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贵州省腹地,以安顺为中心,包括普定、平坝、镇宁、紫云、清镇、长顺、晴隆等方圆几百平方公里内,生活着一群既有别于当地少数民族,又不同于其他汉民族的汉人——屯堡人。他们的语言、习俗、服饰、信仰、建筑,都保留着鲜明的明代风貌,因而被誉为汉民族的“活化石”。据历史记载,屯堡人是明代朱元璋调北征南时留下来的后裔。至今,他们依然说:“我们是朱元璋的后代,我们是南京人!” 当我们穿行在屯堡的乡间,在独具特色的老旧建筑中,在身着凤阳汉装的妇女的笑颜中,在人们古朴典雅的言语中,处处都能感受到文化源头的熟悉和亲切,感受到屯堡这个民间文化坚守者带给我们的感动和震撼。穿过高大的石头寨门,在整齐的石板小路一侧,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石头的围墙,石头的屋子,石头的古桥,弯弯曲曲在石头丛中绵延向前的小河……屋前屋后的路上,一个个包着白色头帕、系着围裙、穿着或蓝色或白色宽袖对襟长衣的天龙妇女在行走、在说笑、在劳作。谁能想到,当年离开江南家乡时,此去经年,一去不返。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只当这居住了六百多年的地方是异乡。因此,他们固执地保留着家乡一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记,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断传承、发展。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有周公、孔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这样为传统文化呕心沥血的圣贤先哲,更有默默无闻的人民大众,他们是催生这些圣贤先哲的文化土壤,是我们精神家园的守望者。屯堡人无疑就是属于后一种类型,他们至今依然热爱着自己的文化,守着祖辈的传统,一守就是六百年,一个接一个地续写着一个民族的传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