进行了创新性的定位,把传统二十四史的纪传体和新时期章节体相结合,将新修清史分为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等五个部分。其中通纪部分采用章节体,以便看清事物的全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标明历史人物的坐标,描述许多纪传体所容纳不下的事件。

      成崇德说,纪传体是我国传统史学具有独创性和极具生命力的史书体裁,适合为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修史,可以保证历史发展的延续性;纪传体由纪、表、志、传等部分有机结合而成,结构严密,不可分割;纪传体每一部分都担负着历史的某一方面任务,反映历史演进的某一个侧面,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尤其是在人物记载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谓“范围千古,牢笼百家”。

      历代修史,“传记”是最富有特色的部分。此次新修清史,最终选择了清代对国家和社会有影响的3000多个人物进行撰写,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中外名人,也包括清代所有皇帝的个人传记。据介绍,2006年,传记组的工作主要围绕项目评估与则例的修改展开。3000多个人物的撰写与评估无疑是极为繁重的工作,每个项目都包括许多人物,每个人物都需要丰富完整的资料作为基础。截至2006年10月,编委会已收到阶段性成果650篇人物传稿。今年将陆续收齐915篇。

      编委会成立了严格的项目管理机制,以保证清史编纂的质量。编委会下设5个二级专家组,专门负责联系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等的组织领导和把关工作。传记组提出了撰写人物的质量要求,第一,充分利用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广泛使用已刊未刊的清代档案文献来建构传主言行事迹框架;第二,全面吸收中外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确认传主的历史定位,设计传稿详略取舍的结构;第三,精心组织、推敲语言文字,力求立论公允平实,描述准确规范,行文简洁流畅。

      成崇德介绍说,传记项目的成果形式为传文,以及相当于传文3~5倍篇幅的资料长编和必要的考异。从目前收到的传记初稿看,质量上乘和质量很差的都是少数,大多数稿子存在不同的问题,但都有修改基础。经过两年多来在各种不同场合的强调,各项目组对资料搜集都很重视,传文所附的资料长编一般不错,但资料方面仍有问题,主要是档案史料利用不够和史料搜集范围较窄。

      “修史之难,莫出于志”

      “修史之难,莫出于志”。典志是此次新修清史分量最重、项目最多的一部分,也是最难写的一部分。现已完成《清史典志编纂细则》的修订,重点解决志书的写法和各志之间存在的交叉重复。典志组专家认为,从已提交的第二阶段成果看,有60%以上是好的或比较好的,大约有30%不符合典志的体例,写得不像志。有的是从自己过去论著中选择若干内容改头换面而来,有的是习惯于史学论著的写法,未能切实遵循“从长编做起”的传统修史程序。典志文字风格也不尽一致。目前,典志专家组正集中力量进行第二阶段成果的评审修改工作。

      据介绍,史表设计为13卷,含31套表,约占《清史》总篇幅的1/7。作为一种修史体裁,史表言简事赅,既可“提一书之纲要”,补纪传之不足;又能把纷繁复杂的史实条理化,“以一统多、以简驭繁”,一目了然,便于检索,在新修清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从目前情况看,史表编纂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立表之多,超越前史。既有人表,也有事表,内涵丰富,反映了清代历史的复杂性和新变化;二是修表时利用了原始档案资料和注重史实的考订,使表文信息更加丰富精确;三是与既有史表成果比照,有继承,有补正,有创新;四是表格设计具有新意,便于检索,也节约篇幅;五是编纂已进入中后期,整合修改任务异常艰巨。

      图录则是对传统纪传体史书体裁体例的创新,通过利用清朝文物档案图片丰富的优势,搜集整理经典图片成册出版,以图正史,以图补史。目前,图片搜集整理工作主要以专项课题的方式进行,同时建立了专门的数据库,并编辑出版《图录丛刊》。按照目前的计划和设想,最终入库的图片有望达到20万张。

      修史从长编做起

      《瞭望》新闻周刊约见采访成崇德前后几近半年,原因是他实在太忙了。他告诉记者,绝大多数参与修史的专家都在兢兢业业地奋战,可谓“呕心沥血”。

      他拿出《清史典志纂修工作通报》给记者翻阅,特别介绍了《医药卫生志中医药篇》的情况。该项目的主持人郑金生研究员说:“我虽然从事医史近30年,但写志则是第一次。故而战战兢兢,努力学习,尽量抛弃自己过去写论文的套路和模式,揣摩典志组每次所发通报,力求接近志体写法……”。

      典志组负责联系的专家姜涛认为,正是这种极其认真负责的精神,促使郑金生教授及其课题组在实践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关键是找出本志的基本元素‘事’,而要找到反映时代特点的事,就必须下大力气做好长编工作。”典志的撰写,必须是“事以类从,依时叙事”,有人称其为“八字宪法”。因为志书的目的,是要让非专业的、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读者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就需要在做好长编的基础上,真正熟悉、驾驭相关史料,需要对相关内容加以组织、概括,然后才有可能用精炼准确的现代汉语书面语予以表达。

      浮躁之世影响清史编纂

      “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高悬‘传世之作’的新修清史目标,和参与修史的多数专家精力与时间投入不够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讲,现代社会条件下各单位人员兼职修史不适应国家修史的需要,社会上弥漫的急功近利的浮躁氛围使矛盾更加突出。”2007年初召开的清史编纂年度工作会议上,典志组负责人的一席谈话,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如何在浮躁不安的年代,坚守学术精神,保证修史质量?这恐怕也是清史编纂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由于参与修史的专家大多为兼职,精力和时间难以保证,致使一些项目不能按期提交阶段性成果;在已提交的成果中,也有不少未能达到质量要求。对此,成崇德坦率表示了他的忧虑,“历代修史都是国家大事,学界大事,需要学者们真正静得下心来,历经数年才能完成。可今天的时代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清史编纂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浮躁的影响,267个清史工程项目负责人中,迄今已有10多个主持人提出‘干不了了’。有的因为要出国、有的因为评职称,而修史非一日一人可以完成,暂时又出不了什么成果。”

      这一问题在教育部所属高校的项目主持人和二级项目组专家中比较突出,在全部清史项目267个项目中,有122个项目由全国各地的54所高校承担,承担项目与学术组织工作的专家来自高校系统的802人,占总人数的50%。其中主体类159个项目中,有90个项目由69所高校承担,承担项目与学术组织工作的专家有513人来自高校系统,占主体类项目全部总人数(719人)的65%。一方面,清史纂修项目进入重要的学术攻关阶段,另一方面,各个高校也在快速发展,参加纂修清史的主要人员又是各个高校和科研部门的主要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很难保证拿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清史编纂工作中。据悉,编委会已经向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要求,希望尽快制定相关政策,理顺关系,使清史编纂人员能够集中精力,完成纂修任务。

      在2007年的年度工作会议上,针对项目超期及学术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戴逸说,“党和国家将纂修清史的重任交给我们,是莫大的荣誉,也是巨大的责任。”他期望通过修史,形成一种勤奋务实、不虚骄、不浮躁、不浅薄的良好学风。他勉励参与修史的全体专家特别是青年学者更加努力地投入学术研究,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清史纂修作出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对清史纂修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2006年4月,李长春、陈至立在文化部报送党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国家清史纂修工程进展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对清史纂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充分肯定,指示下一步工作要进一步突出学术研究和科研攻关,切实保证编纂质量。

      2006年4月25日,李长春专程到北大医院看望了当时因病住院的戴逸教授,并指出,清史纂修十分重要,要充分发挥历史的资政育人作用;清代与当代中国社会联系紧密,而且清代文物、史料保存较好,清史方面的很多老专家还健在,应该抓住这个好的时机,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把清史纂修工作做好。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