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山东临沂4月5日电(记者邢兆远 通讯员王举峰) 近日,在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诞生地山东沂南县砖埠镇境内的阳都故城遗址,考古人员发掘了两座汉墓,发现了大量完整的、雕刻技法较为细腻的汉画像石。画像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考古专家介绍:“墓葬画像石上内容十分丰富,纹样清晰、精美无比,具有很大的艺术、考古价值,可与北寨汉画像石媲美。” 阳都古城位于沂河西岸,地处古代齐、鲁、莒三国交界处,也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祖居地。今年1月,当地农民梁海峰在自家田地里挖井时偶然发现了大量古代青砖和画像石,考古人员闻讯赶到,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今天,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发掘清理工作。目前一号墓的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二号墓的清理工作正在进行。据考古专家初步断定,这是两座东汉时期的砖石混合汉画像石墓,墓主人的身份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地主或小官吏,从墓葬的年代看,他们与诸葛亮应该生活在同一时代。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位于西侧的一号墓,南北长5.9米,东西宽5.56米,墓道残存3.9米。在墓的门楣上,刻有“双凤衔四连璧”纹样,东侧室横额上刻有“鸟首兽身”纹样,前室北壁中立柱上层画像则是“方相士”纹样,其他的画像石上也分别雕刻有龙、翼马、鹭鸟衔鱼等祥禽瑞兽。考古专家介绍:“这些图案多为象征吉祥、太平、保佑等含义,这些雕刻不仅包含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也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从现场的发掘情况看,二号墓的结构、形式与一号墓基本相同。在清理前室时,考古人员在墓门前方发现了一个陶鼎,在前室的中央发现了一大、一小两个陶盘(相当于现在的托盘),大陶盘内放有7个小耳杯,小陶盘内放有5个小耳杯;在东侧室、西侧室的门前分别发现一个陶灯。除此之外,还发现了铜镜、五铢钱、铁鸳鸯席镇等。史料记载,汉代没有凳子、椅子,汉代人是席地而坐的,席是当时的主要坐具。由于席在人们起身、落座时常会移动,又容易卷角,席镇的功用就是在席的四角将席压住。 考古人员分析说,这两座墓葬的画像石以深剔地浅浮雕为主,在画面细节上,如动物羽毛、眼睛等部位又采用了阴线刻,这与北寨汉墓画像石以阴线刻为主的雕刻风格有所不同。从而说明在当年的阳都故城里,至少有两派技法不同、师承关系不同的工匠存在。 这两座古墓向北500米左右的一个村庄里,曾经发现过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该遗址已出土大量陶罐、陶鼎、玉器等珍贵文物。2006年1月,在古墓东侧一河之隔的沂河东岸,曾发现了一片唐代墓群……也就是说,在方圆1公里范围内,涵盖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秦汉文化、唐代文化等遗址、遗迹。 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
位于山东沂南县界湖镇北寨村,1954年发掘。1977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约营造于东汉末年。墓由280块石材砌成,其中画像石42块,画像72幅,总面积442.27平方米。画像内容有攻战、祭祀、出行、宴享等,内容广泛。画面刻工精丽、线条纤劲流畅,是两汉雕刻绘画艺术中的珍品。北寨汉墓画像石在我国考古领域内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许多插图均来自于此。 |